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1548)

作品数:11 被引量:13H指数:3
相关作者:李东风侯瑞斌李巍李文军李永肖更多>>
相关机构: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荧光
  • 5篇噁二唑
  • 4篇化合物
  • 3篇吡唑
  • 3篇甲基
  • 2篇电荷
  • 2篇电荷转移
  • 2篇性能研究
  • 2篇衍生物
  • 2篇荧光化合物
  • 2篇吡唑啉
  • 2篇咔唑
  • 2篇唑啉
  • 2篇光谱
  • 2篇二甲基
  • 2篇分子
  • 2篇分子内
  • 2篇分子内电荷转...
  • 2篇
  • 1篇乙烯基

机构

  • 1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1篇李东风
  • 7篇侯瑞斌
  • 4篇位东
  • 4篇李永肖
  • 4篇李文军
  • 4篇李巍
  • 2篇韩爽
  • 2篇宋镕光
  • 2篇柳翱
  • 2篇赵宝华
  • 2篇王云
  • 2篇夏艳
  • 2篇张远东
  • 1篇马欣荣
  • 1篇韩雪梅
  • 1篇马兴荣
  • 1篇董红丽
  • 1篇于慧
  • 1篇黄卓

传媒

  • 8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2
  • 2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苯乙烯基吡唑啉类荧光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集电子传输型与空穴传输型为一体会增强荧光量子产率原理,将具有电子传输型的二苯乙烯基与空穴传输型的吡唑啉类衍生物合成一类新的有机荧光化合物。在吡唑啉环的1位位置连接电子传输型基团二苯乙烯基,3,5位位置用芳基衍生物取代,设计并合成了8种新的含电子传输型基团二苯乙烯基的吡唑啉类荧光化合物。分别通过一系列红外光谱、1 H-NMR谱、质谱、元素分析和荧光性能测定等检测手段进行测定确认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实验所合成的化合物具备荧光性能,且荧光性理想,其中所得紫外光谱最大发射波长被吸收在350nm左右,荧光最大发射波长在450nm附近,可以看出实验所合成的吡唑啉类荧光化合物是一类良好的蓝紫色荧光化合物[1]。
李巍李东风位东李永肖李文军
关键词:吡唑啉荧光化合物
新型含二甲基硅单元的口恶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015年
设计和合成了两种新型的含有二甲基硅单元的口恶二唑类衍生化合物(SiOXD1和SiOXD2)以改善化合物的荧光性能和热稳定性。利用现代谱学方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的微观结构,通过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表征了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利用热失重分析仪测试了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荧光性能,荧光吸收波长分别在λEX280~325nm和λEM300~345nm左右。热失重分析表明,在空气氛围下,两种物质的失重温度区间分别在110~260℃和130~260℃左右。
韩雪梅李东风
关键词:荧光性能热稳定性
含噁二唑-三苯胺基的双光子化合物合成及光谱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开发高强度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合成了一种含空穴传输基团三苯胺、电子传输基团1,3,4-噁二唑,所含的三苯胺和1,3,4-噁二唑基用吡啶基链接,相互之间存在共轭,可形成分子内的偶极,有利于提高载流子传输的性能。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对合成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用荧光光谱仪对它们的荧光性能进行了测试,所合成化合物的荧光性能较好,荧光发射波长为446 nm,并且荧光量子产率最高能达到0.42。
李文军柳翱位东李永肖李巍侯瑞斌李东风
关键词:噁二唑三苯胺
2-苯基-5-(甲基丙烯酰胺基取代苯基)-1,3,4-口恶二唑合成方法的改进
2012年
提出了一种纳米γ-Fe2O3催化还原硝基成氨基的新方法,通过使用γ-Fe2O3在液相中异丙醇作氢化给予体,KOH为促进剂来研究含硝基化合物的化学选择还原。就像是在麦尔外因-彭杜尔夫(MPV)还原中H-给体的活性中心一样,异丙醇吸附在催化剂γ-Fe2O3上形成了醇盐,把氢负离子转移给硝基正离子,氢氧化钾是助催化剂,帮助电子的转移。催化剂γ-Fe2O3在合成中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反应速率、产率大大提高。并进一步合成了具有荧光性能的2-苯基-5-(甲基丙烯酰胺基取代苯基)-1,3,4-口恶二唑。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对合成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用荧光光谱仪对它们的荧光性能进行了测试,最大激发波长在333nm左右,最大发射波长在445nm左右,测试结果表明目标产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荧光量子产率高达0.47。
李永肖李东风侯瑞斌位东李文军李巍谢志元
关键词:噁二唑纳米Γ-FE2O3
新型噁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荧光光谱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开发高强度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在吡唑的1位上引入苯基以及苯并噻唑基,在3位上引入芳基,在4位上引入醛基。用一步法合成了1,3,4-噁二唑,并通过Wittig反应将噁二唑与4-甲酰基吡唑相连合成了6种未见报道的口恶二唑类化合物,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对合成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用荧光光谱仪对它们的荧光性能进行了测试,所合成化合物的荧光性能较好,荧光发射波长在410~440nm之间,并且荧光量子产率最高能达到0.68。
王云李东风马兴荣韩爽宋镕光谢志元
关键词:噁二唑吡唑荧光
新型对称含咔唑类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由4,4′-磺酰基二苯酚与9-(4-溴丁基)-9H-咔唑等含有链状烷基的咔唑取代产物经威廉姆逊合成法制得一系列对称含有咔唑类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确定其结构,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热重分析和循环伏安等手段对目标化合物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其最大吸收波长在290~295nm之间,溶液中荧光发射波长处于378~423nm之间,固态时荧光发射波长处于375~390nm之间,荧光量子产率在0.38~0.44之间。在热稳定性方面,热分解温度(T_d)均大于350℃,熔点(T_m)为185℃,且玻璃态转化温度(T_g)在50~120℃之间,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有望成为优良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贾慧贤侯瑞斌夏艳赵宝华李东风
关键词:咔唑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
二氰基取代的硫杂冠醚并四硫富瓦烯(TTF)衍生物的合成被引量:1
2012年
在DMF溶液中,采用高度稀释的方法,使二巯基马来二腈的二钠盐和2,3-二(碘乙氧乙氧乙硫基)-6,7-二取代四硫富瓦烯衍生物(化合物3)进行缩合反应,成功地合成了二氰基取代的大环硫杂冠醚并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用1 HNMR,MS和IR表征了其结构,并用循环伏安法和紫外吸收光谱初步评价了衍生物的电化学性质和光物理性质。
李东风侯瑞斌黄卓
关键词:四硫富瓦烯硫杂冠醚
含噁二唑类与咔唑类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3
2012年
由2-苯基-5-〔甲基丙烯酰胺基取代苯基〕-1,3,4-噁二唑(OXD)与甲基丙烯酸乙基咔唑酯(CzE-MA)两种单体合成了含噁二唑和咔唑基团的无规共聚物。通过红外、核磁、紫外、荧光、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凝胶渗透色谱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有很好的溶解性,均可溶于常用的有机溶剂,如THF,CHCl2,CHCl3等,其分子量在16950~22500之间。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很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90~222℃),最大吸收波长在220~340nm之间,具有良好的荧光性,其荧光发射波长均在372~451nm范围内,是一类蓝紫色荧光聚合物。共聚物随着CzEMA组分的减少和OXD组分的增加,发射波长蓝移,其中以P(OXD8-CzEMA2)的荧光性最好,荧光量子产率高达0.70。
李永肖李东风侯瑞斌位东李文军李巍谢志元
关键词:噁二唑咔唑共聚荧光
含嘧啶环吡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2011年
根据Schellhammer化学结构与荧光性的原理,在吡唑啉环的1-位引入苯并噻唑基,3-位引入嘧啶基,设计与合成了4种新型吡唑啉衍生物,通过IR、1H-NMR、MS、元素分析等手段确定了化合物结构。化合物的荧光性能测定结果显示此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其荧光发射波长均在450 nm左右,且探讨了化合物结构对荧光性能的影响。
马欣荣王云韩爽宋镕光董红丽李东风
关键词:吡唑啉苯并噻唑嘧啶荧光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噁二唑类荧光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016年
1,3,4-噁二唑类衍生物具有较好的电子传输性能、高的光致发光效率、缺电子的性质和良好的电子接受能力,同时他们具有较高的化学和热稳定性,这些优点使其被广泛的研究并应用到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合成了1种基于噁二唑环的具有聚集诱导效应的化合物:对,对′-二[5-(4-丁氧基苯基)-1,3,4-噁二唑-2-基]二苯砜。研究了由丁氧基(供体)和砜基(受体)构成的1,3,4-噁二唑化合物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发光行为,通过TG分析研究了其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和热稳定性,有望发展成为优良的电致发光材料。
秦龙侯瑞斌柳翱张远东李东风
关键词:1,3,4-噁二唑衍生物分子内电荷转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