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20120027)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范建高沈峰陈光榆王晓颖徐雷鸣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黎介寿院士肠道屏障研究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脂肪
  • 3篇脂肪性
  • 3篇脂肪性肝病
  • 3篇肝病
  • 2篇酒精
  • 2篇酒精性
  • 2篇酒精性脂肪性...
  • 2篇非酒精性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肠道
  • 1篇弹性成像
  • 1篇弹性成像技术
  • 1篇蛋白
  • 1篇脂肪肝
  • 1篇连接蛋白
  • 1篇紧密连接蛋白
  • 1篇菌群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沈峰
  • 3篇范建高
  • 1篇章瑞南
  • 1篇潘勤
  • 1篇丁雯瑾
  • 1篇徐雷鸣
  • 1篇王晓颖
  • 1篇陈光榆

传媒

  • 1篇肝脏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15
2014年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ransient elastography,TE)是一门基于超声波或磁共振的瞬时弹性改变评估肝脏硬度(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从而无创诊断肝纤维化及其程度的新技术,其中以2001年法国学者基于A型超声仪器的TE (FibroScan)应用最为广泛,相继被法国、德国等欧盟国家以及包括我国在内的众多亚洲国家临床应用.FibroScan现已成为无创定量评估各种类型的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重要方法,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和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2010年,FibroScan基于LSM诊断平台新增同时检测肝细胞脂肪变的功能,主要是利用超声波在脂肪组织中传播出现显著衰减的特征,通过受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定量检测肝脂肪变.
沈峰范建高
关键词:弹性成像技术脂肪肝
谷氨酰胺对NAFLD大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与定位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调控,及其对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NAFLD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谷氨酰胺组各12只,以第8周和第12周为时间点,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记录肝指数,鲎试剂终点比色法检测内毒素水平,ELISA法测定TNF-α,western blot法检测肠道occludin蛋白量,免疫组化染色明确蛋白定位及分布。结果病理证实高脂饮食诱导NAFLD鼠模成功。在第8周模型组和谷氨酰胺组肝指数、内毒素及TNF-α含量均高于正常组(3.14±0.76,3.07±0.65比2.84±0.55;0.213±0.019,0.194±0.010比0.120±0.014;25.76±3.54,23.65±2.78比7.84±1.55);模型组和谷氨酰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谷氨酰胺组上述指标升高明显(3.75±0.56,3.47±0.73比2.75±0.91;0.279±0.033,0.203±0.012比0.114±0.021;29.73±5.34,28.77±3.61比6.84±1.87,均P<0.05);谷氨酰胺治疗后血清内毒素水平的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大鼠存在肠道occludin蛋白量减少,谷氨酰胺具有上调其表达的作用。3组中occludin蛋白定位无明显区别,但其棕褐色染色强度及范围在正常组及谷氨酰胺组更强。结论谷氨酰胺能修复NAFLD大鼠肠黏膜屏障,其机制与降低TNF-α含量、上调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进而改善内毒素血症等有关。
丁雯瑾沈峰范建高
关键词:谷氨酰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OCCLUDIN蛋白
应用454测序技术评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差异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阐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特征。方法采用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对47例经"肝活检"确诊的NAFLD患者和34例健康人新鲜粪便样品16S DNA V3-V5可变区进行测序,通过序列比较及操作分类单元(OTU)划分评价肠道菌群结构差异。结果 NAFLD患者OTUs为(88.32±28.27),显著低于健康人[(109.65±30.65),P〈0.01];在"门"水平,NAFLD患者厚壁菌门所占比例为(51.2±17.8)%,显著高于健康人的[(46.4±12.8)%,P=0.048],而拟杆菌门为(31.6±18.9)%,显著低于健康人的[(43.3±14.4)%,P〈0.001];在"纲"水平上,NAFLD组Erysipelotrichi纲占(3.2±5.1)%,显著高于健康人的[(1.0±1.2)%,P=0.009],而Bacteroidia纲占(31.0±1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3±14.0)%,P=0.004];在"属"水平上,NAFLD组乳球菌占(0.0038±0.0001)%,低于健康组的[(0.0145±0.001)%,P=0.003],普氏菌属也同样显著减少(P=0.022),而链球菌(Streptococcus)在NAFLD占(1.50±0.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1±0.24)%,P=0.004]。结论 NAFLD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减少,存在构成显著异常,是致病因素抑或其后果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沈峰陈建能郑瑞丹王晓颖潘勤陈光榆章瑞南徐雷鸣范建高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肠道菌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