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2QN10)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彬杨娇唐良瑞孙毅祁兵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电力大学中北大学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电力
  • 2篇电力通信
  • 2篇电力通信网
  • 2篇通信
  • 2篇通信网
  • 2篇网络
  • 1篇大型风力发电...
  • 1篇大型风力发电...
  • 1篇带宽
  • 1篇带宽分配
  • 1篇电机
  • 1篇电力业
  • 1篇电力业务
  • 1篇电网
  • 1篇动态解耦
  • 1篇遗传算法
  • 1篇蚁群
  • 1篇蚁群算法
  • 1篇余度
  • 1篇智能电网

机构

  • 6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中北大学
  • 1篇广东电网公司...
  • 1篇国网北京经济...

作者

  • 6篇李彬
  • 3篇孙毅
  • 3篇唐良瑞
  • 3篇杨娇
  • 2篇祁兵
  • 2篇解基源
  • 2篇王建中
  • 1篇曾瑛
  • 1篇杨春萍
  • 1篇金广祥
  • 1篇蒋康明
  • 1篇武志栋
  • 1篇马蓉

传媒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电力系统自动...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电力自动化设...
  • 1篇中北大学学报...
  • 1篇电力信息与通...

年份

  • 6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电力通信网路由选择策略被引量:7
2013年
针对电力通信网路由算法未考虑电力业务特性的现状,提出一种面向电力业务的路由算法。根据对通信指标的不同要求,将电力系统现有业务划分类别,明确业务对通信指标的要求,在满足电力业务通信需求的基础上,利用量子遗传算法进行路由选择,将网络带宽、时延和丢包率作为目标函数,采用量子比特编码,利用量子旋转门操作实现量子染色体的更新以求最优解,起到了优化网络资源、平衡网络负载的成效。仿真结果表明,对电力业务划分类别进行路径选择,能够寻出满足业务特性的最佳路径,且算法的收敛性比较理想,能在较短时间内收敛到最优解。
曾瑛蒋康明杨娇李彬
关键词:电力业务量子遗传算法蚁群算法QOS路由
波长转换器在国网OTN骨干网络的配置问题研究
2013年
为降低系统成本,文章通过部分配置波长转换器的方法缓解国网OTN骨干网络的波长连续性限制,并保障波长的资源利用效率。对国网OTN网络中波长转换器配置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详细阐述了子图+ADD算法及其改进算法的设计思想,对各个算法的性能进行分析,在国家电网公司大容量骨干光传输网拓扑上进行仿真,并给出波长转换设备的最佳配置方案。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部署波长转换单元,可达到与全波转换相近的性能指标。
武志栋马蓉金广祥孙毅李彬
关键词:子图
GPON在智能配电网络中的应用及其带宽分配被引量:10
2013年
从智能配电网络的承载系统出发,研究了基于千兆位无源光网络(GPON)的智能配电监测网络架构及标准体系。结合目前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分析了配电采集终端的业务特性,并通过附带业务解析功能的带宽分配方案,实现了多种业务等级的配电业务接入。此外,针对配网终端数量众多的特点,设计了分级业务调度的方案,通过光网络单元(ONU)间与ONU内部数据调度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不同类型的业务接入控制,以适应未来大规模智能配网的新业务应用。
解基源王建中李彬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带宽分配智能电网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双PI动态解耦控制策略被引量:1
2013年
为延长最优风能曲线的跟踪长度,提高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单位时间发电量,提出了一种双PI动态解耦控制环控制策略.该策略采用变桨控制与变流控制联动方式,在风力发电机组启动到满发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分区段管理控制.通过动态解耦控制,在系统状态切换过程中重点考虑不同风况的影响,破除系统假平衡状态,以达到系统追踪最优风能的目标.自主研制风力发电机组的主控制系统并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策略在IEC所规定的恒定风、渐变风等多风况下性能良好并可延长最优风能追踪段,在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可使1.5 MW异步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日均功率提高5.5%.
杨娇李彬解基源王建中杨春萍唐良瑞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动态解耦
基于IEC61588的智能配用电同步对时网关被引量:3
2013年
提出一种新型的面向无线传感网络的分布式对时方法,研究了基于IEC61588精确网络时钟同步协议的传感网P2P、E2E对时技术,并研制出同时支持IEC61588主时钟装置和从时钟模块的智能对时设备。建立了无线传感网的PTP分布式对时链路的数学模型.通过PTP跨越定时链路抖动转移特性改进设备定时性能。提出在无线传感网底层采用快速时钟编解码方法减少由于高层应用对定时链的影响.并针对不同的时钟模式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模式,采用快速编解码技术的时间偏差下降约50%,平均定时偏差为0.02—0.03ms。
李彬祁兵孙毅唐良瑞
关键词:网关无线传感网络时钟
高效P圈保护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3年
为解决电力通信网络带宽资源的瓶颈问题,文中针对电力通信网络现状,探索P圈保护技术在电力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引入分插复用器(ADM)P圈跨接链路扩展接口,以提供P圈的跨接链路保护。建立网络资源配置的数学模型,并以跨接链路算法生成基本P圈备选集,根据新开通业务加权因子并结合500kV站点的直连站点数目动态调节备选圈的权重,减小瓶颈节点产生的概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启发式资源迭代配置算法,减小整数线性规划(ILP)方法的运算量,通过对路由信息修正提高保护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扩展保护圈的容量效率。以广东电网东部区域500kV线路光缆覆盖的网络拓扑结构为例,分析电力通信网中的业务阻塞性能与资源冗余度,并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及未来的应用前景。
李彬杨娇唐良瑞祁兵孙毅曾瑛
关键词:电力通信生存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