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H020821340130)

作品数:18 被引量:249H指数:9
相关作者:薛绪掌王志敏王国栋万克江谢伯承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土壤
  • 7篇小麦
  • 6篇水分
  • 5篇土壤水
  • 4篇土壤水分
  • 3篇冬小麦
  • 3篇入渗
  • 3篇施肥
  • 3篇小麦品种
  • 3篇负水头
  • 2篇生理特性
  • 2篇推求
  • 2篇旗叶
  • 2篇吸力
  • 2篇供水吸力
  • 2篇灌溉
  • 2篇灌溉制度
  • 2篇光谱
  • 2篇光谱反射
  • 2篇光谱反射率

机构

  • 18篇国家农业信息...
  • 8篇中国农业大学
  • 7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山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北...

作者

  • 18篇薛绪掌
  • 8篇王志敏
  • 7篇王国栋
  • 5篇万克江
  • 4篇谢伯承
  • 4篇解迎革
  • 3篇张仁铎
  • 3篇邹朝望
  • 3篇高志远
  • 2篇李霞
  • 2篇马智宏
  • 1篇申卫博
  • 1篇刘伟东
  • 1篇刘云鹏
  • 1篇耿伟
  • 1篇张艳丽

传媒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土壤通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供水吸力对黄瓜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5
2005年
采用一种自制装置,通过设置一系列供水吸力水平精确控制土壤的含水量,在此基础上采取盆栽的方式对黄瓜的生育进程、生物量积累、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根冠比等生长状况及生理指标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当供水吸力大于1 hPa后,随着供水吸力的增大,植株体的生育进程逐步减缓,雌雄花数目逐渐减少,各器官生物量积累也逐渐变少;植株体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在供水吸力1~20 hPa的范围内随着供水吸力的增大而增大;植株体水分利用效率在供水吸力20~80 hPa范围内呈下降趋势,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在此供水范围内基本上不变;植株体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在供水吸力80~130 hPa的范围内都呈下降趋势.供水吸力小于20 hPa,根冠比呈上升趋势,当供水吸力超过20 hPa后,根冠比基本保持不变.
万克江薛绪掌王志敏张艳丽马智宏
关键词:黄瓜供水吸力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根冠比
土壤参数的光谱实时分析被引量:16
2005年
使用ASDFR2500便携光谱仪对国家精准农业示范区原状土土壤水分、有机质、NO3-、EC和pH等参数进行了野外测定测评。用原反射率倒数的对数(A值)分别与各土壤参数建立的直线相关模型均取得较好相关结果。分析认为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选用762nm波段,NO3-光谱吸收波段在431nm时相关性最好,电导率选用1414nm作为测定波段为最佳。这些模型可作为土壤参数估测和评价的参考。
谢伯承薛绪掌王纪华王国栋
关键词:土壤参数精准农业近红外光谱法
全量基肥不同灌溉制度对小麦生长发育和耗水的影响被引量:9
2004年
本试验研究了全量基肥前提下四种灌溉制度对小麦品种鲁麦 2 1生长、产量形成和蒸散耗水结构的影响。主要的结果有 :a.从播后不灌水、灌一水、灌两水、到灌四水 ,花前物质向籽粒的转化率、转化量、和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均减少 ;b.灌水后对蒸腾和地上部生长有暂时的抑制 ;c.随灌水次数的增加 ,棵间蒸发的增加远大于蒸腾的增加 ;d.蒸发占蒸散的比例在孕穗期前后达到最低 。
薛绪掌王志敏
关键词:灌溉制度小麦生长发育耗水节水
推求Gardner-Russo持水曲线模型参数的简单入渗法被引量:4
2006年
本文基于水平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规律,推求了Gardner-Russo持水曲线模型参数,获得了水平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中累积入渗量、入渗率、湿润峰、入渗时间之间的理论关系.用模拟的结果进行拟合,其决定系数为0.9969~0.9997.当获得土壤饱和体积含水率、初始体积含水率、残余体积含水率和土壤饱和导水率,基于这些理论关系实现了Gardner-Russo模型曲线特征参数的求解.利用数值模拟数据和实验数据检验该方法,将用此方法估计的参数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并进行了模型中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求得的参数有较高的精度,为土壤水分运动参数求解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土壤水分瞬时入渗法.
邹朝望薛绪掌张仁铎
关键词:数值模拟
褐潮土的光谱特性及用土壤反射率估算有机质含量的研究被引量:33
2004年
本文通过ASDFR便携式光谱仪对132个风干土壤样品的光谱反射率进行了实验室测定。根据土样光谱反射率变化,获得了褐潮土土壤剖面的不同诊断层反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在400~1200nm范围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光谱反射率有较好的相关性。利用导数光谱方法建立了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程,提出了预测北京地区褐潮土有机质光谱的最佳波段。在波长447nm处采用反射率和A值(反射率倒数的对数)所建立的预测方程的预测精度较高。采用反射率的一阶微分建立的预测方程的最佳波段在516nm处。而A值一阶微分光谱在615nm处相关性最好。作为一项参考指标用光谱分析法评价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以期对精准农业中土壤养分或肥力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谢伯承薛绪掌王纪华王国栋
关键词:土壤光谱反射率有机质含量
基于负水头下土壤水分一维水平运动理论与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基于Gardner表征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Russo表征的非饱和土壤导水率形式,推导了负水头下水分入渗累计入渗量、入渗率、湿润峰以及入渗时间之间的理论关系,分析了负水头下水分入渗土壤含水量剖面分布以及剖面含水量的预测。并利用实验的数据验证了这些变量的关系,验证结果表明这些关系是合理的。
邹朝望薛绪掌张仁铎
关键词:负水头
土壤进气值和发泡点测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应用土壤电导率与基模吸力的关系,判断和测定了土壤的进气值,采用改进后的砂型漏斗装置测定了土壤的发泡点。对脱水过程中3个不同剖面层次土壤进气值和发泡点的测定结果表明,耕作表层(A p)土壤的进气值和发泡点分别为1.343和5.880 kPa;淋溶淀积过渡层(AB)土壤的进气值和发泡点分别为2.597和4.116kPa;埋藏表层(A b)土壤的进气值和发泡点分别为0.451和6.076 kPa。由此可见,土壤的进气值与发泡点的数值明显不同,进气值与发泡点是2个不同的概念。
解迎革王国栋薛绪掌刘云鹏李霞
关键词:土壤电导率
肥料分层深施对旱作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4
2006年
在充足底墒水、冬小麦生育期内旱作条件下,设计了4个不同土壤剖面层次施肥处理,即10cm土层施肥、10cm+30cm土层施肥、10cm+30cm+50cm土层施肥、10cm+30cm+50cm+70cm土层施肥,每个土壤剖面层次的施肥量相同,研究了分层施肥对旱作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深层次施肥可明显改善旱作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提高产量。10cm+30cm+50cm分层施肥处理中,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都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叶面积指数大,叶绿素含量高,可溶性物质含量低,产量也最高。
耿伟薛绪掌王志敏
关键词:冬小麦分层施肥光合特性
土壤水分状况对小麦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05年
本试验采用一种自制的装置,通过设置一系列的供水吸力水平来精确控制了土壤的含水量,在此基础上采取盆栽的方式对小麦苗期的若干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供水吸力的增大,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先上升后下降;地上茎叶总干重和叶面积呈下降趋势,而根干重则呈先上升后平缓下降的趋势;单叶的水分利用效率随着供水吸力的增大呈现总体的下降趋势;供水吸力从10hPa到100hpa,整株的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吸力的增大而增大;供水吸力从100hpa到190hPa,群体的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很小。
万克江薛绪掌王志敏高志远马智宏
关键词:小麦苗期供水吸力WUE
保水剂对土壤持水性状的影响被引量:74
2003年
测定了保水剂对土壤持水性状的影响。保水剂拌入土壤后,其吸水能力明显降低,表现为理论含水量明显低于实测含水量。加入保水剂后,壤土水分的蒸发率比不加保水剂时壤土中水分的蒸发率高,沙土水分的蒸发率比不加保水剂时低。加入保水剂还明显减缓了水分向土壤深层的入渗,使水分滞留于土体近表层,使用不当会加大土壤无效蒸发的潜力。
谢伯承薛绪掌王纪华王国栋高志远
关键词:保水剂蒸发率土壤水分蒸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