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330050)

作品数:47 被引量:1,246H指数:21
相关作者:钟章成谈锋陶建平吴能表杨万勤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25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种群
  • 8篇大头茶
  • 7篇植物
  • 7篇四川大头茶
  • 6篇幼苗
  • 6篇少花桂
  • 6篇物种
  • 5篇羊草
  • 5篇森林土
  • 5篇森林土壤
  • 5篇土壤
  • 4篇地理种群
  • 4篇生态位
  • 4篇水分
  • 4篇抗寒
  • 4篇抗寒性
  • 4篇光照
  • 4篇光照条件
  • 4篇不同光照
  • 4篇不同光照条件

机构

  • 40篇西南师范大学
  • 5篇西南农业大学
  • 4篇广东药学院
  • 4篇复旦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内蒙古大学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涪陵师范学院
  • 1篇湖北大学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绵阳师范专科...

作者

  • 27篇钟章成
  • 11篇谈锋
  • 6篇吴能表
  • 6篇陶建平
  • 5篇杨万勤
  • 4篇何维明
  • 4篇任文伟
  • 4篇郑师章
  • 4篇严寒静
  • 4篇钱吉
  • 4篇操国兴
  • 4篇刘芸
  • 3篇刘玉成
  • 3篇谢德体
  • 3篇龙云
  • 3篇杨娟
  • 3篇曾波
  • 2篇葛剑平
  • 2篇张小萍
  • 2篇杨远兵

传媒

  • 9篇西南师范大学...
  • 8篇生态学报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西南农业大学...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广西植物
  • 1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重庆师范学院...
  • 1篇四川师范学院...
  • 1篇植物研究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中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10篇2001
  • 13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地理种源及演替群落的四川大头茶居群种子形态分化研究被引量:23
1999年
测定了来自不同地理种源和不同演替群落的四川大头茶(Gordoniaacuminata(Pritz)Chang)8个居群112株个体各50枚种子的10项形态指标,同时测定了各居群所在群落的4项环境指标;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主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各形态指标和各环境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来自不同演替群落的四川大头茶居群间存在着极明显的种子形态分化,来自相同演替群落的居群间存在着极大的种子形态相似性;环境因子在四川大头茶居群种子形态分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同的环境因子在不同居群的种子形态分化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群落演替类型对四川大头茶种子形态分化起非常重要作用的同时,地理种源却对该物种的种子形态分化影响不大.
邓洪平何平钟章成
关键词:地理种源大头茶居群
不同光照条件对少花桂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0
1999年
研究了生长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少花桂幼苗生物量、根冠比和叶面积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生物量和叶面积均随生长期的延长而增加,且以一层遮荫生境为最大,其次依次是自然光照、二层遮荫、三层遮荫.从遮荫处理5个月的SSR多重检验结果来看,各种处理间的干物质和叶面积增加均有显著差异;根冠比随生境光照的减弱而下降.
吴能表谈锋
关键词:少花桂生物产量光照幼苗
大花栀子花芽生理分化期内源激素和碳氮比的动态变化被引量:30
1999年
用摘叶法判定大花栀子的花芽生理分化期分为成花诱导期和花芽孕育期.跟踪测定了大花栀子花芽生理分化期内源激素和碳氮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成花诱导期ZR(玉米素核苷)/GA(赤霉素)出现高峰值;花芽孕育期ZR/GA急剧下降,碳氮比急剧升高,在花芽孕育期未出现一个高峰值.成花诱导期和花芽孕育期由不同的机理调控,内源激素平衡对成花诱导起调控作用,在花芽孕育过程中碳氮比起主要的作用.
张建铭谈锋陈京
关键词:花芽分化碳氮比内源激素药用植物
栀子叶片生理特性与抗寒性的关系被引量:47
2005年
以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为评价指标,研究自然降温过程中栀子(Gardenia jasm inoidesE llis)叶片生理特性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气温的降低,栀子叶片的LT50不断降低,由秋季9月中旬的-4.99℃降到冬季最冷1月中旬的-8.42℃,同时叶片相对含水量、自由水和淀粉含量均不同程度下降,束缚水、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这些渗透调节物含量的适应性变化导致LT50的下降。栀子的抗寒性与气温密切相关。
严寒静谈锋
关键词:栀子低温半致死温度生理特性抗寒性
重庆缙云山不同龄级植物种群生态位宽度研究被引量:13
2001年
对缙云山森林植被的 4个优势种群 3个年龄级生态位宽度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川灰木利用资源的能力最强、分布广 ,为典型的泛化种 .大头茶、栲树、马尾松对资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特化 ,分布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马尾松的中龄组与幼龄组特化现象十分显著 .缙云山森林植被的先锋种马尾松的发展 ,导致环境的改变不适于其幼龄个体的生长 ,群落演替到针阔叶混交林阶段 ,最后发展为以栲树等为建群种的常绿阔叶林 .种群的资源利用能力 ,是种群分布与群落演替的内在原因 ,光因子和营养元素 (如N)
杨远兵刘玉成钟章成
关键词:植物种群年龄组生态位宽度群落演替种群分布
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优势种间的竞争效应与竞争反应被引量:16
2003年
运用邻体干扰模型及其野外工作方法 ,初步研究了缙云山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优势种马尾松 (Pinusmas soniana)、大头茶 (Gordoniaacumenata)和白毛新木姜子 (Neoliteaauratavar .glauca) 3个种群间的竞争效应与竞争反应 .结果表明 :(1)种内竞争效应排序为马尾松 >大头茶 >白毛新木姜子 ;(2 )种间竞争效应排序为白毛新木姜子 >马尾松 >大头茶 ;(3)种间竞争反应排序为大头茶 >马尾松 >白毛新木姜子 ;(4)白毛新木姜子与大头茶之间的竞争强度最大 ,达到 1.0 5 ;大头茶与马尾松之间的竞争强度最小 ,仅为 0 .32 .表 3参
张跃西钟章成
关键词:邻体干扰
不同光照条件对少花桂幼苗同工酶谱带的影响被引量:11
2002年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生长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少花桂幼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过氧化氢酶同工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淀粉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谱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生境不同光照条件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过氧化氢酶同工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影响较大 ;淀粉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种类较为稳定 ,其谱带数没有变化 ;
吴能表谈锋
关键词:少花桂幼苗同工酶遮荫光照条件谱带
缙云山四川大头茶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与生殖产量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四川大头茶 (Gordonia acuminata)是缙云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之一 ,在缙云山的很多群落类型中均有分布。对缙云山四川大头茶的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因素以及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四川大头茶生殖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缙云山四川大头茶的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不受植株年龄大小的影响 ,但与植株所处的群落类型有很大关系。常绿阔叶林中四川大头茶的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 ,四川大头茶纯林中次之 ,针阔混交林中四川大头茶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最低。四川大头茶花蕾产量和果实产量随植株年龄的增大而增大 ,但座果率与植株年龄大小无关。对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与花蕾产量、果实产量和座果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 ,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与花蕾产量不具有相关关系 ,与果实产量具有正相关关系 ,与座果率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证实了与受精作用无关的生殖产量特征不受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影响 ,而与受精作用有关的生殖产量特征将受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影响的研究假设。由于与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
曾波钟章成张小萍
关键词:四川大头茶群落
缙云山森林土壤速效N、P、K时空特征研究被引量:46
2001年
研究了缙云山森林生态系统内 4个演替阶段群落的土壤速效 N、P、K的时空特征 ,结果表明 :1除灌草丛的速效 K外 ,速效 N、P、K含量在不同群落的土壤剖面上均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即腐殖质层 (A) >沉积层 (B) >母质层 (C)。 2 A、B两层的速效 N、K含量随群落演替方向升高 ,即灌草丛 <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常绿阔叶林 ,速效 P含量则为 :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灌草丛 <常绿阔叶林。 C层速效 N、P、K含量似乎与群落演替规律无必然联系。 3各群落内 A、B层土壤速效 N、P、K含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 。
杨万勤钟章成陶建平何维明
关键词:森林土壤
缙云山森林土壤酶活性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被引量:106
2001年
By the methods of sampling soil profiles which A,B,and C represent humus horizons,illuvial horizons,and parent materials horizons respectively,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ctivities of soil enzymes (which include catalase,invertase,protease,and acid phosphatase) and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in three secondary successional plant communitites of forest ecosystem in Mt.Jinyun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degree′s correlations existed between soil enzymic activities and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indice (PSDI) which included Shannon-Wiener H′ index and Hill′s species diversity indice family \%N A\%,moreover,the degree of correlation depended on the horizon of soils,the type of enzymes,and the life form of plants (i.e.,tree,or shrub or grass).The degree of correlation between PSDI and soilenzymic activities decreased by the orders of A→B→C.The mos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PSDI was the activity of soil catalase,and in turn,was the activity of soil invertase,On the whole,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enzymic activities and tree layer′s PSDI was the most evident.Tree layer′s PSDI were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P<0.05) or very significantly (P<0.01) correlated with the activities of catalase and invertase of A and B horizons,and of protease and acid phosphatase of A horizons.Grass layer′s PSDI were also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P<0.05) correlated with the activities of catalase and invertase of A horizons.Shrub layer′s PSDI were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oil enzymic activities.
杨万勤钟章成陶建平何维明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植物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