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CSTC2012GG-YYJSB80002)

作品数:18 被引量:89H指数:6
相关作者:陈斌闫振天付文博张玉娟李旭东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按蚊
  • 6篇基因
  • 5篇中华按蚊
  • 5篇生物信息
  • 5篇生物信息学
  • 5篇生物信息学分...
  • 5篇蚊科
  • 4篇双翅目
  • 4篇葱蝇
  • 3篇纳豆
  • 3篇昆虫
  • 2篇芽孢
  • 2篇芽孢杆菌
  • 2篇区系
  • 2篇线粒体基因
  • 2篇线粒体基因组
  • 2篇纳豆激酶
  • 2篇克隆
  • 2篇基因结构
  • 2篇基因组

机构

  • 18篇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

  • 18篇陈斌
  • 6篇闫振天
  • 5篇付文博
  • 4篇张玉娟
  • 4篇李旭东
  • 3篇郝友进
  • 3篇和七一
  • 3篇杨飞龙
  • 3篇陈治霖
  • 2篇乔梁
  • 2篇车燕飞
  • 2篇洪瑞
  • 2篇余果
  • 1篇何正波
  • 1篇丁奕然
  • 1篇张乃心
  • 1篇王丽
  • 1篇司风玲
  • 1篇周勇
  • 1篇申力

传媒

  • 9篇重庆师范大学...
  • 4篇昆虫学报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8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豆豉生产中高大毛霉和纳豆芽孢杆菌HT8共发酵条件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通过实验室人工模拟条件,以豆豉感官、生长和纳豆激酶活性作为评判标准,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索了豆豉生产中高大毛霉和纳豆芽孢杆菌HT8共发酵的接种量、菌种比例、接种时间和发酵温度4个单因素的最佳条件,然后通过正交实验探索了这4个因素的联合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高大毛霉和纳豆芽孢杆菌共发酵的最佳接种量为4%,菌种比例为10∶1,培养温度为25℃,发酵时间为56 h;在此条件下毛霉生长繁茂,豉香浓郁,且纳豆激酶活力达1 092.71IU·mL-1。高大毛霉和纳豆芽孢杆菌HT8混合发酵在保持豆豉原有风味的同时丰富了发酵产生的蛋白酶系,使之具有纳豆激酶活性,为新型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方雅洁和七一陈治霖陈斌
关键词:共发酵纳豆激酶
阿蚊属分类研究进展及地理区系分析(双翅目:蚊科)被引量:6
2013年
通过近年的区系研究,查阅《Zoological Record》以及相关的分类文献,简述了阿蚊属的系统发生地位及分类研究历史和现状;重点分析阿蚊属各种类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和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的分布情况。目前,阿蚊属全球已知2亚属58种。该属主要分布于东洋区,少数种已扩散到澳洲区及古北区,其中东洋区48种,占世界总种数的82.76%;澳洲区1种,占1.72%;横跨东洋区及澳洲区的有8种,占13.80%;跨东洋区与古北区的有1种,占1.72%。我国目前已知2亚属19种,占世界已知种数的。该研究为中国阿蚊属及进一步分类学工作提供基础信息。
李旭东闫振天付文博陈斌
关键词:双翅目蚊科
蚊虫线粒体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优化和改进一套适用于蚊虫线粒体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方法从动物线粒体基因组DNA提取的一般方法、步骤和原理出发,主要采用改进的高盐沉淀法,并注意去除核DNA的污染。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线粒体COⅠ基因PCR扩增产物鉴定所提的线粒体基因组DNA。结果改进后的方法适用于单只蚊虫,用凝胶电泳检测后发现无核DNA与蛋白质污染。改进后的方法简便易行,经过多种蚊虫线粒体基因组提取的实验表明,提取的蚊虫线粒体基因组DNA质量高,能满足PCR、克隆、测序分析等要求。结论优化和改进的提取方法简便易行,得到的蚊虫线粒体基因组DNA质量高,能满足相关分析要求。
邹依霖丁奕然罗钱春陈斌
关键词:蚊科线粒体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高效溶栓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酪蛋白平板法,从纳豆激酶胶囊、纳豆及多种发酵食品中筛选出了146株产溶栓酶菌株;然后利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比较发酵后溶栓酶活力,并从初筛菌株中筛选出1株溶栓酶活达1 637.6IU/mL的高产菌株HT8;依据菌种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此基础上,对此高效溶栓菌株的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初步实验,方差分析后设计正交试验L18(37),通过软件SPSS分析确定该菌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8.0、温度40℃、培养体积90mL(容量为500mL的三角瓶装90mL的培养液)、0.5%牛肉膏和2%大豆蛋白胨;优化后的相对酶活力达1 804.08IU/mL。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纳豆等保健食品提供理论基础。
王丽郝友进何正波和七一陈治霖陈斌
关键词:菌种筛选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条件纳豆激酶
葱蝇PDK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3-phosphoinositid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1,PDK1)是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KB/Akt)信号通路中一个关键的激酶。该通路在人(Homo sapiens)、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中是一条保守的通路,通过激活下游的因子对代谢、细胞分化、寿命等产生重要调节作用。本研究基于葱蝇(Delia antiqua)转录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其中鉴定出PDK1基因4条Unigene序列,并通过PCR技术克隆了PDK1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DaPDK1,其全长为3 215bp,开放阅读框长2 730bp,编码909个氨基酸。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推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00.3kD,等电点为8.53。该蛋白第87~109氨基酸是跨膜区,第284~627和744~833氨基酸是两个保守结构域STKc和PH。同源性分析表明DaPDK1蛋白与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PDK1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一致率为53.1%,相似率为63.2%)。本研究结果有望为进一步研究葱蝇PI3K/Akt信号通路中PDK1基因的特性及功能奠定基础。
申力郝友进罗钱春陈斌
关键词:葱蝇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葱蝇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对昆虫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是昆虫清除H2O2的关键酶.昆虫在滞育期间代谢速率很低,而CAT的活力与代谢强度有关,因此滞育期的昆虫是研究该酶的良好材料.本研究基于葱蝇转录组unigene序列信息,设计特异性引物并首次通过PCR技术克隆了葱蝇过氧化氢酶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DaCAT,其全长为2 073bp,开放阅读框1 518bp,编码505个氨基酸,推测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8×104,等电点为7.72.该研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建立了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2个保守结构域及多个酶活性位点,与其他物种CAT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和拟果蝇Drosophila simulans亲缘关系最近,相似率为89.3%,采用SWISS-MODEL对其进行了蛋白质同源建模及3D结构预测分析,为进一步研究DaCAT基因在葱蝇滞育期间的代谢表达、酶活力测定以及具体功能奠定了基础.
胡甘雨司风玲车燕飞张玉娟陈斌
关键词:葱蝇过氧化氢酶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腐乳毛坯双菌制曲工艺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人工气候箱模拟环境,在豆腐白坯上对纳豆枯草芽孢杆菌HT8和高大毛霉进行共同培养,结合不同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及接种比例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毛霉生长情况及产纤溶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纳豆枯草芽孢杆菌HT8和高大毛霉在豆腐白坯上共同培养的最佳接种比例为64∶1,最佳时间为4.5天,温度为18℃。此条件下,毛霉生长繁茂,菌丝极粗,产孢子中等,产纤溶酶活为51.2IU/g,产蛋白酶活为194.4U/g。
陈治霖和七一陈斌
关键词:纳豆菌毛霉毛坯白坯
葱蝇非滞育与夏滞育蛹蛋白的双向凝胶电泳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分析葱蝇Delia antiqua非滞育与夏滞育蛹的蛋白表达差异,为进一步揭示昆虫滞育的分子调控机理和昆虫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非滞育和夏滞育的蛹为材料,提取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和凝胶图像分析,对并差异蛋白质进行MALDI-TOF MS质谱鉴定,获得该点的质量指纹图谱;利用MASCOT软件在NCBI和SWISS PORT蛋白质数据库中进行搜索鉴定。【结果】非滞育和夏滞育蛹的蛋白表达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13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别为胶原蛋白、纺锤丝组装非正常蛋白6(SAS6)、5,10-亚甲基四氢叶酸合成酶(MTHFS)、Bnb蛋白(bangles and beads)及其他功能未知蛋白。【结论】葱蝇在夏滞育时期,蛹体内的某些蛋白被上调或下调表达。本研究所鉴定的蛋白中,部分可能是参与滞育相关的蛋白质网络中的成员,它们可能在抗高温、染色体分离、叶酸代谢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郝友进胡文霞陈斌
关键词:葱蝇滞育总蛋白双向凝胶电泳质谱分析
中华按蚊的分子鉴定标准被引量:3
2014年
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是重要的传疟媒介之一,广泛分布于中国和东南亚,它的形态特征和赫坎按蚊种团(Anopheles hyrcanus Group)其他蚊种十分近似,建立中华按蚊的分子鉴定标准十分重要。本研究从实验室中华按蚊品系的一个个体测序了线粒体DNA COI和COII基因,以及核糖体DNA D2、D3和ITS2位点,测序片段长度分别为658、663、551、365、556 bp。这些序列和近缘蚊种对应序列分别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中华按蚊的序列均聚合为同一支。将测序的中华按蚊COII序列和已知蚊种的对应序列比对发现其中的保守位点分别是第133位点C,321位点C,382位点C,435位点T,516位点A和651位点C,线粒体DNA COI和COII基因序列的碱基组成具有AT偏向性,分别占69.15%和74.96%。提交了5条序列到NCBI数据库,其中核糖体DNA D2位点序列是首次在中华按蚊中公开报道。
杨飞龙李旭东闫振天陈斌
关键词:中华按蚊COICOII
云南中华按蚊的遗传变异和种群结构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掌握云南省各地中华按蚊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和种群结构特征,测序并分析了采自云南9个样本点5个种群组的89头中华按蚊的线粒体COII基因。结果表明这些中华按蚊种群的COII基因序列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h=0.933,π=0.00406,共有51个变异位点,占分析的739个碱基总数的6.9%;定义了39个单倍型,有2个频率最高的单倍型H1和H9,分别占个体序列数的20.2%和12.4%;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单倍型与地理位置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单倍型网络图显示大部分单倍型分布没有明显的亲缘地理格局,主要以单倍型H1、H9、H4、H33和H2为中心呈星状分布,但元江和元阳构成的种群组(YU)单倍型存在明显地域分布特征;AMOVA结果表明种群组间遗传变异为12.58%,达到显著水平(P=0.04888),地理种群组间具有明显种群遗传结构。不同地区两两种群组间的Fst值和Nm值显示大部分种群组间存在基因交流,没有形成明显的遗传分化,但YU种群组和其他种群组间缺乏明显的基因交流,这主要是因为哀牢山的阻隔,使云南东西部形成两种不同的气候,产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歧点分布图显示为明显单峰分布,中性检测结果均为显著负值,说明云南省的中华按蚊种群在近期经历过复杂的种群扩张事件。掌握中华按蚊遗传多样性及分化特征,对中华按蚊及疟疾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杨飞龙李旭东闫振天付文博陈斌
关键词:中华按蚊MTDNA种群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