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119)

作品数:15 被引量:92H指数:6
相关作者:闫艳春刘丽丽贾阳任磊史延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斑马
  • 9篇斑马鱼
  • 6篇斑马鱼胚胎
  • 5篇降解
  • 3篇生物降解
  • 3篇施氏假单胞菌
  • 2篇毒死蜱
  • 2篇毒性
  • 2篇对甲基
  • 2篇对硫磷
  • 2篇对硝基苯
  • 2篇对硝基苯酚
  • 2篇转基因
  • 2篇硝基
  • 2篇硝基苯
  • 2篇硝基苯酚
  • 2篇硫磷
  • 2篇氯氰菊酯
  • 2篇菊酯
  • 2篇菌株

机构

  • 1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北京市水产科...

作者

  • 15篇闫艳春
  • 9篇刘丽丽
  • 6篇任磊
  • 6篇贾阳
  • 5篇史延华
  • 5篇李国超
  • 4篇王健
  • 3篇王海胜
  • 3篇吴巍
  • 2篇冯为民
  • 2篇王俊欢
  • 2篇吕鹏
  • 1篇徐永学
  • 1篇樊双虎
  • 1篇弥春霞
  • 1篇许雷
  • 1篇赵百锁
  • 1篇姚雪松

传媒

  • 6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中国渔业质量...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喹禾灵和磷酸三苯酯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机理研究
精喹禾灵(Quizalofop-p-ethyl,QPE)和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TPP)属于化学污染物中的有机污染物。本研究从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沙漠附近长期使用各种除草剂的农田中和广东省汕头...
李先军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精喹禾灵磷酸三苯酯降解菌菌株筛选降解机理
文献传递
施氏假单胞菌YC-YH1的萘降解特性及产物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萘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它在环境中的积累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生物降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本实验室保存的施氏假单胞菌YC-YH1对萘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分析菌株对萘的降解特性、环境因素对萘降解率的影响以及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pH、温度、接种量、萘初始浓度对萘降解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 8.0.5软件和Box-Behnken设计对pH、温度、接种量3个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建立环境因素对萘降解率影响的优化模型。利用LC-MS检测萘降解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代谢产物,从而推测菌株对萘的代谢途径。【结果】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模型极显著(P<0.001),拟合度良好,预测结果可信度高。降解实验证明,在培养温度为32.4°C、pH为7.10、接种量5.74%(体积比)的优化条件下培养3 d即可将浓度为100 mg/L的萘100%降解。LC-MS分析表明,菌株降解萘的过程中,能够被检测到的主要代谢产物有1,2-二羟基萘、水杨酸、邻苯二酚等。【结论】施氏假单胞菌YC-YH1对萘有高的降解效率,pH、温度、接种量3个因素对菌株的降解率有较大影响。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菌株对萘的降解条件,能够提高YC-YH1菌株对萘的生物降解性能。初步推测菌株YC-YH1对萘的降解是通过水杨酸途径,萘首先被其代谢为1,2-二羟基萘,而后被转化为水杨酸和邻苯二酚,最后进入三羧酸循环被彻底降解。
史延华任磊贾阳赵百锁闫艳春
关键词:施氏假单胞菌生物降解响应面法降解途径
毒死蜱的环境生物学效应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高毒有机磷农药禁用以后,毒死蜱作为其替代品逐渐开始大规模应用。毒死蜱在水中降解缓慢,因此在水中的残留会对水生生物及其他生物造成潜在危害。为探究低浓度毒死蜱的内分泌干扰效应,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其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生长周期的影响。为探究高浓度毒死蜱的生物毒性,将斑马鱼胚胎暴露在不同浓度的毒死蜱(0、1.0、2.0、3.0和4.0ppm)中60 h,发现毒死蜱能导致斑马鱼胚胎的死亡和严重畸形,并且胚胎存活率与处理浓度呈负相关,畸形率与处理浓度呈正相关。最后,检测了毒死蜱处理后斑马鱼胚胎中5种神经系统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低浓度毒死蜱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高浓度毒死蜱会影响斑马鱼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余凯敏冯为民李国超张家禹刘丽丽闫艳春
关键词:毒死蜱斑马鱼胚胎神经发育毒性
斑马鱼转基因平台的建立被引量:4
2013年
建立实验室斑马鱼转基因平台,旨在为实验室斑马鱼规模化繁殖、转基因斑马鱼研究提供技术流程、生物材料和执行标准。以一对Tübingen品系斑马鱼为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扩大繁殖;将广谱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真核载体pEGFPN3通过显微注射的手段转入斑马鱼胚胎,获得转基因斑马鱼;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斑马鱼GFP表达情况,并初步筛选转基因个体;以观察到GFP表达的斑马鱼为材料,利用PCR验证外源基因pEGFP-N3在宿主细胞内的整合情况。结果显示,在实验室内建立了完善的斑马鱼养殖系统,可以长期进行斑马鱼饲养、繁殖、育种等研究工作;建立了斑马鱼基础分子生物学试验体系,可以进行斑马鱼分子水平的研究工作;建立了斑马鱼转基因平台,为构建转基因斑马鱼品系、外源基因整合机制等研究奠定基础。
刘丽丽王健王海胜余凯敏李国超闫艳春
关键词:斑马鱼繁殖显微注射
MehpH的生化与结构特性(英文)
2018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探究环境因素对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水解酶(monoethylhexyl phthalate hydrolase,MehpH)活性的影响,模拟该酶的3D结构并分析活性中心氨基酸残基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根据标准的酶学实验验证了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该酶的基本结构分析由DNAMAN(2.1)分析所得,同时利用SWISS-MODEL对其3D模型进行预测,并通过PyMOL软件对相关结果作了可视化处理。Autodock工具,Swiss-Pdb以及Py MOL均用以酶与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onoethylhexyl phthalate,MEHP)的相互作用分析。【结果】该酶的初级结构与已报道Gordonia sp.P8219菌株中的酯类水解酶相似,该酶的最适温度与p H(分别为40°C和8.0)和菌株P8219有所不同;该酶在有机溶剂、洗涤剂和金属离子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然而,其酶活受2 mol/L的Ni^(2+)、Fe^(3+)、Cu^(2+)和Zn^(2+)离子,1 mol/L苯甲基磺酰氟(PMSF),0.5 mol/L的对氧磷,1 mol/L苯基醚(PGO),2 mol/L焦碳酸二乙酯(DEPC)和5 mol/L的毒扁豆碱所抑制。丝氨酸水解酶中高度保守五肽基序GXSXG与催化三联体HSD结构均存在于该酶的编码序列中。根据分子对接结果,Thr152与Ser230在水解酶与其模板之间也显得更为保守,且与MEHP联系较为紧密(分别为5.8?和3.6?),可能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而MEHP与催化氨基酸残基Ser125、His291、Asp259并不十分靠近。【结论】YC-RL2中MehpH在有机溶剂、洗涤剂以及金属离子环境中具有稳定的生物活性,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酶的结构及活性中心得到了初步的分析,对于催化机理及酶改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Ruth Nahurira贾阳任磊王俊欢乔铖樊双虎王海胜闫艳春
关键词:生化特性水解酶结构特性
节杆菌与施氏假单胞菌对甲基对硫磷的共降解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实现对有机磷农药甲基对硫磷的彻底降解,研究利用有机磷农药降解菌施氏假单胞菌YC-YH1与对硝基苯酚降解菌CN2对甲基对硫磷进行共降解试验,同时克隆了参与降解过程的相关基因,并对2株菌株在对甲基对硫磷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中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YC-YH1单独降解相比,YC-YH1和CN2共降解在处理前32 h无较大差异;但之后,甲基对硫磷和对硝基苯酚的降解速度明显加快,处理48 h后甲基对硫磷即被完全降解,比单独用YC-H1降解时提前了16 h,处理64 h时对硝基苯酚就被完全降解。而土壤修复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株YC-YH1与CN2能够高效降解甲基对硫磷,72 h对土壤中100 mg/kg甲基对硫磷的降解率接近100%,尤以未灭菌土壤中降解效果更好。
史延华任磊贾阳闫艳春
关键词:甲基对硫磷施氏假单胞菌节杆菌共降解
甲基异噻唑啉酮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和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甲基异噻唑啉酮(methylisothiazolinone,MIT)作为防腐剂,广泛用于个人护理品、日用品和涂料中。MIT随着污水进入地表水循环,普遍存在于水体中,但目前关于MIT对水生生物毒性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以模式生物斑马鱼的胚胎作为受试对象,评价MIT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将受精后3 h的健康斑马鱼胚胎暴露于梯度浓度的MIT下,观察其对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用吖啶橙(AO)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发现,48 h暴露浓度大于1.0 mg·L-1的胚胎孵化被显著抑制,72 h浓度大于1.52 mg·L-1的幼鱼心率显著降低,统计96 h幼鱼死亡和畸形数,并重复验证和计算得到96 h半致死浓度(96 h 50%lethal concentration,96 h-LC50)为6.15 mg·L-1,96 h半致畸浓度(96 h 50%teratogenesis concentration,96 h-TC50)为3.89 mg·L-1,测量96 h胚胎体长,分析最小生长抑制浓度(minimum concentration to inhibit growth,MCIG)为2.31 mg·L-1,AO染色显示72 h胚胎的凋亡细胞主要集中在脑部和尾部。不同时期下镜检观察到,胚胎出现的畸形主要包括尾部发育不良,脊柱弯曲,卵黄囊水肿和心包水肿。此外,高浓度处理组24 h胚胎自主抽动次数增加,72 h和96 h活动能力减弱,触碰反应迟钝。因此,推断MIT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有较大影响,同时有一定的神经毒性。根据《危险化学品鱼类急性毒性分级试验方法》,判定MIT对斑马鱼胚胎为高毒,该毒性实验结果可为MIT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中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吕鹏吴巍刘丽丽张家禹许雷闫艳春
关键词:斑马鱼胚胎急性毒性
磺胺二甲嘧啶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作用被引量:5
2018年
通过研究磺胺二甲嘧啶(sulfamethazine,SMZ)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作用,确定关键毒理学参数,分析SMZ暴露浓度、暴露时间对斑马鱼胚胎死亡率、孵化率的影响及致畸效应,评估SMZ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作用,为预测磺胺类污染物的环境风险和生态毒性提供基础数据。以斑马鱼胚胎为受试生物,进行梯度浓度SMZ溶液96 h急性毒性暴露实验,暴露方法为半静态法,每隔24 h更换一次溶液,溶液更换前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确定暴露溶液浓度在理论浓度±20%以内。体视显微镜观察统计12、24、48、72、96 hpf胚胎死亡率和48、72、96 hpf胚胎孵化率,Origin Pro 8.0进行数据分析;显微观察并记录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畸形现象。以死亡率为参数,低浓度SMZ(0.001~10 mg/L)暴露对斑马鱼胚胎死亡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中等浓度SMZ(10~300 mg/L)暴露下斑马鱼胚胎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高浓度SMZ(500~1 000 mg/L)导致斑马鱼胚胎死亡率显著性上升(P<0.05),致死效应主要作用于胚胎发育早期(48 hpf内);在1 000 mg/L SMZ浓度暴露下,96 hpf胚胎致死率约为28%。以孵化率为参数,低于1 mg/L的SMZ对胚胎孵化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1~700 mg/L SMZ对斑马鱼48 hpf胚胎孵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浓度1 000 mg/L SMZ下48 hpf胚胎孵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以致畸率为参数,0.001mg/L以上SMZ诱导48和72 hpf斑马鱼胚胎出现致畸效应,表现为胚胎脊柱弯曲、心包囊肿、色素生成增加、尾部缺失、躯干发育不全等现象。研究表明,低浓度SMZ(0.001 mg/L)对斑马鱼胚胎即表现出较强的致畸性,但其致死效应并不明显;中等浓度SMZ对斑马鱼胚胎孵化具有促进作用,同时降低96 hpf胚胎死亡率,对96 hpf胚胎的最低效应浓度为10 mg/L;高浓度SMZ暴露下,96 hpf斑马鱼胚胎死亡率显著上升,且孵化率受到抑制。
刘丽丽吕鹏闫艳春
关键词:斑马鱼胚胎磺胺二甲嘧啶急性毒性致死效应致畸效应
有机磷农药降解菌YC-YH1中mpd和ophc2的克隆及酶学性质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从一株有机磷农药降解菌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YC-YH1中克隆到两个有机磷水解酶基因mpd和ophc2。将两个基因分别连接到表达载体p ET-32a并克隆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利用Ni亲和层析柱纯化甲基对硫磷水解酶(MPH)和有机磷水解酶(OPHC2),并进行了酶学性质分析。MPH最高活力的反应温度为40℃,在p H8-12范围内,酶表现出较高的活力。OPHC2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在p H 8-12的范围内酶活力较高。两种酶按1?1比例混合组成的混合酶在30-40℃范围内酶活力很高,达95%以上,混合酶在p H范围为8-12内仍具有较高的活力。多种金属离子会对酶的活性产生一定影响,酶对SDS和EDTA都有很高的敏感度,混合酶能够降低对金属离子的敏感性。
贾阳史延华任磊乔铖王俊欢闫艳春
关键词:MPH酶学性质
斑马鱼在转基因动物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脊椎动物斑马鱼已发展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模式生物,在基因表达调控、发育与分化、形态发生、发病机理、药物筛选和环境检测等诸多研究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回顾模式生物应用与发展的基础上,着重概述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的优越性、斑马鱼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现状、转基因斑马鱼的应用领域,并提出斑马鱼转基因技术进一步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
刘丽丽王健吴巍王海胜闫艳春
关键词:模式生物斑马鱼DANIO转基因动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