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131030)
- 作品数:10 被引量:75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煜星韩爱惠白降丽杨雪清智长贵更多>>
- 相关机构: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林业局资助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技术的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该文提出了集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3S技术为一体的,以省、市、县三级构成的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架和网络系统结构.该系统的研发以天然林保护工程的7大管理业务流程为基础,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组件、数据交换组件和展现组件的桌面系统.系统软件以及三级网络系统的搭建在我国四川、湖北等省得到了实现和应用.
- 杨雪清吴发云黄心渊
- 关键词:天然林保护工程网络信息系统
- 中国森林资源1950—2003年结构变化分析被引量:34
- 2006年
- 该文根据1950—2003年6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对中国森林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经过50多年的培育、保护和利用,中国森林面积和蓄积有了大幅度提高,森林面积比建国初增加约111.74%,但蓄积增加仅约17.4%.森林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工林面积和蓄积比重逐渐提高,面积比重由1964年的4.49%提高到2003年的33.77%;天然林面积和蓄积比重明显下降,但天然林蓄积仍占森林蓄积的主体,到2003年仍占89.65%;针叶树面积和蓄积比重由原来的70%以上逐步降低,现在针阔比接近1∶1,而且优势树种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红松、樟子松和华山松等优质用材林几乎采伐殆尽;森林结构低龄化,单位面积蓄积量降低,可采资源减少;林种结构调整显著,防护林明显增加,用材林大幅度减少,两者的面积和蓄积已接近相等;防护林经营问题凸显,森林资源经营还处在向可持续经营不断接近过程中的森林多资源、多功能利用的初期;20世纪80年代后森林资源开始逐渐恢复,且势态良好,但到2003年森林资源质量仍未达到1962年水平.因此,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加快林业建设以满足经济社会对森林的需求,依然任重道远.
- 张煜星
- 关键词:森林资源
- 动态空间滤波的探讨与实践
- 2006年
- 在传统的遥感数字图像增强处理方法中,空间滤波主要采用静态的图像模板来进行计算处理以突出图像上某些特征,如突出边缘和纹理等.该文探讨用动态的图像模板来进行计算处理遥感影像,发现处理后的遥感图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陈生唐能福
- 关键词:数字图像图像模板
- 固定样地用于中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精度的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在总结了中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现状的基础上,以吉林省第7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资料和吉林省TM遥感影像为基础,对固定样地调查结果与遥感影像分类结果进行了对比,并采用点对点匹配法,分析了固定样地作为遥感影像解译标志时的精度.结果表明,采用固定样地调查与遥感影像分类调查森林资源总体精度较高,森林覆盖率误差仅为-1.04%,而点对点匹配检验时森林类型误差达到52.99%.
- 智长贵李春静韩爱惠徐丽敏
- 关键词:固定样地遥感解译
- 基于灰度与纹理信息融合的影像分割方法被引量:6
- 2006年
- 文章提出了一种融合遥感影像像元各波段灰度信息与影像纹理信息的图像分割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四分树的区域分开—合并算法。该方法有效地利用了遥感影像像元各波段灰度信息以及影像纹理信息,用SPOT 5卫星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影像分类以及制图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冯益明李增元武红敢陈尔学
- 关键词:图像分割信息融合遥感影像
-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相关规范框架的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相关规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森林资源数据采集规范、森林资源信息编码规范、森林资源数据库建设规范、森林资源数据传输规范、森林资源信息产品规范、森林资源核心元数据规范的制定原则、方法和内容。
- 王雪白降丽黎臣林培炎
- 关键词:森林经理学森林资源信息系统
- 人工造林对森林覆盖率的贡献分析被引量:16
- 2007年
- 根据全国森林资源历次清查和全国历年造林面积统计公布数据,详细分析了不同时期的造林贡献率:1950—1962年、1963—1976年、1977—1981年、1982—1988年、1989—1993年、1994—1998年和1999—2003年间造林贡献率分别为:15.0%、33.1%、19.3%、47.1%、46.0%、53.9%和46.9%;1950—1981年、1982—1993年和1994—2003年3个时段造林贡献率平均为24.9%、46.8%和50.1%;1950—2003年的54a间,造林至少增加森林覆盖率9.38个百分点,而其中被采伐和征占用等消耗达41.83%,保存面积占59.17%,54a造林贡献率平均为37.33%,但保存面积仅占造林总面积的22.1%。另一方面,我国森林采伐利用数量较大,1950—2003年森林采伐蓄积总量达130.57亿m3,按平均每公顷蓄积量85m3计算,折合森林覆盖率约16个百分点。即,建国初的森林全部被采伐过一次,有的地方甚至多次择伐。可见,人工造林在稳定和提高森林覆盖率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1962—2003年,人工造林成林面积占期间森林面积增加值的78.43%。但经长期采伐利用,我国森林质量变低,林相状况变差,到2003年,森林的平均郁闭度仅为0.54,平均胸径仅为13.8cm,与1962年比,单位面积蓄积量由98.87m3/hm2下降到84.73m3/hm2,下降14.3%;近成过熟林面积比例由46.84%下降到32.14%,下降31.4%。指出:随着我国生态安全和生产生活对森林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在稳定和扩大人工造林数量的同时,应提高造林质量,彻底解决重造轻育、忽视森林资源经营问题,并重视人工造林在碳汇交易、绿色GDP测算等各个方面的作用。
- 张煜星
- 关键词:造林人工林森林资源清查
- 基于“3S”技术的灰岩矿开采对森林影响的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利用"3 S"技术,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验证数据,从叶面粉尘厚度、植被指数、森林胸径生长量和森林健康4个方面分析了水泥灰岩矿开采对森林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灰岩矿开采对叶面粉尘厚度、植被指数、森林胸径生长量的影响是以矿界为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分布,由近及远影响逐渐降低;调查区内结果还表明,粉尘污染在一定层度上抑制森林的生长,但矿区周围森林健康的面积仍占80%以上,森林在矿区吸附粉尘的效能明显.因此,加强矿区森林植被恢复是净化矿区空气,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周边居民宜居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并可作为矿区植被恢复的初步依据.森林植被受矿区开采的具体影响范围和程度还不能严格地确定,需要进行长期宏观和微观的定位观测研究.
- 智长贵韩爱惠党永峰陈新云孟庆玲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