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136)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教瑜孙国昌王艳丽李玲卢建平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稻瘟
  • 3篇稻瘟病
  • 3篇稻瘟病菌
  • 3篇瘟病
  • 3篇病菌
  • 2篇生长发育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有性生殖
  • 1篇致病
  • 1篇致病过程
  • 1篇致病相关基因
  • 1篇通路
  • 1篇子囊
  • 1篇子囊菌
  • 1篇基因
  • 1篇激酶
  • 1篇家族

机构

  • 4篇浙江省农业科...
  • 3篇浙江农林大学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水稻生物学国...

作者

  • 4篇王教瑜
  • 3篇孙国昌
  • 2篇王艳丽
  • 2篇李玲
  • 1篇张昕
  • 1篇柴荣耀
  • 1篇毛雪琴
  • 1篇卢建平
  • 1篇张震
  • 1篇邱海萍
  • 1篇陈海莉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ATP硫酸化酶基因MoMET3在稻瘟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2017年
【目的】真菌对硫元素的利用始于ATP硫酸化酶对硫酸根离子的活化。对稻瘟病菌ATP硫酸化酶在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进行分析,可为稻瘟病的防治提供药物靶标。【方法】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基因敲除载体,并对突变体的表型进行分析。【结果】Mo MET3基因是病菌营养生长和分生孢子形成所必需的,但不是毒力因子。稻瘟病菌ATP硫酸化酶编码基因Mo MET3缺失后,突变体营养生长速率减慢,产孢量降低,但是突变体对寄主的毒力不受影响;虽然基因缺失不影响突变体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成熟,但突变体在硫营养限制时孢子萌发后次生菌丝的生长明显受抑。Mo MET3基因互补后,突变体恢复正常生长,能利用硫酸盐。【结论】无机硫的还原对分生孢子的萌发和附着胞的成熟并不是必需的,分生孢子内储存的还原态硫化合物可以满足这一过程中硫营养的需求,但病菌侵入寄主组织后需要吸收利用寄主源还原态硫以利于侵染菌丝的扩展。
冯向阳张震柴荣耀邱海萍王教瑜毛雪琴王艳丽孙国昌
关键词:稻瘟病菌ATP硫酸化酶功能分析
GCK家族蛋白激酶MoSOK1调控稻瘟病菌的生长发育与致病性被引量:3
2018年
稻瘟病菌致病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其致病机理,为稻瘟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基因替换技术对稻瘟病菌SOK1同源基因(Mo SOK1)进行了分析。Mo SOK1编码GCK(germinal center kinase)家族的Ste20蛋白激酶,其与全蚀病菌中对应蛋白具有最高同源性。本研究表明,Mo SOK1基因在附着胞分化关键期上调表达;与野生型菌株相比,Mo SOK1基因缺失突变体菌落颜色加深,气生菌丝减少,生长速度变慢,产孢量下降,分生孢子萌发延迟,致病性降低。另外,交配实验表明,Mo SOK1基因缺失突变体能够进行交配,但产子囊壳能力降低。本研究初步表明,Mo SOK1基因参与稻瘟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
冯晓晓李海娇李玲王教瑜林福呈卢建平
关键词:稻瘟病菌致病相关基因MO
子囊菌交配型位点与交配型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有性生殖是真菌的生殖方式之一,是真菌遗传重组的重要驱动力。交配型(mating-type,MAT)位点控制真菌性别,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不同类型真菌MAT位点的基因组成、排列方式和编码蛋白不尽相同。近年来,MAT位点和MAT基因的功能与调控网络研究进展较快。本文对子囊菌交配型位点的基因组成及分布、MAT基因的功能、MAT位点与有性生殖调控通路的关系等进行了综述。
施笑笑王教瑜王艳丽孙国昌
关键词:交配型子囊菌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对稻瘟病菌生长发育及致病性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索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Peroxisome proliferators,PPs)对稻瘟病菌生长发育及致病性的影响。【方法】在6种不同的PPs诱导下,观察比较稻瘟病菌过氧化物酶体数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生长速率、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与致病性的差异。【结果】在不同的PPs诱导下,稻瘟病菌过氧化物酶体数量均呈现明显的增加,同时过氧化物酶体形成相关基因PEX8、PEX11、PEX14的表达量升高;PPs影响病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及附着孢形成,并导致致病性的减弱。其中,2,4-D与阿司匹林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同时,2,4-D与ASA对稻瘟病菌过氧化物酶体形成突变体Δpex5和Δpex7的生长抑制效果与野生菌株相比明显增加。【结论】首次将PPs类化合物用于模式丝状病原真菌稻瘟病菌的研究。研究发现6种PPs均能够引起过氧化物酶体的增殖,并可抑制稻瘟病菌生长发育,降低致病性。
陈海莉李玲王教瑜张昕孙国昌
关键词:稻瘟病菌过氧化物酶体PP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