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210019)

作品数:41 被引量:1,035H指数:19
相关作者:程林松李春兰廉培庆郝斐李秀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0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8篇低渗
  • 28篇油藏
  • 26篇低渗透
  • 15篇低渗透油藏
  • 15篇渗流
  • 13篇动压力
  • 13篇压力梯度
  • 13篇启动压力梯度
  • 10篇水平井
  • 10篇平井
  • 8篇特低渗
  • 8篇气藏
  • 7篇裂缝性
  • 6篇压裂
  • 6篇特低渗透
  • 6篇达西
  • 5篇压裂水平井
  • 5篇应力敏感
  • 5篇裂缝性油藏
  • 5篇非达西渗流

机构

  • 36篇中国石油大学...
  • 14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华北油田公司
  • 1篇胜利油田胜利...
  • 1篇新疆石油管理...
  • 1篇中海石油(中...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29篇程林松
  • 10篇李春兰
  • 9篇廉培庆
  • 7篇郝斐
  • 6篇李秀生
  • 4篇黄世军
  • 3篇曾保全
  • 3篇韩洪宝
  • 3篇周体尧
  • 3篇李忠兴
  • 3篇曹仁义
  • 3篇李松泉
  • 3篇许建红
  • 2篇任胜利
  • 2篇赵继勇
  • 2篇史成恩
  • 2篇朱华银
  • 2篇罗瑞兰
  • 2篇牛刚
  • 2篇冯金德

传媒

  • 7篇西南石油大学...
  • 4篇石油学报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石油钻采工艺
  • 3篇石油钻探技术
  • 3篇西南石油学院...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钻采工艺
  • 2篇计算力学学报
  • 2篇计算物理
  • 2篇石油化工高等...
  • 2篇石油大学学报...
  • 2篇油气田地面工...
  • 1篇工程力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对水平井产能优化预测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现有的数学模型和评价方法不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压敏效应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在低渗透油藏中是不合理的。本文提供了一个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压敏效应的方法,更加精确地预测低渗透油藏中压裂水平井的产能,并研究分析启动压力梯度、压缩系数和裂缝参数等对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对压裂水平井的产能影响越大。因此,建立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时,必须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参数。综合压缩系数越大,对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越大,压降越大,其综合压缩系数对产能的影响越大。因此,弹性开采油藏,需要对生产压差进行可行性优化设计,裂缝的最佳条数是4-5条,裂缝长度约120m。
赵国柱
关键词:压裂水平井产能低渗透
变形介质油藏油井产能预测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对于变形介质油藏油井产能预测问题,传统的研究方法均假设地层岩石的变形系数为常数,这导致了目前的变形介质油藏产能预测模型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油井产能的变化趋势,尤其在生产压差较大的情况下,误差较大。文中研究了变形系数与产能的关系,考虑了生产压差对变形系数的影响,从而改进了变形介质油藏油井产能预测模型。改进后的模型从理论上解释了变形介质油藏矿场系统试井中,油井流入动态曲线在井底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即向压力轴偏转,并出现最大产量点的现象,并对最大产量点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文中还提出了变形介质油藏油井井底最低合理流动压力,为油井确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更有效地分析及预测油井产能的变化。
陈胜男李恒张琪
关键词:变形介质油藏产能预测数学模型
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相对渗透率曲线被引量:11
2011年
裂缝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研究对指导裂缝性油藏注水开发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应用某碳酸盐岩油藏天然岩心进行油水相对渗透率实验,对基质岩心进行造缝,对比了造缝前后的岩心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的差别:造缝后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下降(上升)较快,残余油饱和度较大,且残余油饱和度下水相相对渗透率高,油水共渗区变窄,最终驱替效率变小;对同一块天然裂缝性岩心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力敏感特征进行了研究:随着围压增大,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束缚水饱和度变大,残余油饱和度变化程度较小,等渗点下降,驱替效率变小。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使用围压较大条件下的相对渗透率计算,含水率较低,在相同开发期限内阶段采出程度降低。
廉培庆程林松刘丽芳
关键词:裂缝性油藏相对渗透率曲线围压采出程度
低渗透各向异性地层合理井排距比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以长庆油田某区块为例 ,从低渗透油藏流体地下渗流机理出发 ,根据低渗透油田开发地质特征 ,建立了 10 2个不同的地质模型。通过 10 2种方案的设计 ,在相应的地质模型基础上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 ,对合理井排距比进行了研究 ,得到确定低渗透油藏合理井排距比理论图版 ,利用图版可以确定对低渗透油田不同各向异性程度下合理井排距比 ,低渗透油藏的经济有效地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李忠兴韩洪宝程林松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各向异性数值模拟理论图版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气藏水平井产能计算被引量:35
2008年
低渗透气藏的开发在石油工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水平井因其特有的增产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开发低渗透气藏。水平井的成本投入较高,准确预测其产能可为水平井的钻井和采油工程方案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低渗气藏水平井的产能预测大多忽略了低渗气藏的启动压力梯度效应,使预测产能与投产后的实际产能相差很大。在Joshi水平井渗流理论基础上,以上下边界封闭的低渗透气田为例,推导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气藏水平井的产能计算公式,引入无因次参数s表征启动压力梯度引起的产能损失程度。矿场资料验证了产能公式的计算精度,并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对气井产能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随着启动压力梯度的增加,其损失的气量呈线性增加。这为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气藏提供了理论支持。
高海红程林松冯儒勇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水平井非达西流
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被引量:72
2010年
通过物理模拟研究了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与裂缝产能之间的关系、裂缝产能分布规律以及裂缝数量与水平井产能的关系。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压裂水平井开发特低渗透油藏技术,对压裂水平井的水平段长度、裂缝数量、裂缝间距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表明,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的水平段长度越短,阶段采出程度越高,含水率上升越慢,即水平段长度不宜过长;建立了固定裂缝间距和井排距时不同裂缝数量压裂水平井相对累产油和相对采出程度对比图版。重新认识了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渗流机理。
曾保全程林松李春兰袁帅
关键词:压裂水平井特低渗透油藏水平段长度数值模拟
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理论及其应用被引量:113
2007年
低渗透油藏最显著的特征是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现象,这使其在开发过程中渗流阻力增大、单井产量降低,递减速度加快,稳产难度加大,并降低最终采收率。对低渗储层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定量描述了两者的非线性变化规律,分析了介质变形对储层物性参数的影响。通过室内实验、渗流理论、数值模拟以及矿场试验研究,建立了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提出了在超前注水期运用保持合理地层压力水平、注水压力、注水强度和注水时机的开发技术,在长庆等低渗透油田现场应用后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提高单井产量15%~20%。
王道富李忠兴赵继勇何永宏郝斐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介质变形非线性渗流超前注水注水参数
水平井井筒和气藏耦合的非稳态模型被引量:14
2009年
应用Green函数和Neumann积原理,建立了盒式气藏水平井非稳态产能计算的无限导流模型和有限导流模型,并提出了求解此模型的方法。模型考虑了井筒压降、加速度和径向流入的影响,并可以应用于各向异性气藏。通过与Eclipse结果比较,验证了本模型的合理性。实例计算表明:早期非稳态流动阶段井筒压降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井筒内的压力损失将会使水平井的产量降低和井筒内的压力分布不均匀;受井筒压降的影响,非稳态时的井筒流量分布比拟稳态时更不均衡。
李松泉廉培庆李秀生
关键词:水平井井筒气藏非稳态
气藏压裂水平井非稳态流动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应用Green函数和Newman积原理,建立了压裂水平井与气藏耦合的非稳态流动模型,并给出求解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可应用多种约束条件,考虑了井筒压降和加速度的影响,并适用于各向异性气藏。实例计算表明:水平井在早期非稳态阶段的流量比拟稳态阶段大得多。早期非稳态流动阶段,各条裂缝之间未发生干扰,流量的大小与裂缝条数成正比例关系。受摩阻和加速度压降的影响,跟端裂缝的产量明显大于其他位置裂缝的产量,越靠近指端,裂缝的流量越小。
廉培庆程林松何理鹏李芳
关键词:水平井非稳态气藏压降裂缝
各向异性低渗储层渗流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各向异性、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现象是低渗油藏最显著的特征。建立了同时考虑以上三因素的低速非达西渗流数学模型,考虑方程强烈的非线性,用近似的解法求出稳定渗流以及不稳定渗流方程的解;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得到了定产量、变产量和定流压生产时动边界的运动规律、地层压力分布特征以及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向异性地层激动区边界以椭圆形式向外拓展,改变了井网合理井排距;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使油井产能降低,边界移动速度变慢,单井控制面积减小,增大了油藏的开采难度。
史成恩郝斐赵继勇李亮屈雪峰
关键词:低渗透各向异性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