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4048)

作品数:15 被引量:56H指数:6
相关作者:朱伯铨李享成王堂玺王峰裕徐平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耐火
  • 5篇耐火材料
  • 4篇捣打料
  • 3篇电磁
  • 3篇电磁场
  • 3篇石英
  • 3篇中频炉
  • 3篇物理性能
  • 3篇抗氧化
  • 3篇磁场
  • 2篇氧化镁
  • 2篇石英质
  • 2篇微粉
  • 2篇晶粒
  • 2篇晶粒度
  • 2篇加入量
  • 2篇浇注料
  • 2篇刚玉
  • 2篇Α-AL2O...
  • 2篇AL

机构

  • 16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6篇李享成
  • 16篇朱伯铨
  • 3篇王堂玺
  • 3篇徐平
  • 3篇王峰裕
  • 2篇姚凯伦
  • 2篇陆培祥
  • 2篇姜晓
  • 2篇杨光
  • 1篇张品为
  • 1篇李亚雄
  • 1篇赵章
  • 1篇周芬
  • 1篇刘胤
  • 1篇刘晓红
  • 1篇樊鑫鑫
  • 1篇潘剑波
  • 1篇李明威
  • 1篇杨敏志
  • 1篇张明杰

传媒

  • 4篇耐火材料
  • 3篇硅酸盐通报
  • 3篇硅酸盐学报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兵器材料科学...
  • 1篇磁性材料及器...

年份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墨含量对Al_2O_3-C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Al2O3-C材料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广泛应用于连铸功能性耐火材料。为满足洁净钢技术的发展要求,本文研究了石墨含量对Al2O3-C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以不同粒度的电熔白刚玉为主要原料,加入SiC微粉和金属Al抗氧化剂,以酚醛树酯为结合剂,研究了石墨含量对不同温度下Al2O3-C材料物理性能及抗渣侵蚀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碳含量的降低,材料的显气孔率下降,体积密度增大,冷态和高温强度增加。不同碳含量的Al2O3-C材料都显示出良好的抗渣侵蚀性能。
李享成潘剑波朱伯铨
关键词:AL2O3-C低碳耐火材料物理性能
低Cr_2O_3含量Al_2O_3-MgO浇注料物理性能及物相变化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本文研究了低Cr2O3含量Al2O3-MgO浇注料的物理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浇注料的物相变化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镁铝尖晶石含量可控制浇注料的显气孔率、体积密度、线变化率及强度。高温下Cr2O3消失是因为其固溶于新生成的MgAl2O4相中,固溶的存在提高了浇注料的物理性能。采用硅微粉结合时,高温下会产生一定的镁橄榄石相。
李享成刘恩云李明威刘胤张明杰肖小华朱伯铨
关键词:物理性能物相变化
电磁场作用下高铁渣对MgO-C耐火材料的侵蚀被引量:3
2012年
电磁场会促使熔渣中的铁、锰离子与MgO-C耐火材料反应形成锰掺杂镁铁尖晶石相,为进一步研究锰掺杂镁铁尖晶石的生成形貌及特征,采用Fe2O3质量分数为53.62%、CaO与SiO2质量比为0.8的高铁渣,分别在有、无电磁场环境下,对碳质量分数为14%的MgO-C耐火材料进行渣蚀试验。结果表明:感应炉存在电磁场,使熔渣中部分Fe2+/Fe3+与镁砂中Mg2+发生置换形成镁铁尖晶石,其含有少量Mn2+离子;镁铁尖晶石中铁含量从渣蚀层到渗透层急剧降低,锰含量几乎维持不变;侵蚀后试样渗透层较明显。电阻炉无电磁场,则侵蚀后试样没有形成镁铁尖晶石,熔渣中Si、Ca渗透到方镁石晶格中,形成钙镁榄橄石低熔相,将镁砂溶解到熔渣中;渣蚀层有明显的MgAl2O4生成。
李享成徐平朱伯铨
关键词:MGO-C耐火材料电磁场镁铁尖晶石锰掺杂
B4C/石墨复合粉体的合成及抗氧化性能被引量:7
2010年
用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硼酸合成B4C/石墨复合粉体。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复合粉体的显微结构。研究发现:硼酸与PVA形成凝胶,在700℃煅烧2h后生成中间产物B-O-C。中间产物在埋碳气氛下煅烧,只生成石墨而没有B4C;在Ar气氛中于1300℃煅烧5h,能够形成B4C和石墨。加入碳黑有助于合成B4C。合成的B4C颗粒尺寸在1μm以下,石墨的粒度为2~3μm,B4C依附于石墨表面生长。将B4C/石墨复合粉体作为碳源加入Al2O3材料中,在空气中于1200℃煅烧2h后作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层厚度为4.09mm,原始层面积保持在60%以上,显示出抗氧化性能。
李享成周芬朱伯铨
关键词:抗氧化性
(Bi_(0.8)La_(0.2)FeO_3)_(0.8)-(NiFe_2O_4)_(0.2)材料的合成及薄膜多铁性能
2010年
研究了Bi0.8La0.2FeO3单相陶瓷的合成,并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SrTiO3(100)(STO)基底上,以La0.7Sr0.3MnO3(LSMO)为缓冲层,制备了(Bi0.8La0.2FeO3)0.8-(NiFe2O4)0.2(BLFO-NFO)多铁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确定了BLFO-NFO多铁薄膜的显微结构,通过标准铁电测试系统(RT-66A)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别测试了BLFO-NFO多铁薄膜的铁电性能和铁磁性能。研究发现:BLFO-NFO多铁薄膜沿(100)方向外延生长,晶粒为70nm,它具有明显的电滞回线和磁滞回线。
李享成陆培祥杨光姚凯伦朱伯铨
关键词:脉冲激光沉积
TiO_2含量对Al_2O_3-C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碳复合耐火材料是现今耐火材料的发展方向之一,因为引入石墨,使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抗渣侵蚀性能,但碳本身在高温下易被氧化,这一特点限制了其使用寿命的进一步提高。以不同粒度的刚玉和石墨为骨料,以金属Si粉、Al粉和SiC微粉为抗氧化剂,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研究不同含量的TiO2对Al2O3-C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Al2O3-C质耐火材料的耐压强度提高,其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的变化不大;一定含量的TiO2有助于提高Al2O3-C质耐火材料的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能。
李享成杨敏志彭意李梅珍樊鑫鑫刘晓红朱伯铨
关键词:TIO2抗氧化
α-Al_2O_3含量对刚玉-莫来石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以电熔莫来石、板状刚玉为骨料,加入不同量α-Al2O3细粉,在1600℃保温3 h烧成。检测了试样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抗折强度、抗热震性,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EDAX分析了试样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试样在经过1600℃烧成后,随着α-Al2O3微粉含量的提高,试样体积密度和高温抗折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耐压强度逐渐降低;α-Al2O3微粉含量为8%的刚玉-莫来石材料,经1600℃烧成后α-Al2O3颗粒长大,分布均匀,结合紧密,形成连续的交错网络骨架结构,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
李享成朱伯铨王堂玺王峰裕
关键词:刚玉-莫来石Α-AL2O3微粉物理性能显微结构
石英晶粒度对石英捣打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研究了平均晶粒度分别为147、166和550μm的3种石英对石英捣打料加热永久线变化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晶粒度的石英,其晶型转变温度也不尽相同,主要原因在于石英的结晶度不同,其热效应出现差异。石英捣打料在1 100℃热处理后失去自由水和结晶水而导致收缩;1 600℃烧后,由于存在鳞石英向方石英的相转变,有显著的体积膨胀,且随着晶粒增大,体积膨胀减小,强度显著提高。
李享成朱伯铨王峰裕
关键词:中频炉石英晶粒度捣打料
复合抗氧化剂加入量对Al_2O_3-SiC-C浇注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以电熔棕刚玉为骨料,电熔棕刚玉粉、活性α-Al2O3微粉、黑碳化硅粉、球状沥青、SiO2微粉、纯铝酸钙水泥等为基质料,配以质量分数为2%、2.3%、2.6%、2.9%的复合抗氧化剂,搅拌均匀制备成Al2O3-SiC—C质浇注料。外加5%(埘)的水搅拌3~5min后,检测浇注料的流动性;经振动成型、养护、脱模、干燥后,于1500℃空气气氛中热处理3h,测定热处理后试样的质量损失率、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常温耐压强度、常温抗折强度和抗热震性。结果表明:随着复合抗氧化剂加入量(W)从2%增加到2.9%,浇注料的流动性变化不大并且保持较高的水平,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和常温强度变化不大,质量损失率从1.14%减小到0.35%,氧化层厚度逐渐减小;复合抗氧化剂加入量为2.9%(W)的试样热震后耐压强度仍保持在70MPa左右,具有较好的抗热震性。
李亚雄李享成朱伯铨
关键词:抗氧化剂铁沟料AL2O3-SIC-C浇注料抗热震性
Bi_(0.8)La_(0.2)FeO_3/La_(0.7)Sr_(0.3)MnO_3/SrTiO_3纳米晶多铁薄膜的制备
2009年
以SrTiO3(STO)为基片,以La0.7Sr0.3MnO3(LSMO)为缓冲层,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了Bi0.8La0.2FeO3(BLFO)/LSMO/STO多铁薄膜。通过生长条件控制,得到单相的BLFO薄膜,且沿(100)面生长,晶粒尺寸为40nm,厚度为223nm。BLFO/LSMO/STO纳米晶薄膜的最大电极化为25μC/cm2,饱和磁化强度为30kA/m,具有多铁性能。
李享成陆培祥杨光姚凯伦朱伯铨
关键词:LSMO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