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NY2007)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2
相关作者:何光中刘镜杨红文孔德顺张晓可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贵州省畜禽健康养殖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奶牛
  • 2篇奶牛繁殖
  • 2篇奶牛小区
  • 2篇繁殖
  • 2篇繁殖性
  • 2篇繁殖性能
  • 1篇定时输精
  • 1篇养殖
  • 1篇肉牛
  • 1篇肉牛产业
  • 1篇山区肉牛
  • 1篇输精
  • 1篇同期发情
  • 1篇牛产业
  • 1篇氯前列烯醇
  • 1篇模化
  • 1篇规模化
  • 1篇规模化养殖
  • 1篇规模养殖
  • 1篇发情

机构

  • 4篇贵州省畜牧兽...

作者

  • 4篇刘镜
  • 4篇何光中
  • 2篇孔德顺
  • 2篇杨红文
  • 1篇张晓可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奶牛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贵阳市奶牛小区奶牛繁殖性能调查
2011年
本文就贵阳市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某奶牛小区的繁殖性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奶牛养殖小区2007—2009年的平均年受胎率为83.0%,产犊间隔时间为(427.00±3.36)d,产后子宫复旧时间为(39.94±1.72)d;产后瘫痪、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及死胎的发病率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乳房炎和肢蹄病的发病率却呈上升的趋势,且该奶牛养殖小区的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及肢蹄病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该小区的经济效益。
刘镜何光中孔德顺何金平
关键词:奶牛小区繁殖性能
贵阳市奶牛小区奶牛繁殖性能调查
2011年
本文就贵阳市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某奶牛小区奶牛的繁殖性能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奶牛养殖小区2007~2009年的平均年受胎率为83.0%,产犊间隔时间为427.00±3.36d,产后子宫复旧时间为39.94±1.72d;产后瘫痪、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及死胎的发病率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乳房炎和肢蹄病的发病率却呈上升的趋势。该奶牛养殖小区的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及肢蹄病的发病率仍较高,严重影响了该小区的经济效益。
刘镜何光中孔德顺何金平
关键词:奶牛小区繁殖性能
贵州山区肉牛规模化养殖发展思路探讨被引量:16
2012年
通过对贵州省山区肉牛产业资源特点及现状、制约贵州肉牛规模化养殖的因素进行调研分析,立足贵州省情,探讨如何优化配置肉牛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从加大政策扶持肉牛持续健康发展、加强肉牛遗传改良体系建设、优化肉牛产业资源配置、建立健全肉牛养殖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养殖技术培训等方面提出了贵州山区肉牛规模化养殖的策略建议。
刘镜何光中杨红文焦仁刚
关键词:肉牛产业规模养殖
利用氯前列烯醇诱导奶牛同期发情及定时输精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奶牛同情发情及定时输精配种的实用技术,以达到缩短产犊间隔,提高受胎率和牛群的繁殖力。[方法]采用不同给药方式对奶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比较研究了定时输精技术对受胎率的影响。[结果]①采用注射2次氯前列烯醇的试验Ⅱ组、试验Ⅴ组的同期发情率极显著高于采用注射1次氯前列烯醇的试验Ⅰ(P<0.01)、Ⅳ组(P<0.01);②采用子宫颈内注入氯前列烯醇的效果较好,试验Ⅵ组(子宫颈内注入2次)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均高于试验Ⅱ组(肌肉注射2次)(P>0.05),试验Ⅳ组(子宫颈内注入1次)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也高于试验Ⅰ组(肌肉注射1次)(P>0.05);③采用定时输精方法的试验Ⅲ组、试验Ⅵ组的受胎率分别显著高于试验Ⅱ(P<0.05)、Ⅴ组的受胎率(P<0.05),试验Ⅲ和Ⅵ组的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和Ⅴ组的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定时输精技术不仅可以省去观察发情,还可以减少因发情鉴定不及时和隐性发情造成的漏配,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何光中刘镜杨红文何金平王正良张晓可
关键词:同期发情定时输精奶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