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604015)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蔡志岗张灵志梁兆熙周建英徐则达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篇光致
  • 5篇光致异构
  • 3篇偶氮
  • 3篇偶氮苯
  • 3篇微结构
  • 2篇偶氮苯聚合物
  • 2篇晶体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生色团
  • 1篇数学模型
  • 1篇双折射
  • 1篇偶氮苯生色团
  • 1篇物理学
  • 1篇谐振
  • 1篇晶体结构
  • 1篇激光
  • 1篇激光束
  • 1篇计算机
  • 1篇计算机模拟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7篇张灵志
  • 7篇蔡志岗
  • 5篇梁兆熙
  • 4篇周建英
  • 3篇徐则达
  • 2篇徐宇科
  • 2篇齐晓玲
  • 2篇佘卫龙
  • 1篇牛永平
  • 1篇蔡志刚
  • 1篇杨杰
  • 1篇陈用烈
  • 1篇刘焰发
  • 1篇尹全东
  • 1篇王坚
  • 1篇王福娟
  • 1篇陈振强
  • 1篇李真

传媒

  • 3篇中国激光
  • 2篇光学学报
  • 1篇感光科学与光...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光子学报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偶氮苯聚合物薄膜光致微结构的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利用光场梯度力理论,对前向四波混频光路制作偶氮苯聚合物薄膜表面微结构的结果进行解释,经过分析认为用这种方法制作亚微米微结构存在机理缺陷.采用“Step-by-Step”制作偶氮苯聚合物薄膜表面四方微结构,该方法将是制作二维亚微米微结构的有效手段,同时指出这种规则微结构光学各向异性特点有利于二维光子晶体完全带隙的形成.
李真蔡志岗陈振强张灵志梁兆熙周建英
关键词:光致异构光子晶体
偶氮苯聚合物的光致双折射数学模型的优化被引量:3
2002年
通过计算机模拟对含偶氮苯生色团的无定型共聚物的光致双折射进行研究,分析其光致双折射的写入、弛豫持性,对光致双折射的产生机制提出了一个新的数学模型。通过改变理论模型的参数,用穷举法求出具有不同参数的理论模型与实验数据之间误差的最小值,从而求出最理想数学模型的参数。
徐宇科蔡志岗张灵志齐晓玲梁兆熙
关键词:数学模型偶氮苯光致双折射光致异构计算机模拟
偶氮苯聚合物薄膜光致六角对称微结构被引量:2
2001年
利用前向简并四波混频光路 ,在偶氮苯聚合物薄膜表面制作出六角对称的晶体微结构。观察到多个相位共轭波 ,当三束入射光都处在 p偏振态时 ,在样品表面可得到一维光栅 ;当三束入射光中有一束在p偏振态 ,另两束在s偏振态时 ,在样品表面上得到的是六角对称微结构。这一结果表明 ,光场强度周期性变化及光场偏振态对晶格微结构的形成非常重要。
李真徐则达梁丽珍蔡志刚周建英张灵志梁兆熙
关键词:光致异构光栅晶体结构
一种新颖的制作规则微结构方法被引量:7
2001年
在偶氮苯聚合物薄膜表面成功地制作出光致六角对称微结构和光致长方微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根据简单理论已经可以控制这种光致规则微结构的几何对称性 ,并且指出微结构的晶格常数同样可以控制。这种制作规则微结构的方法设备简单 ,操作快捷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李真徐则达梁丽珍蔡志岗周建英张灵志梁兆熙
关键词:光致异构光学格子表面物理学
有机聚合物薄膜中的横向效应与准晶结构被引量:1
2000年
报道了偶氮苯聚合物薄膜中的斑图形成 ,横向效应及准晶结构 .用简并四波混频实验手段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观察发现有机薄膜中有许多小岛形成的斑图并形成准晶结构 .实验证明通过写入光偏振态的适当组合可以控制有机薄膜中斑图结构 .为有机薄膜的纳米结构技术开创了一条新路 .
徐则达蔡志岗张灵志刘焰发杨杰佘卫龙周建英
新型有机/无机聚合物网络的合成与二阶非线性光学被引量:5
2002年
合成了含双官能团的生色团 4′ (N ,N 二羟乙基 )氨基 4 硝基偶氮苯(DR1 9) ,采用溶胶 凝胶方法 ,通过“两端”交联设计合成了光学性能良好的二阶非线性新型有机 /无机复合聚合物网络 .经过极化交联后 ,其在室温和较高温度下均具有良好的二次谐波产生 (SHG)稳定性 ,表明该交联聚合体系能形成致密的硅 氧网络 。
王坚张灵志陈用烈梁兆熙蔡志岗
关键词:二阶非线性光学溶胶-凝胶偶氮苯生色团
在聚合物表面刻写方格子的新方法及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为了提高制作偶氮苯微结构的实验技术 ,在偶氮苯聚合物的光致异构和光致取向特性的基础上 ,利用两激光束的新实验方案 ,运用比较简便的分步制作的方法 ,成功的在偶氮苯功能化聚合物薄膜表面“刻写”出二维的正方格子结构。提出了一个新的光异构取向场理论 :在两束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光照射下 ,偶氮苯聚合物表面光栅的形成是光异构取向场的干涉的结果 ,并对实验现象进行了解释。用计算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模拟 ,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计算机模拟将会更加有利于偶氮苯聚合物微结构的设计和制作。
徐宇科蔡志岗齐晓玲王福娟张灵志牛永平梁兆熙
关键词:偶氮苯聚合物光致异构微结构激光束
双谐振参量振荡阈值条件的一般理论被引量:3
2000年
在信号光和闲置光吸收系数不同的情况下对双谐振参量振荡阈值条件进行了分析。导出了阈值条件的一般表达式,并进行了讨论。在信号光和闲置光吸收系数相同的情况下,所得结果就退化为以前的理论结果。此阈值条件具有普遍意义。
尹全东蔡志岗佘卫龙
关键词:谐振
PHOTOINDUCED BIREFRINGENCE AND NUMERICAL SOLUTION OF A NEW DYNAMIC MODEL IN AN AMORPHOUS COPOLYMER CONTAINING AZOBENZENE GROUPS被引量:4
2001年
Photoinduced birefringence is investigated in a new amorphous copolymer containing azobenzene groups. The levels of birefringence signal are found to depend on the polarization angle between the pump beam and the probe beam, and on the ellipticity of the pump beam. Both the growth and decay processes of the birefringence signal can be described by known biexponential equations. The rate constants and the amplitudes associated with the growth process of the photoinduced birefringence are observed to display a linear dependence with the pump beam intensity. A new dynamic model of the photoinduced birefringence is presente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ontributions of both the trans and cis isomers ofazobenzene groups and the local polymer segments. The numerical treatment of this model shows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in the whole writing-erasing processes of the photoinduced birefringence conducted in our polymer samples.
Valerica Ninulescu
关键词:PHOTOINDUCEDAZOBENZEN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