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回国人员启动基金(2010BB5032)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杨仕明邓安春孙建和黄德亮杨晓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回国人员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前庭
  • 2篇小鼠
  • 2篇内耳
  • 2篇内耳前庭
  • 2篇耳前
  • 2篇SMAD4
  • 1篇组织学
  • 1篇组织学变化
  • 1篇迷路
  • 1篇基因
  • 1篇基因敲除
  • 1篇基因敲除小鼠
  • 1篇发育
  • 1篇BMP4
  • 1篇C57BL/...
  • 1篇C57BL/...

机构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2篇黄德亮
  • 2篇孙建和
  • 2篇邓安春
  • 2篇杨仕明
  • 1篇杨晓

传媒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Smad4条件基因敲除小鼠内耳前庭的组织学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Smad4条件基因敲除小鼠内耳前庭的组织学变化,探讨Smad4基因在内耳前庭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冰冻切片、免疫荧光化学、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技术,观察软骨组织Smad4条件基因敲除小鼠内耳前庭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Smad4一/一小鼠内耳软骨囊Smad4免疫反应阴性,Smad4+/一小鼠阳性,Smad4+/+小鼠强阳性,而在前庭感觉上皮——壶腹嵴和囊斑里Smad4免疫反应均呈阳性,三个基因型间没有差别;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以及神经丝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三个基因型小鼠内耳前庭均未发现病变。结论Smad4条件基因敲除小鼠的内耳软骨囊里Smad4基因被有效剔除,但其对内耳前庭的组织结构和形态影响有限。
邓安春杨仕明黄德亮孙建和杨晓
关键词:小鼠基因敲除前庭迷路
BMP4/Smad4在C57BL/6小鼠内耳前庭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
2012年
目的探讨骨形态形成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和Smad4蛋白(drosophila 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protein 4)在C57BL/6小鼠内耳前庭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方法选择从胚胎第10天(E10)到胚胎第20天(E20)每天的孕鼠各两只(共22只),取E10~E17的胚胎头、E18~E20的胚胎内耳,通过冰冻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鼠胚胎内耳前庭发育过程中BMP4/Smad4的表达情况。结果 BMP4从E10开始,在间充质浓聚前就有表达;间充质一开始浓聚,BMP4在其中就有较丰富的表达;早期主要表达在前庭囊及前庭囊周围的间充质,在胚胎发育的后期,其在软骨囊及前庭上皮里有广泛阳性表达;Smad4在小鼠内耳前庭的表达情况与BMP4不一致,E10到E12的小鼠内耳Smad4表达阴性,E15时各个壶腹嵴、囊斑里才有较明显的Smad4表达,而内耳周围软骨囊到E16时才有明显的Smad4表达。结论 BMP4与小鼠内耳前庭形态形成及毛细胞分化发育、功能形成有关;Smad4与BMP4的表达时空特征不同,Smad4可能主要参与了小鼠内耳前庭发育后期的形态塑形和功能发育。
邓安春杨仕明黄德亮孙建和
关键词:小鼠前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