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60019)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4
相关作者:李军乔韦梅琴沈宁东李宁马国良更多>>
相关机构:青海大学青海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试管苗
  • 2篇芽诱导
  • 2篇种植密度
  • 2篇外植体
  • 2篇不同种植密度
  • 1篇淀粉
  • 1篇玄参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片
  • 1篇愈伤
  • 1篇愈伤组织
  • 1篇原生质
  • 1篇原生质体
  • 1篇原子
  • 1篇原子吸收
  • 1篇原子吸收法
  • 1篇源流
  • 1篇蒸腾
  • 1篇蒸腾速率

机构

  • 9篇青海大学
  • 7篇青海民族大学
  • 4篇青海民族学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李军乔
  • 9篇沈宁东
  • 9篇韦梅琴
  • 8篇李宁
  • 7篇马国良
  • 5篇汤青川
  • 2篇包锦渊
  • 1篇韦浩民
  • 1篇温馨
  • 1篇白世俊
  • 1篇富贵
  • 1篇刘欣
  • 1篇张锦
  • 1篇姜毅
  • 1篇刘小龙

传媒

  • 4篇北方园艺
  • 3篇青海大学学报...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园艺文摘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蕨麻试管苗叶片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通过对蕨麻试管苗、大田苗叶片生理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叶片的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单峰曲线;试管苗叶片拥有较高的组织含水量及自由水含量,而束缚水含量较低;叶绿素含量与组成类似于荫生植物,叶绿素b的含量高于叶绿素a的含量,且二者的比值较大。综合这些指标说明,这是植物对不同环境适应的结果。
韦浩民韦梅琴刘小龙沈宁东李军乔李宁汤青川马国良
关键词:试管苗蒸腾速率叶绿素束缚水
不同种植密度对蕨麻块根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研究了蕨麻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对其地下块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蕨麻地下块根的形成膨大影响较大,高密度处理下对蕨麻单株块根的数量、块根重量及块根直径(即膨大率)均显著小于低密度处理。
马国良沈宁东李军乔李宁汤青川韦梅琴
关键词:种植密度块根
藏药蕨麻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测定被引量:2
2012年
应用正交试验详细考察并提出蕨麻淀粉分散的最佳条件,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青海人工种植蕨麻和野生蕨麻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结果显示,人工种植蕨麻与野生蕨麻2种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直链淀粉占淀粉总量的37.00%~42.00%。结果表明,人工栽培蕨麻2种淀粉的含量与野生蕨麻相比没有变化;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包锦渊李军乔韦梅琴李宁沈宁东
关键词: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不同海拔蕨麻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2010年
对不同海拔蕨麻茎尖培养芽的形成和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的蕨麻最适宜芽分化的生长调节剂配比情况为:生长于较低海拔的是NAA 0.5 mg/L+BA 1.0 mg/L;居中的是NAA 0.5 mg/L+KT 1.0 mg/L;较高海拔的是NAA 0.5 mg/L+BA 0.5 mg/L。从芽的长势看,3种海拔蕨麻芽的的生长均较旺盛,无显著差异。
韦梅琴沈宁东马国良李宁李军乔
关键词:外植体芽诱导
蕨麻生长过程中源和库的形成及相互关系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解蕨麻生长过程中源和库的形成及相互关系,进一步为蕨麻产量的形成和提高提供理论依据,从试验田随机选10株蕨麻,出苗后每15d观测研究源器官的建成;待块根开始膨大后,每15d调查5株蕨麻库器官形成指标,并设计了4个处理采用切断匍匐茎的方法了解同化物的运输情况。结果表明:蕨麻的源器官包括基株叶片和一级、二级匍匐茎及其分株,在源器官的增长中,一级匍匐茎及分株的重量和所占的比重高于66%,是最主要的源器官。蕨麻的库器官是块根,一级匍匐茎各分株形成的块根占块根总数的81.0%,其块根的重量占总重量的85.7%,块根的膨大率也是最高为43.3%;块根一般产生于紧靠基株的第2—3个分株下以及匍匐茎顶端的倒数第1—3个分株下,而位于匍匐茎中部的几个分株通常根不膨大。在二级匍匐茎上,块根一般产生在第1—3个分株下,中部和顶端的分株均不形成块根。说明蕨麻同化物在向库器官运输时,具有就近运输和优先供应生长中心的规律。蕨麻基株是主要的能源提供者,而一级匍匐茎运输能力最强。
张锦沈宁东韦梅琴李军乔
关键词:匍匐茎
蕨麻试管苗与土培苗叶表特征比较
2010年
用透明胶法对蕨麻试管苗与土培苗叶表特征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表明:土培苗与试管苗的表皮毛,均属单细胞、直的不分支的毛;表皮细胞形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均呈多边形,垂周壁平直、弓形,下表皮细胞不规则,垂周壁深波状;从气孔形态来看,试管苗气孔呈近圆形,土培苗气孔呈椭圆形,且试管苗气孔大小和开度都明显大于土培苗。同一叶片其下表皮气孔密度大于上表皮,试管苗与土培苗两者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差异不显著。
韦梅琴李军乔沈宁东姜毅李宁马国良
关键词:试管苗叶片气孔
蕨麻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试验研究了蕨麻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芽的形成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以茎尖为外植体,芽诱导率最高平均可达75.3%,块根为56.5%,匍匐茎段为11.1%,叶片为0%。以NAA0.5 mg/L+BA 1.0 mg/L对茎尖诱导成芽的效果最好,而以NAA 0.5 mg/L+KT 0.5 mg/L对块根诱导成芽的效果最优。
沈宁东韦梅琴马国良李宁汤青川李军乔
关键词:外植体离体培养芽诱导
蕨麻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被引量:8
2017年
以青海‘蕨麻4号’诱导培养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实验,研究酶类组合、酶解时间、甘露醇浓度及离心速度等主要因素对蕨麻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建立高效、稳定的蕨麻原生质体分离体系,为进一步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工程等方法对蕨麻进行品种改良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蕨麻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顺序为:酶类组合>酶解时间>甘露醇浓度>离心速度;青海‘蕨麻4号’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的最适酶解条件为:2.0%纤维素酶+0.75%果胶酶,40r/min振荡酶解10h,甘露醇浓度为0.5mol/L,离心转速为1 000r/min时原生质体的产量达最大(8.96×10~5 cells/g),活力为92.77%。
刘欣张金铭张昭白世俊白世俊李军乔
关键词:正交实验设计原生质体纯化
小花玄参中微量金属元素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干式灰化法分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小花玄参不同部位中微量金属元素含量.小花玄参不同部位均含有钙、铁、锰、镁、铜和锌等微量金属元素,其中钙、铁、锰的含量较高,锌、镁的含量较低;6种微量金属元素在块根中含量均高于茎叶;加标回收率在95.3%~104.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具有较高的精密度与准确度.为小花玄参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包锦渊卢群林温馨李军乔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法微量金属元素
不同种植密度对蕨麻地上部分生长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观测研究了蕨麻不同种植密度对其生长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蕨麻的地上部分生长特性影响较大,高密度处理下蕨麻匍匐茎发生时间较早,其基株的复叶数、复叶长度,匍匐茎数量、长度及匍匐茎上子株数均显著大于低密度处理下的蕨麻。
马国良沈宁东汤青川李宁韦梅琴李军乔
关键词:种植密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