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3-20)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马淑梅金娜邵红涛谢晶施晓璐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疫霉
  • 10篇大豆疫霉
  • 6篇大豆
  • 5篇基因
  • 4篇病菌
  • 3篇疫霉病
  • 3篇致病机理
  • 3篇孢子
  • 3篇霉病
  • 3篇抗性
  • 2篇蛋白
  • 2篇疫霉病菌
  • 2篇疫霉根腐病
  • 2篇疫霉菌
  • 2篇游动孢子
  • 2篇抗病
  • 2篇抗病基因
  • 2篇基因沉默
  • 2篇根腐
  • 2篇根腐病

机构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黑龙江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王源超
  • 4篇马淑梅
  • 4篇赵伟
  • 4篇郑小波
  • 4篇窦道龙
  • 4篇王永林
  • 2篇张正光
  • 2篇邵红涛
  • 2篇董莎萌
  • 2篇金娜
  • 1篇李灿辉
  • 1篇马振川
  • 1篇文景芝
  • 1篇盛玉婷
  • 1篇国立耘
  • 1篇郝大海
  • 1篇朱小琼
  • 1篇杨新宇
  • 1篇韩淼
  • 1篇韩新华

传媒

  • 6篇中国植物病理...
  • 3篇大豆科学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龙江大豆栽培品种和新品系对疫霉病抗性评价及抗病基因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本研究旨在筛选黑龙江地区的大豆疫霉病抗病品种和品系,并分析主要栽培品种所含有的抗病基因,为病害的防治和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在大豆苗期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方法对126个栽培大豆品种和135份大豆品系进行接种,鉴定其对黑龙江大豆主要疫霉病菌株(8个)的抗性。有72个品种抗4个以上菌株,占鉴定品种的57.1%,其中有2个品种抗菌株数最多(7个),占抗性品种总数的2.8%。84份品系抗4个以上菌株,占鉴定品系的62.2%,其中有4个品系抗菌株数最多(7个),占抗性品系总数的4.7%。对品种的基因分析表明,有30个大豆品种含有抗病基因,其中有10个品种分别含有Rps1k、Rps3a、Rps1c 3个主要基因。明确了黑龙江地区的126个大豆栽培品种和135份大豆品系对大豆疫霉主要菌株的抗病性,得出有30个大豆品种含有抗病基因,其中有10个品种分别含有Rps1k、Rps3a、Rps1c 3个主要基因。
马淑梅邵红涛韩新华
关键词:大豆疫霉病菌抗性评价抗病基因
大豆疫霉G蛋白偶联受体GPR11的功能研究
本文对豆疫霉基因组中的G蛋白偶联受体进行了详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用基因沉默方法将其沉默。野生型和突变体在菌丝形态和生长速率、孢子囊产量和大小以及有性生殖方面都没有明显的差异。然而,突变体游动孢子释放效率下降,有50%的孢...
王永林王晓莉赵伟张正光窦道龙王源超
关键词:大豆疫霉G蛋白偶联受体生物信息致病机理基因功能
PsSAK1在大豆疫霉游动孢子发育及侵染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本文采用mRNA-SEQ技术并结合生物信息分析方法找到了一个在大豆疫霉游动孢子及休止孢阶段特异表达的促有丝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编码基因PsSAKI。同源序列分析表明,PsSAKI与芽殖酵母的Hogl,稻瘟菌Osml,裂殖...
李爱宁王永林盛玉婷窦道龙郑小波王源超
关键词:大豆疫霉游动孢子致病机理蛋白激酶
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研究概述
2010年
晚疫病是严重危害全球马铃薯生产、且具有毁灭性的一种卵菌病害。该文在简要介绍马铃薯晚疫病菌起源、分类地位和生活史的基础上,着重概述了晚疫病菌卵孢子形成的可能机制、交配型遗传规律及检测方法的主要进展。
王春笛杨素祥郝大海李灿辉
关键词:晚疫病菌交配型卵孢子马铃薯
DsRNA介导的大豆疫霉瞬时基因沉默体系的建立
本文选用了大豆疫霉的一个无毒基因Avr3a和细胞周期调控子CDC14作为研究对象,将外源合成的特定dsRNA转化到PEG/CaC12介导的原生质体中来诱导特定基因的沉默并建立了大豆疫霉的瞬时转化体系。dsRNA介导的瞬时...
王永林王晓莉赵伟张正光窦道龙王源超
关键词:大豆疫霉基因沉默功能分析
大豆疫霉病菌对四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被引量:3
2010年
2008年从黑龙江省15个大豆产地土壤中分离获得21份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菌株,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1份Phytophthora sojae菌株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甲霜霜霉、甲霜锰锌、霜脲锰锌和三乙膦酸铝对21个菌株的EC50值分别分布在0.442~4.833、1.005~6.691、2.928~21.651和61.394~262.384μg.mL-1之间,均值分别为1.242±0.584、3.141±0.814、11.433±2.460和146.289±27.034μg.mL-1,大豆疫霉病菌对甲霜霜霉、甲霜锰锌、霜脲锰锌和三乙膦酸铝的敏感性高;甲霜霜霉、甲霜锰锌、霜脲锰锌和三乙膦酸铝分别对组成连续单峰频次分布的敏感性菌株的EC50均值为0.966、3.141、11.343和146.289μg.mL-1,可分别作为大豆疫霉病菌对甲霜霜霉、甲霜锰锌、霜脲锰锌和三乙膦酸铝的敏感性基线。因此黑龙江省大豆疫霉菌对甲霜霜霉、甲霜锰锌、霜脲锰锌和三乙膦酸铝敏感,未产生抗药性。
金娜杨成武马淑梅
关键词:大豆疫霉菌杀菌剂敏感性
黑龙江东部地区大豆疫霉病致病型及毒力分布被引量:6
2009年
2007~2008年从黑龙江东部地区佳木斯、绥滨、富锦、桦川、桦南、双鸭山、抚远、密山、依兰、汤源、集贤、宝清等采集的典型病症大豆疫霉病株上分离53份菌株,用国际上通用的一套鉴别寄主(分别携带Rps1a,Rps1b,Rps1c,Rps1d,Rps1k,Rps3a,Rps6,Rps7基因),鉴定出1、13、17和三个致病型;其病原菌可以划分为四个毒性类型并初步明确了其毒力分布情况。
马淑梅
关键词:大豆疫霉病致病型
致病疫霉对甲霜灵、霜脲氰、烯酰吗啉及银法利的敏感性测定
致病疫霉在马铃薯和番茄上引起的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该病害在中国的马铃薯主产区都有发生。由于目前广泛种植的商品性状好的品种都是感病品种,在马铃薯晚疫病的
韩淼朱小琼国立耘
关键词:致病疫霉甲霜灵霜脲氰烯酰吗啉
外源合成dsRNA介导大豆疫霉PsCdc14基因沉默后对孢子囊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真核生物中,蛋白磷酸酶Cdc14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在导致马铃薯晚疫病的致病疫霉病原菌中,Cdc14对游动孢子囊的形成过程起关键性的调控作用.但其在导致大豆根腐病的大豆疫霉病原菌中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实时定量PCR分析大豆疫霉PsCdc14在不同的生活史和侵染阶段的转录水平发现,PsCdc14在游动孢子囊形成、游动孢子和休止孢3个阶段具有较高的转录水平,但是在菌丝和侵染阶段转录水平很低.由此推测,PsCdc14在疫霉无性繁殖阶段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进而影响病害的传播及蔓延.双链RNA(dsRNA)介导的转录后目的基因沉默是真核生物十分保守的一种调控机制.将体外合成dsRNA和聚乙二醇(PEG)介导的大豆疫霉原生质体转化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大豆疫霉dsRNA介导的瞬时基因沉默体系,并利用此体系对大豆疫霉中PsCdc14基因进行了功能分析.结果表明,体外合成的PsCdc14dsRNA转入大豆疫霉原生质体后,能够导致内源的基因转录水平显著下降,沉默转化子的游动孢子囊产量显著降低.本研究表明,利用dsRNA介导的瞬时基因沉默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分析大豆疫霉的基因功能,加深人们对大豆疫霉生长发育和致病机制的理解.
赵伟杨新宇董莎萌盛玉婷王源超郑小波
关键词:大豆疫霉游动孢子囊
黑龙江省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力类型分布及品种抗性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对2008~2009年从黑龙江北部、东部、中部、南部等大豆产区采集的典型大豆疫霉根腐病株和病土进行分离纯化,得到64个大豆疫霉菌株;用国际上通用的一套鉴别寄主进行毒力测定,将病原菌划分为10个毒力类型,在不同来源的发病样本范围内明确了不同菌株的毒力类型和分布。用下胚轴创伤接种方法鉴定了73个大豆品种对不同大豆疫霉根腐病菌菌株的抗性反应,结果有29个品种抗4个以上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株,占鉴定总数的39.7%;在被鉴定的新品系中抗性表现最好的是07-1-1,它对1、3、11、21、24分离物均表现为抗病。
马淑梅金娜邵红涛
关键词:大豆疫霉根腐病品种抗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