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0030708)
- 作品数:14 被引量:398H指数:10
- 相关作者:强胜魏守辉韦继光马波朱云枝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从无芒稗花粉活力评价其与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基因漂移的可能性被引量:10
- 2003年
- 为给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和稗草间的基因漂移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探寻了无芒稗(Echinochloacrusgalli var.mitis)花粉活力及其测定的最佳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测定了无芒稗开花盛期后离体和活体条件下不同时间的花粉活力。结果表明无芒稗开花盛期取样离体条件下花粉活力下降较快,3 h后花粉活力只有5.41%,活体条件下花粉活力下降较慢,3 h后仍有17.31%的花粉有活力。这说明无芒稗花粉在水稻开花时仍有部分保持活力,因而存在潜在的基因漂移可能性。同时用最佳培养基法测定了不同条件处理下(紫外灯照射,反复冻融,黑暗放置)无芒稗花粉活力,结果表明无芒稗花粉在不利环境条件下活力难以保持。
- 宋小玲强胜孙明珠
- 关键词:无芒稗花粉活力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
- 气象因子对南京市草坪夏秋季杂草发生的影响被引量:7
- 2005年
- 连续两年研究南京地区马蹄金(DichondrarepensForst.)和狗牙根(Cynodondactylon(L.)Pers.)草坪杂草的出苗规律,统计分析5种草坪夏秋季恶性杂草的出苗动态,即始发期、高峰期、终发期时间及其出苗期的土壤温度。气象资料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地表0cm的温度为杂草出苗的主导因子,地表蒸发率与杂草出苗率呈显著负相关;空气湿度、降水、日照时数等因子与杂草出苗率的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温度和地表蒸发率对杂草出苗的间接影响稍大于直接影响;地表温度及其蒸发率互作对杂草出苗产生的效应最大,其它因子之间的互作效应较小。
- 朱晶晶强胜
- 关键词:草坪杂草气象因子通径分析
- 不同作物轮作制度对土壤杂草种子库特征的影响被引量:85
- 2005年
- 为明确不同作物轮作制度对杂草种子库特征的影响,比较研究了玉米小麦(MW )、大豆小麦(SW)轮作和原水稻小麦(RW)轮作方式下杂草种子库的特征。结果表明,作物轮作显著影响杂草种子库的密度和种类组成,进行玉米小麦或大豆小麦轮作2年后,杂草种子库密度分别比稻麦轮作降低2 7 16 %、4 4 4 4 %。在原水稻 小麦轮作方式下,种子库中主要杂草为陌上菜、异型莎草、草、水苋菜、千金子等。玉米 小麦轮作使种子库中马唐、碎米莎草、飘拂草的相对优势度显著上升,鸭舌草、水苋菜、草的相对优势度显著下降。而在大豆 小麦轮作方式下,种子库中通泉草、马唐、鳢肠、飘拂草的相对优势度显著上升。玉米小麦轮作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大豆 小麦轮作和水稻 小麦轮作,玉米 小麦与大豆 小麦轮作种子库的物种组成相似性较高。作物轮作影响杂草种子库密度和种类组成的机制,可能在于通过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压。
- 魏守辉强胜马波韦继光
- 关键词:作物轮作杂草种子库物种多样性
- 土壤杂草种子库与杂草综合管理被引量:66
- 2005年
- 土壤杂草种子库是农田杂草发生危害的主要根源,种子库的动态变化规律对于杂草的综合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表明,杂草种子库的密度和组成变化很大,与田间杂草群落具有密切的联系。杂草种子库时刻处于输入和输出的动态变化之中。耕作方式影响杂草种子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从而间接影响种子库的密度和种类组成;作物轮作使杂草的生存环境趋于多样化,能够限制某些对单一种植系统有着良好适应性的杂草种类的生长,作物轮作对杂草种子库种类组成和丰富度的影响要大于耕作方式;杂草管理措施能够大大降低田间杂草的结实,从而减小杂草种子库的规模。随着人们对除草剂使用和环境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发展基于生态规律的杂草管理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作者提出了杂草种子库今后的一些新的研究发展方向。
- 魏守辉强胜马波韦继光
- 关键词:杂草种子库耕作制度作物轮作
- 江苏麦田杂草群落的数量分析被引量:22
- 2007年
- 用七级目测法调查江苏150个样点麦田草害情况,应用主成分分析对江苏省麦田杂草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决定江苏麦田杂草发生、分布和危害的主要因素是地带性气候+土壤性质因素。将150个样点划分为5个聚类群,即江南稻茬麦田、宁镇扬丘陵旱茬麦田、沿海旱茬麦田、徐淮旱茬麦田和沿江及苏北稻茬麦田聚类群,根据综合草害指数和发生频率明确了各聚类群相应的优势杂草,并就该地区麦田杂草发生的特点提出了治理的建议。
- 王开金强胜
- 关键词:生态因素主成分分析
- 真菌菌株QZ-2000对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致病力的影响因子被引量:24
- 2004年
- 通过盆栽试验 ,研究了马唐叶龄、温度、保湿期、保湿期光照时间、孢子接种浓度、喷液量及介质等因子对菌株QZ 2 0 0 0侵染马唐的影响。结果表明 ,三叶一心期以下的马唐幼苗对菌株QZ 2 0 0 0极为敏感 ;病害发生的最适温度范围是15~ 30℃ ;达到理想的致病效果至少需要 2 4h的露水期 ;接种菌液的孢子浓度在 1 0× 10 6mL-1以上 ;在保湿 2 4h的条件下 ,保湿期光照时间越短 ,病害发生越严重 ;油乳剂明显降低菌剂对湿度的需求 ,提高致病力 ;喷液量也显著影响致病效果。结果提示菌株QZ 2 0 0 0可有效控制马唐的危害 ,具有开发为生物除草剂的潜力。
- 朱云枝强胜
- 关键词:生物除草剂马唐致病力
- 马唐病原真菌的分离筛选及其致病力测定被引量:16
- 2004年
- 从马唐罹病植株上分离到 6种病原真菌 :中隔弯孢、新月弯孢、多节长蠕孢、灰梨孢、链格孢和粉红镰孢。其中新月弯孢和多节长蠕孢对玉米有致病作用 ,灰梨孢对水稻有轻微的致病作用 ;另3种病原真菌中 ,链格孢和粉红镰孢对马唐致病性弱 ,而中隔弯孢菌株对 4叶期以下的马唐有极强的致病作用 ,室内控制效果可达 1 0 0 % ,田间控制可达 75%以上。对中隔弯孢菌株QZ 2 0 0寄主范围测定表明 :该菌对水稻、玉米、大豆、棉花、小麦、向日葵、花生等作物及黑麦草、高羊茅和狗牙根等草坪草十分安全 。
- 朱云枝强胜
- 关键词:真菌除草剂马唐寄主范围
- 长期稻鸭共作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63
- 2006年
- 2000~2003年连续4年研究了稻鸭共作条件下田间杂草群落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长期稻鸭共作条件下,田间杂草密度逐年降低,下降趋势符合阻滞模型Y=k+a·e^bx,模型参数b反映了杂草种群的下降速率。在稻田6种主要杂草中,水虱草(Fimbristylis miliaceae)、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种群数量降低较快,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次之,稗(Echinochloa crusgalli)最慢。稻鸭共作使稻田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持续降低,群落均匀度提高,群落相似性与稻鸭共作前相比逐年降低。说明稻鸭共作改变了田间杂草的群落结构,有利于限制杂草的发生危害。随着稻鸭共作的连年进行,对田间杂草的控制效果逐渐上升,4年后达99%以上。稻鸭共作是稻田替代化学除草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物、生态控草措施,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 魏守辉强胜马波韦继光陈建卫吴建强谢桐洲沈晓昆
- 关键词:稻鸭共作种群动态物种多样性
- 种植制度对江苏省棉田杂草群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83
- 2003年
- 经连续 5年对江苏省主棉区水旱轮作及旱连作两种种植制度下的棉田杂草种群密度及草害优势度级数进行定田调查 ,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比较统计分析 ,研究了棉田杂草群落演替趋势及草害发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种植制度与江苏省棉田杂草群落的组成和草害发生程度紧密相关。在水旱轮作棉田中 ,随着棉花 (Gossypiumhirsutum)种植年数的增加 ,喜湿性杂草稗草 (Echinochloacrusgalli)等优势度值逐渐减少 ,喜旱性杂草马唐 (Digitariasanguinalis)等优势度值逐渐提高 ,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旱连作棉田以喜旱性杂草为主 ,发生量较大 ,草害较重 ,年际间杂草群落变化较小。另外 ,水旱轮作和旱连作棉田之间的杂草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差异显著。
- 强胜沈俊明张成群邵耕耘胡金良王凤良
- 关键词:演替
- 气象因子对南京市草坪冬季杂草发生规律的影响被引量:9
- 2005年
- 2000-2002年对南京地区草坪冬季杂草的出苗进行连续观察研究,明确了草坪中4 种主要冬季杂草的出苗动态。采用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杂草出苗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地表0 cm的土壤温度为杂草出苗的主导因子,地表蒸发率、空气湿度、降水、日照时数等因子与杂草出苗的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温度和地表蒸发率对杂草的出苗以间接影响为主,而空气湿度、降水、日照时数对杂草的出苗以直接影响为主。地表温度与地表蒸发率间的互作对杂草出苗产生的效应较大,其它因子之间的互作效应较小。
- 朱晶晶强胜
- 关键词:草坪出苗率气象因子通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