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470981)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夏令伟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论体
  • 2篇宋代
  • 1篇徐铉
  • 1篇学风
  • 1篇致密
  • 1篇制科
  • 1篇三教融合
  • 1篇史志
  • 1篇宋初
  • 1篇宋史
  • 1篇田锡
  • 1篇王禹偁
  • 1篇南宋
  • 1篇君臣
  • 1篇君臣关系
  • 1篇皇帝
  • 1篇《宋史》
  • 1篇北宋
  • 1篇北宋前期
  • 1篇博通

机构

  • 3篇广东第二师范...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5篇夏令伟

传媒

  • 2篇广东第二师范...
  • 1篇北方论丛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教育与考试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宋代皇帝与论体文之关系
2013年
宋代皇帝与论体文相关的活动有皇帝作论、士人进论于皇帝及皇帝书论三种。比之前代,宋代皇帝作论较多,内容专以发明政事,典谟色彩浓厚。这些论体文各有价值,如讨论朝政、引导公议、和乐君臣、绍述家法等,非一般士人之论所可比。宋代皇帝以论进退士人,成为进论繁荣的原因之一,而皇帝作为接受主体,也影响了一些士人进论的用字、风格。宋代皇帝书写前人之论以赐臣下的行为,无论出于书法之赏还是藉以寓意,都具有接受与传播意义。
夏令伟
关键词:宋代皇帝
论宋代制科与学风之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宋代制科有助于士人求名、求知与入仕,是推动宋人尚学风气的重要因素。宋代制科采取资格审查、阁试、御试三级考试制,以论、策为考试科目,要求应试者博学与才用兼备,但由于论、策题目的设置偏重于考察博学一面,对学风影响甚大。一方面,博习强记成为必要的备考功夫,士人要博览众书,谙熟政事,同时沉潜心志,积年而为;另一方面,节取题目成为有效的备考方式。制科与宋人崇尚博通的整体学风有一定契合,不应因其存在弊端就全盘否定。
夏令伟
关键词:制科学风博通
论北宋前期论体文的特征
2012年
北宋前期是宋代论体文的发轫阶段,这一时期的论体文的整体特征较为明显。思想内容由于受时代思潮与现实政治的影响,呈现出以儒为主、三教融合的趋势。创作主体则集官僚、文士、学者三位于一身,对论体文的品格有较大影响。艺术上的整体特征也开始显现,如体制上普遍要求主于求理(儒家之理),以资于用;风格上则有义尽语简与致密奥博的不同;语言上间用偶俪,但以散语为主。
夏令伟
关键词:三教融合
论南宋四明史氏家族的史志传记及其争议
2011年
南宋四明史氏家族号为相门,历来备受史家关注。《宋史》分别为史浩、史弥远、史嵩之、史弥巩四人立传,影响最著,争议也最大。如传主的选择与归类,全祖望认为四人之外,尚有他人可采,钱大昕、赵翼、李慈铭则訾议《宋史》未将史弥远、史嵩之入奸臣传的做法;传文的剪裁与考订方面,行实缺略、隐讳史实、捏造事实、剪裁失当等"舛谬"亦被一一指摘。此外,《宝庆四明志》与《延祐四明志》中的史氏传记也存有争议。这些争议与立褒贬、辨真伪的修传原则有关。
夏令伟
关键词:《宋史》传记
君臣关系视阈下的宋初三家论体文
2010年
宋初论体文以徐铉、田锡、王禹偁三家最为重要。现存徐铉论体文几乎全部是关于君臣关系的讨论,他以"赤心"作为君臣彼此相处的准则,强调儒家伦理,推重士臣作用,为宋人重建儒家君臣秩序及防止皇帝专断提供了一定借鉴,而其中关于朋党及君子、小人之辩的内容也为宋人导夫先路;由于宋初皇帝好文、重谏的政策影响了当时的君臣关系,故田锡的论体文多与科考、论谏活动有关,并塑造了田锡致君为用的精神,以及好直敢谏的政治个性,并进一步影响到了其论体文的创作与品格;王禹偁的论体文与其史观有相通之处,他作史注重"君臣事迹",强调"善恶鉴诫",并善于史实辨正,这在其论体文尤其关于君臣关系的论述中得到了体现。
夏令伟
关键词:君臣关系徐铉田锡王禹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