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

作品数:146 被引量:816H指数:15
相关作者:陈幸华张曦高蕾王庆余彭贤贵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8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9篇细胞
  • 30篇干细胞
  • 25篇干细胞移植
  • 19篇造血
  • 17篇外周
  • 16篇外周血
  • 16篇白血
  • 16篇白血病
  • 15篇造血干
  • 15篇基质
  • 15篇基质细胞
  • 14篇造血干细胞
  • 13篇人脐
  • 13篇术后
  • 13篇外周血干细胞
  • 12篇体外
  • 12篇外周血干细胞...
  • 12篇细胞移植治疗
  • 11篇造血干细胞移...
  • 11篇镇痛

机构

  • 57篇第三军医大学...
  • 55篇重庆医科大学...
  • 17篇重庆医科大学...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重庆市急救医...
  • 1篇重庆市疾病预...
  • 1篇重庆市血液中...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西昌市人民医...
  • 1篇重庆市梁平区...
  • 1篇重庆宏南科技...

作者

  • 55篇陈幸华
  • 53篇张曦
  • 49篇高蕾
  • 44篇王庆余
  • 42篇彭贤贵
  • 38篇张诚
  • 38篇孔佩艳
  • 27篇高力
  • 27篇刘红
  • 26篇闵苏
  • 18篇孙爱华
  • 14篇杨德琴
  • 12篇王武
  • 11篇梁雪
  • 9篇石彦
  • 9篇余佩武
  • 8篇刘丹彦
  • 8篇彭丽桦
  • 8篇钱锋
  • 8篇唐波

传媒

  • 32篇重庆医学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现代医药卫生
  • 7篇中华麻醉学杂...
  • 7篇解放军医学杂...
  • 7篇2017全国...
  • 5篇临床麻醉学杂...
  • 4篇中国神经精神...
  • 4篇中国微创外科...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腹腔镜外科杂...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医学综述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国际麻醉学与...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13篇2017
  • 4篇2016
  • 16篇2015
  • 11篇2014
  • 10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6篇2009
  • 17篇2008
  • 31篇2007
1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皮木瓜多酚粗提物的体内外抗氧化效应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评价光皮木瓜多酚粗提物的体内外抗氧化效应。方法采用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系统测定多酚粗提液的EC50和反应动力学效应,采用60Coγ辐照法建立小鼠过氧化损伤模型,以多酚粗提液喂养小鼠,观察体内MDA和SOD水平。结果光皮木瓜多酚粗提物具有较强的抗DPPH自由基效应,显著降低小鼠体内MDA含量,提高SOD活性。结论光皮木瓜多酚粗提物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氧化效应。
张婷糜漫天唐勇赵靖
关键词:光皮木瓜DPPH抗氧化MDASOD
抑郁大鼠电休克治疗后认知功能与突触可塑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评价自噬及突触素在抑郁大鼠电休克(electroconvulsive shock,ECS)治疗后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抑郁模型大鼠24只,接受行为学实验评估抑郁行为和学习记忆能力后,随机分为ECS组和抑郁组,每组12只。ECS组连续7 d给予ECS处理,抑郁组给予伪ECS处理。干预结束后再次进行行为学实验。之后各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区自噬标记蛋白Beclin 1和LC3Ⅱ,另外6只取海马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突触素含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抑郁行为和学习记忆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ECS组与抑郁组相比或与自身干预前相比,糖水偏好百分比(68.2%±8.7%)、直立次数(7.0±1.9)和水平活动距离[(569.5±70.0)cm]增加,逃避潜伏期[(21.9±5.3)s]和空间探索时间[(20.5±3.9)s]延长(均P<0.05);而抑郁组干预前后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抑郁组相比,ECS组CA1、CA3、DG区和海马旁Beclin 1和LC3Ⅱ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海马区突触素蛋白含量增加(P<0.05)。结论抑郁大鼠ECS治疗后认知功能损害与ECS激活海马区自噬增加突触素表达有关。
黎平郝学超律峰魏珂罗洁曹俊董军闵苏
关键词:自噬突触素抑郁症电休克治疗
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学习曲线被引量:52
200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2006年2月由同一组医师完成的10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次序分为4组(A、B、C、D),每组25例,比较各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中转开腹率、并发症。A组手术在8个月内完成,平均每月3.1例,B组平均每月4.2例,C组平均每月6.3例,D组平均每月8.3例。结果4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理分期和手术方式等方面有可比性。A、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30±45)min、(210±42)min,显著长于C组(180±38)min和D组(165±34)min(P<0.05);A、B组的出血量分别为(328±150)ml、(278±137)ml,显著多于C组(150±90)ml和D组(140±83)ml(P<0.05)。中转开腹率由A组的24%(6/25)、B组的20%(5/25)下降到C组的8%(2/25)、D组的4%(1/25)(χ2=5.446,P=0.155)。4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学习曲线大致为50例。
钱锋孙刚唐波王自强石彦赵永亮罗华星余佩武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手术
ABO血型主次不合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研究
2007年
目的确保重庆市首例ABO血型主次不和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URD-PBSCT)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功。方法对接受ABO血型主次不和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植入效果、血型转换,以及移植近远期并发症进行观察和综合分析。结果患者造血迅速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血小板>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1d、+16d;移植+20d血型鉴定可检出供者血型(B型红细胞),之后B型红细胞比例逐渐增高,至移植+73d全部转换为B型红细胞;血清抗A凝集素逐渐升高,抗B凝集素逐渐下降直至完全消失。经STR复检证实患者造血为供者型。移植过程中未见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肝静脉闭塞病(VOD)等严重并发症;移植后复查骨髓提示持续完全缓解。结论ABO血型主次不合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疗效肯定。
陈幸华张曦高蕾王庆余孔佩艳赵幼渝孙爱华彭贤贵刘红陈邦霞陶克辛
关键词:ABO血型系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种G-CSF动员224例外周血干细胞效果比较
2007年
目的比较3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效果。方法我科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病人224例,采用3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吉赛欣、欣粒生、惠尔血)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对干细胞动员情况、干细胞质量、移植后造血重建和药物毒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224例病人全部移植成功,其动员效果、干细胞质量及在移植后造血重建中的临床效果差异均无显著性,毒副作用小。结论吉赛欣和欣粒生两种国产制剂及惠尔血能可靠用于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及造血重建,尤其是国产制剂的价格明显低于进口产品,在有效保证动员效果的同时大大减轻了病员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张曦陈幸华高蕾孔佩艳刘红彭贤贵孙爱华高力王武张诚王庆余
关键词: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吉赛欣
神经生长因子β预先给药对大鼠离体心脏再灌注时内质网应激性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评价神经生长因子β(NGF-β)预先给药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时内质网应激性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180 ~ 220 g,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取模型制备成功的心脏32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8):正常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NGF-β预先给药组(N组)和NGF-β联合trkA受体拮抗剂K252a组(N+K组).C组用K-H液持续灌注195 min.I/R组先用K-H液平衡灌注45 min,N组和N+K组用K-H液平衡灌注15 min,再分别用含有0.1 μg/ml NGF-β和0.1 μg/ml NGF-β混合100 nmol/L K252a的K-H液继续灌注30min.除C组外,其余各组均停止灌注30 min和再灌注120 min.于平衡灌注末(基础水平)、再灌注5、30、60和120 min时记录心率(HR)、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再灌注120 min时取心肌组织,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C/EBP同源蛋白(CHOP)和caspase-12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I/R组和N组HR、LVDP和+dp/dtmax降低,LVEDP升高,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指数、GRP78和CHOP表达升高,I/R组心肌组织caspase-12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N组HR、LVDP和+dp/dtmax升高,LVEDP降低,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指数、GRP78、CHOP和caspase-12表达降低,N+K组心肌组织GRP78表达下调(P<0.05),心功能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N+K组HR、LVDP和+dp/dtmax降低,LVEDP升高,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指数、GRP78和CHOP表达升高,心肌组织caspase-12表达上调(P<0.05).结论 NGF-β预先给药可减轻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激活trkA受体后抑制内质网应激性细胞凋亡有关.
魏珂刘力谢飞罗洁闵苏
关键词:内质网细胞凋亡心肌再灌注损伤
颅底凹陷症所致困难气道1例围术期处理体会
2016年
困难气道是指具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麻醉医师,在面罩通气或气管插管时遇到困难的情况,约90%以上的困难气道可通过术前评估发现。对已预测的困难气道,有准备有步骤地处理将显著提高患者安全性,反之,若在麻醉诱导时才临时发现会增加患者的麻醉风险。现报道颅底凹陷症所致未预料的困难气道1例,以提醒麻醉医师高度重视麻醉前气道评估。
刘丹金菊英
关键词:困难气道颅底凹陷症围术期处理麻醉医师术前评估面罩通气
雷公藤红素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评价雷公藤红素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SD大鼠64只,雌雄各半,体重250 ~ 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6):假手术组(S组)、雷公藤红素对照组(S+C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雷公藤红素后处理组(I/R+C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于假手术后经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砜(DMSO)0.3 ml/kg,S+C组于假手术后经腹腔注射雷公藤红素3 mg/kg,I/R组于再灌注5 min时经腹腔注射DMSO 0.3 ml/kg,I/R+C组于再灌注5 min时经腹腔注射雷公藤红素3 mg/kg.于再灌注前5 min和再灌注24h时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再灌注24h时测量脑梗死体积,计算梗死体积百分比,观察缺血侧海马CA1区病理学结果,测定缺血侧脑组织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活性及活性氧(ROS)含量以及NOX1和NOX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和S+C组比较,I/R组和I/R+C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及梗死体积百分比、脑组织NOX活性及ROS含量升高,I/R组NOX1 mRNA和NOX2mRNA表达上调(P<0.01).与I/R组比较,I/R+C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及梗死体积百分比、脑组织NOX活性及ROS含量降低、NOX1 mRNA及NOX2mRNA表达下调(P<0.01).S组与S+C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缺血侧海马CA1区病理学损伤明显,I/R+C组缺血侧海马CA1区病理学损伤较轻.结论 雷公藤红素后处理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张朝弘刘丹彦
关键词:雷公藤属再灌注损伤NADPH氧化酶缺血后处理
DC-CIK细胞输注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50例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移植联合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细胞输注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50例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抽取未缓解的骨髓细胞制备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时留取部分单个核细胞培养DC-CIK细胞,利用制备好的白血病冻融抗原共培养激活扩增DC-CIK细胞。待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0~60d输注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DC-CIK细胞,每例每疗程回输细胞总数大于7×109,同时给予白细胞介素-2(IL-2)200万单位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10d皮下注射。观察患者接受细胞输注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并与既往接受自体外周血移植但未输注DC-CIK细胞治疗的5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接受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DC-CIK细胞输注治疗的50例患者中,4例在DC-CIK细胞输注过程中出现一过性畏寒发热反应,但最高体温均低于39℃(37.8~38.5℃),经物理降温后恢复正常。其他患者均未出现异常不适反应。患者接受DC-CIK治疗结束后随访6~24个月,总体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均高于同期未输注DC-CIK细胞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中随访24个月时OS、DFS均显著高于未输注DC-CIK细胞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自体外周血移植联合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DC-CIK细胞输注治疗不良反应小,有助于清除移植后微小残留病和提高患者生存率,提示该治疗方法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具有良好的治疗应用前景。
龚奕陈幸华张曦张诚高力高蕾彭贤贵孔佩艳王庆余
关键词:抗原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髓样急性
阿片类药物滴定及转换在癌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5年
背景阿片类药物是临床癌痛治疗常用药物之一,但其疗效、安全性个体差异较大,常需逐渐调整剂量以获最佳用药剂量。目的探讨阿片类药物滴定及转换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为安全有效的镇痛提供依据。内容比较不同的阿片类药物在癌痛治疗过程中滴定、转换及爆发痛抑制应用的特点,提出存在的难题。趋向阿片类药物滴定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还需进行更多的研究,以利于临床推广。
张帆闵苏
关键词:阿片类药物癌痛治疗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