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2002-3032)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温小军陈汉彬韦静张春林康哲更多>>
相关机构:贵阳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线染色体
  • 2篇模式图
  • 1篇地理株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脑炎
  • 1篇乙型脑炎病毒
  • 1篇三带喙库蚊
  • 1篇双翅目
  • 1篇染色体
  • 1篇染色体C带
  • 1篇染色体研究
  • 1篇自然保护
  • 1篇自然保护区
  • 1篇虻科
  • 1篇蚋科
  • 1篇蚋类
  • 1篇媒介
  • 1篇脑炎
  • 1篇脑炎病毒
  • 1篇库蚊

机构

  • 5篇贵阳医学院

作者

  • 5篇陈汉彬
  • 5篇温小军
  • 2篇康哲
  • 2篇韦静
  • 2篇张春林

传媒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四川动物

年份

  • 5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贵州省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蚋类调查名录
2007年
目的: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生境的蚋类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选择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孳生环境,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制片和鉴定蚋种,并对我院馆藏标本进行整理,编制名表。结果:记录了蚋科S imu liidae蚋属Simulium共18种,分别隶属于3亚属。结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具有较好的蚋类孳生和血源条件,具有蚋类多样性,反映了东洋界的区系特征。
温小军陈汉彬张春林康哲
关键词:蚋科
河南纺蚋多线染色体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对河南纺蚋多线染色体核型及带型进行描述,对稳定且可作为该种重要鉴别依据的结构特征加以识别,并提供表示多线染色体相对长度、着丝粒位置和重要界标的模式图。方法取成熟幼虫分离出唾液腺,经苯酚品红染色、压片后,镜检、摄影和测量,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结论河南纺蚋多线染色体数目为3条,第Ⅰ号具中央着丝粒,第Ⅱ、Ⅲ号为亚中央着丝粒,臂比值(着丝粒位置)高度稳定;ⅠS、ⅠL、ⅡS、ⅡL、ⅢS游离端均钝圆深染,ⅢL末端疏松膨大为扇形呈颗粒状浅染;核仁组织原、巴氏环、双泡、宽深带以及浅染膨大区等主要特征性结构的位置及形态恒定一致,可作为该种的重要鉴别特征。
温小军韦静陈汉彬
关键词:多线染色体模式图
五条蚋两地理株多线染色体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对五条蚋贵州株和江西株多线染色体进行描述和比较,并绘制模式图。分别取成熟幼虫分离出唾液腺,经苯酚品红染液染色、压片,镜检、摄影和测量,作统计学处理。发现两地理株多线染色体数目为3条,主要特征性结构高度一致,唯ⅡL带型分布有显著差异。
温小军韦静陈汉彬
关键词:多线染色体模式图
三带喙库蚊核型及染色体C带研究
2007年
温小军陈汉彬
关键词:三带喙库蚊染色体C带核型乙型脑炎病毒传播媒介
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虻类调查研究(双翅目:虻科)
2007年
目的: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生境的虻类进行调查研究,初步摸清该地区虻相本底资料。方法:选择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孳生环境,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制作标本和鉴定虻种,并对我院馆藏标本进行整理,编制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记录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虻科3属12种,分别隶属于斑虻属(2种)、黄虻属(1种)和虻属(9种)。结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具有较好的虻类孳生和血源条件,具有虻类多样性,反映了东洋界的区系特征,该地区优势种是华广虻。
温小军陈汉彬张春林康哲
关键词:虻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