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27B02-04)

作品数:11 被引量:50H指数:5
相关作者:傅力张富县何伟魏帅王文文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农业大学韩山师范学院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发酵
  • 5篇皮渣
  • 2篇香气
  • 2篇香气成分
  • 2篇酶法
  • 2篇酒精
  • 2篇酒精发酵
  • 2篇格瓦斯
  • 2篇红枣
  • 2篇醋酸发酵
  • 2篇醋酸菌
  • 1篇选育
  • 1篇饮料
  • 1篇质谱
  • 1篇色谱
  • 1篇水酶法
  • 1篇水酶法提取
  • 1篇突变株
  • 1篇气相
  • 1篇气相色谱

机构

  • 10篇新疆农业大学
  • 9篇韩山师范学院
  • 1篇中国食品发酵...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新疆轻工职业...
  • 1篇新疆出入境检...
  • 1篇江原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0篇傅力
  • 6篇张富县
  • 2篇王文文
  • 2篇魏帅
  • 2篇何伟
  • 1篇李琴
  • 1篇李建飞
  • 1篇尚德军
  • 1篇艾乃吐拉
  • 1篇古丽娜孜
  • 1篇徐效圣
  • 1篇吴越
  • 1篇周晓明
  • 1篇张蕾
  • 1篇罗芳芳
  • 1篇阎文梅
  • 1篇郭龙
  • 1篇李丽
  • 1篇马国芳
  • 1篇王伟

传媒

  • 6篇新疆农业科学
  • 2篇中国调味品
  • 2篇酿酒科技
  • 1篇食品科技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杏皮渣醋酸发酵醋酸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筛选获得适宜杏皮渣醋发酵的醋酸菌并对其进行鉴定,为杏皮渣醋质量及产量的提高奠定基础。【方法】在杏皮渣汁自然发酵液、固态发酵醋醅和杏园的土壤中分离醋酸菌,对分离菌株进行产酸曲线的测定及生理生化鉴定,对产酸量高的菌株进行16S rDNA序列测定并建立系统发育树,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6株菌,其中Ac01、Ac02、Cp01、Cp02和Tr01属于醋酸菌属。初步判定,在杏皮渣汁的自然发酵液中分离的Ac01和Ac02可能属于醋化醋杆菌(Acetobacter aceti),菌株Ac02醋酸产量在分离菌株中最高,可达到3.04 g/100 mL,其16S rDNA序列与Acetobacter pomorum strain LMG 18848 16S rDNA序列相似度大于99%。【结论】在杏皮渣汁自然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菌株Ac02为醋杆菌属(Acetobacter)的Acetobacter pomorum strain LMG 18848,是一株在杏皮渣醋生产中有应用潜力的醋酸菌。
吴越张富县艾乃吐拉.马合木提傅力
关键词:醋酸菌RDNA
酶法制备杏皮渣汁工艺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利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酶解杏皮渣制备皮渣汁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果胶酶用量、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杏皮渣出汁率、浸提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杏皮渣制汁的最佳条件是:果胶酶用量0.5%、纤维素酶用量2%、酶解温度49℃、酶解时间4h。出汁率为73.41%,比空白提高15.75%,可溶性固形物质量为22.88 g,比空白对照相比提高9.14 g。【结论】采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能提高杏皮渣出汁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改善杏皮渣制汁效果。
张富县古丽娜孜李琴傅力
关键词:果胶酶纤维素酶出汁率
水酶法提取扁桃仁油工艺的研究
2011年
【目的】采用水酶法提取扁桃仁油。【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单一酶和复合酶种类及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料液比对出油率的影响。【结果】水酶法提取扁桃仁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由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木瓜蛋白酶组成的复合酶,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3 h,酶浓度2%,酶解pH7.0、料液比1∶4,在此条件下出油率达77.31%。【结论】单一酶中碱性蛋白酶,复合酶中果胶酶、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的组合对扁桃仁油的提取率最高;复合酶的出油率比单一酶高。
依合帕来木.肉苏力傅力张富县
关键词:水酶法复合酶
新疆赛买提杏发酵杏酒工艺条件的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以新疆赛买提杏为原料,研究发酵方式、杏水比、初始pH值、初始含糖量、发酵温度、接种量、SO2添加量对赛买提杏酒发酵的影响。测定了发酵过程中发酵速率的变化以及发酵后酒体的理化指标与感官指标。结果表明,澄清杏汁发酵为最佳方式,最佳发酵条件为杏水比1∶0.4,初始pH4.0,初始含糖量380 g/L,发酵温度20℃,接种量1%,SO2添加量80 mg/L。发酵杏酒呈麦秆黄色、澄清透明,有悦人的杏果香及醇香,酒体柔和丰满,典型性强。
傅力周晓明阎文梅马国芳
关键词:果酒发酵
杏酒香气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对赛买提、小白杏、北山、乔儿胖、圆旦杏和树上干等6种不同品种杏所酿杏酒的香气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对杏酒进行前处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检索。【结果】从6个品种杏所酿杏酒中共检出香气成分70种,其中赛买提杏杏酒51种,小白杏杏酒44种,北山杏杏酒47种,乔儿胖杏杏酒41种,圆旦杏杏酒47种,树上干杏杏酒47种。6种杏酒中共有的香气成分有22种,为杏酒的基本成分。【结论】杏酒中除了含有果酒中常见的醇类、酯类、酸类、醛酮类物质外,还含有芳樟醇、松油醇、橙花醇、紫罗兰醇等单萜类醇类物质,它们是杏酒的特有成分。不同品种杏所酿杏酒中香气成分有一定差异,说明不同品种杏可以为杏酒带来不同的香气特性。
傅力周晓明徐效圣李建飞
关键词:香气物质气相色谱-质谱
红枣格瓦斯香气成分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以红枣为原料,经过酵母菌和乳酸菌30℃混合发酵18 h,采用顶空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法/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测定发酵前后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红枣汁和红枣格瓦斯样品中分别鉴定出34、20种香气成分。红枣汁中主要香气成分为酯类(7种,占29.2%),红枣格瓦斯中主要香气成分为醇类(4种,占77.87%),确定红枣格瓦斯的主要呈香成分为异戊醇、β-苯乙醇、喹哪啶酸、辛酸乙酯等。
艾乃吐拉.马合木提尚德军魏帅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香气成分
红枣格瓦斯饮料发酵条件的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研制风味独特的红枣格瓦斯饮料.[方法]以红枣汁为主要原料,添加蜂蜜,利用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研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发酵温度,接种量对酒精产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工艺.[结果]红枣格瓦斯发酵的最佳条件为:红枣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采用酵母菌和乳酸菌(3∶ 2(v/v))混合发酵接种量3%(v/v),30℃发酵18 h.[结论]在最佳发酵条件下,红枣格瓦斯酒精含量为0.51%(v/v),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9%,总酸含量0.50% ~0.60%,澄清,透明,棕红色,具有明显的红枣风味,口感醇厚.
艾乃吐拉.马合木提魏帅艾克拜尔.买买提王伟傅力
关键词:红枣格瓦斯发酵条件
紫外线诱变选育高产醋酸的醋酸菌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选育适合酿造杏渣醋的高产醋酸的醋酸菌株。【方法】对初始醋酸菌C1-0的生长曲线进行测定,对处于对数期的C1-0进行紫外线诱变,使诱变菌株的致死率达85%~90%,以产酸量为指标,选育高产醋酸的醋酸菌菌株,通过初筛和复筛,选育高产醋酸的醋酸菌菌株,并将其进行传代培养,测定产酸的稳定性。【结果】采用紫外线对培养至24 h的初始菌株C1-0照射20 s,使其致死率达到88.72%,获得了3株高产醋酸的醋酸菌突变株C1-11、C1-27、C1-30,产酸量分别达到37.29、38.80和36.60 g/L。这3株突变株传代5次,产酸量变化幅度较小。【结论】通过紫外线诱变的方法获得三株高产醋酸的醋酸菌株C1-11、C1-27、C1-30,比初始菌株C1-0产酸量分别提高4.5%、8.6%、2.6%,且遗传稳定性较好。
张蕾郭龙傅力
关键词:紫外线诱变选育醋酸菌突变株
杏皮渣白兰地酒精发酵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以杏皮渣为原料,研究杏皮渣白兰地生产中酒精发酵阶段的主要工艺条件。对杏皮渣浆液的制备方式、最佳酵母的筛选、接种量、初始含糖量、发酵温度、初始pH以及在发酵过程中酒精度和残糖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杏皮渣浆的最佳制取方式采用高压蒸煮和酶解结合法:将杏皮渣和水按1∶6浸泡2 h后破碎打浆,121℃高压蒸煮10 min,冷却到室温后加入杏皮渣重量0.5%的果胶酶和1.5%的纤维素酶,在50℃下酶解4 h,得到的杏皮渣浆的还原糖含量为72.27 g/L。杏皮渣酒精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杏酒酵母No16,接种量为3%,初始含糖量为250 g/L,发酵温度为28℃,初始pH3.9,发酵时间为12 d,酒精度可以达到11.2%vol。
何伟张富县艾乃吐拉傅力
关键词:白兰地酵母菌酒精发酵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杏皮渣醋酒精发酵阶段工艺被引量:4
2014年
以杏皮渣为原料,采用果酒酵母和产酯酵母对杏皮渣汁进行酒精发酵。研究了果酒酵母和产酯酵母的用量对杏皮渣汁发酵产酯量和酒精产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初始pH、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酒精产量的影响。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酒精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果酒酵母与产酯酵母的比例为2∶1(V/V)时,产酯量为0.104g/L,酒精度为6.25%(V/V)。当最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8%,最佳初始pH值为3.8,最佳接种量为3%(V/V),最佳发酵时间为5天时,杏皮渣汁发酵的酒精度可达7.26%(V/V)。
张富县王文文艾乃吐拉.马合木提何伟依合帕来木.肉苏力罗芳芳傅力
关键词:酒精发酵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