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2009FJ1009-2)

作品数:2 被引量:42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兵杨志辉苏长青邓立聪李航彬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污染
  • 1篇锑矿
  • 1篇锑矿区
  • 1篇锑污染
  • 1篇土壤重金属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污染特征
  • 1篇污染土
  • 1篇污染土壤
  • 1篇污染修复
  • 1篇湘中
  • 1篇连续提取法
  • 1篇TESSIE...
  • 1篇

机构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篇苏长青
  • 2篇杨志辉
  • 2篇王兵
  • 1篇王海鹰
  • 1篇许友泽
  • 1篇向仁军
  • 1篇袁平夫
  • 1篇李航彬
  • 1篇柴立元
  • 1篇邓立聪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对Cr(Ⅵ)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被引量:5
2009年
在前期从铬渣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高效还原Cr(Ⅵ)的土著微生物(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所筛选的土著微生物修复模拟铬污染土壤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著微生物对土壤中Cr(Ⅵ)的修复受pH值、微生物接种量和初始Cr(Ⅵ)浓度的影响;pH值越高、微生物接种量越大而初始Cr(Ⅵ)浓度越低时,Cr(Ⅵ)的修复速率越快;所筛选的土著微生物在316h内就能够完全还原污染土壤中浓度为360mg/kg的Cr(Ⅵ);Cr(Ⅵ)的修复是土著微生物(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通过酶促反应对Cr(Ⅵ)的直接还原所致。
柴立元许友泽王海鹰向仁军杨志辉苏长青王兵
湘中锑矿区土壤重金属锑的污染特征被引量:37
2011年
文章研究调查了冷水江锡矿山锑矿区、桃江板溪锑矿区、桃江马迹塘锑矿区、桃江武潭锑矿区、安化符竹溪金锑矿区及安化渣滓溪锑矿区及周围土壤中锑的含量及形态分布。结果表明:各矿区土壤中总锑含量范围为185.6~2 081.3 mg/kg,大大超过了土壤中锑的背景值,表明各矿区土壤已被严重污染。采用Tessier逐级提取法对土壤中锑进行形态分级,表明土壤中锑主要以残余态形式存在,残余态锑占土壤中总锑比例可高达90%;而易被植物吸收的水溶态锑含量最低,占总锑的比例不足百分之几;可交换态锑和碳酸盐结合态锑的含量高于铁锰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锑含量。
李航彬杨志辉袁平夫邓立聪王兵苏长青
关键词:锑矿区锑污染TESSIER连续提取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