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720A07-01)

作品数:2 被引量:42H指数:1
相关作者:李华军朱兰郎景和李晓燕孙大为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异位症
  • 2篇子宫
  • 2篇内膜
  • 2篇内膜异位症
  • 1篇蛋白
  • 1篇荧光
  • 1篇荧光蛋白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小鼠
  • 1篇子宫内膜
  • 1篇子宫内膜异位
  • 1篇子宫内膜异位...
  • 1篇小鼠
  • 1篇小鼠子宫
  • 1篇绿色荧光
  • 1篇绿色荧光蛋白
  • 1篇绿色荧光蛋白...
  • 1篇基因
  • 1篇激素
  • 1篇宫内

机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篇赵学英
  • 1篇刘珠凤
  • 1篇王奕森
  • 1篇冷金花
  • 1篇俞而慨
  • 1篇孙大为
  • 1篇李晓燕
  • 1篇程明军
  • 1篇徐丛剑
  • 1篇郭方
  • 1篇郎景和
  • 1篇朱兰
  • 1篇李华军

传媒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2007年
目的建立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种植模型,探讨荧光检测异位子宫内膜的方法。方法将转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小鼠的子宫内膜剪碎后,注射入C57BL/6小鼠的腹腔,喂养含17-β-雌二醇的无菌水,3周后剖检小鼠,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下观察腹腔的绿色荧光,并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移植转GFP基因小鼠子宫内膜的C57/BLC57BL/6小鼠的腹腔内存在绿色荧光,且免疫组化证实该异位内膜组织中表达GFP,而对照组均阴性。结论转GFP基因小鼠子宫内膜模型可清晰地显示异位内膜病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程明军俞而慨郭方王奕森徐丛剑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雌激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非手术诊断方法探讨被引量:42
2007年
目的: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临床指标用于非手术诊断的价值。方法:因痛经、不育或盆腔包块住院行腹腔镜手术的育龄患者331例,术前纪录患者年龄、病程、初潮年龄、月经周期、月经期天数、结婚年龄或第一次性交年龄、孕产次、剖宫产史、继发性痛经、慢性盆腔疼痛、性交痛以及不育,阳性体征(宫骶韧带触痛结节、子宫直肠窝触痛结节或附件包块,具有三者之一者即为阳性),超声波检查(包块内部为无回声区并有散在或密集的光点为阳性),血清CA125值。计算各项临床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包括平行试验?系列试验诊断内异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并用Logistic回归方法计算诊断卵巢型及腹膜型内异症的公式。结果:单独应用各项临床指标诊断内异症的敏感性较低。超声波?血清CA125以及性交痛对内异症的预测率达90%以上,其他临床指标预测内异症的准确性较差。临床各项指标联合平行试验可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性(89%),各项指标联合系列试验则可明显提高诊断的特异性。任何3项临床指标联合,诊断内异症的预测率基本达到100%。卵巢型内异症的诊断公式为:1/[1+e-(-2.270+1.304*盆腔痛性结节+1.158*继发痛经+2.168*B超囊内光点+2.580*CA125异常)],腹膜型内异症的诊断公式为:1/[1+e-(-1.631+1.788*盆腔痛性结节+0.789*继发痛经+2.384*CA125异常)]。以结果>0.5为异常,此公式诊断卵巢型及腹膜型内异症的准确性分别为85.9%和84.5%。结论:疼痛症状、不育、盆腔体征、超声波以及血清CA125联合应用是内异症较准确的非手术诊断方法。
冷金花郎景和李华军刘珠凤孙大为朱兰赵学英李晓燕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