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60080)

作品数:11 被引量:81H指数:6
相关作者:栾运芳冯西博赵慧芬王恒良大次卓嘎更多>>
相关机构:西藏大学西藏农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青稞
  • 4篇西藏青稞
  • 3篇性状
  • 3篇农艺
  • 3篇播期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 2篇种质
  • 2篇种质资源
  • 2篇互作效应
  • 2篇大麦
  • 1篇氮量
  • 1篇典范相关分析
  • 1篇冬性
  • 1篇生态性状
  • 1篇施氮
  • 1篇施氮量
  • 1篇施肥
  • 1篇食用纤维
  • 1篇糖含量

机构

  • 9篇西藏大学
  • 2篇西藏农牧学院

作者

  • 11篇栾运芳
  • 8篇冯西博
  • 7篇赵慧芬
  • 3篇王恒良
  • 2篇大次卓嘎
  • 2篇赵惠芬
  • 2篇王建林
  • 1篇孟霞
  • 1篇何燕
  • 1篇臧建成
  • 1篇卓嘎
  • 1篇王金菊
  • 1篇多杰次仁

传媒

  • 5篇大麦与谷类科...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春青稞种质资源抗锈性初步鉴定被引量:1
2008年
在大田种植条件下,对来自西藏的132份春青稞种质资源的抗锈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在供试的种质资源中,抗锈性R级的有37份,HR级的有46份,MR级的有36份,MS级的有8份,HS级的有5份;2)抗锈性强的种质资源中,来源于日喀则的春青稞的抗锈性明显强于其他地区,抗病类型免疫(R)占该区各类型的71.4%。3)4地区春青稞材料中,抗锈类型以免疫(R)、高抗(HR)的种质资源数最多,占62.88%,4个地区的春青稞抗锈强的种质资源数占的比例,按大小依次是日喀则、山南、昌都、拉萨地区。
栾运芳臧建成赵惠芬冯西博王恒良
关键词:春青稞种质资源抗锈性
西藏青稞品质和功能成份及生态性状的典范相关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为了解西藏青稞品质和功能成份及其生态性状的相关性,采用典范相关分析方法,对64份青稞材料,在大田种植、常规考种、品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西藏气候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各性状间简单相关可以看出,西藏青稞产量主要受千粒重等可遗传的生态性状的影响,与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不密切,而品质和功能成份的高低则主要受到生态环境因子如海拔高度、年均气温等的影响,但与植株可遗传的生态性状之间的关系不密切;从各性状间典范相关分析可以得到,影响西藏青稞产量性状最大的性状是品质和功能成份性状,品质和功能成份性状的好坏主要受制于产地气候性状;从各性状间典型变量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产量高低与千粒重的大小主要与β-葡聚糖含量、维生素E总量的多少有很大的相关性,而影响品质和功能成份性状的气候性状主要是随着年均气温的升高,粗蛋白含量会增加、随着≥0℃年积温的增加,其维生素E总含量会降低、而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β-葡聚糖、粗蛋白含量将会明显增加。
栾运芳赵慧芬大次卓嘎冯西博
关键词:产量性状西藏青稞
基因型与环境效应对西藏春青稞β-葡聚糖和食用纤维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为了解基因型、环境及互作效应对西藏春青稞β-葡聚糖和食用纤维含量的影响,选择西藏不同地区春青稞8个品种(品系),分别在四个地区种植,对其β-葡聚糖和食用纤维含量进行了分析。通过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春青稞品种(品系)的β-葡聚糖含量在四个地区间存在差异,而食用纤维含量没有差异;地区间的青稞品种食用纤维含量存在差异,β-葡聚糖含量则不存在差异;从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二者含量的影响分析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青稞β-葡聚糖含量的变异主要来自供试品种和环境的互作效应作用,其次是品种间差异,环境作用相对较小;而对食用纤维含量的变异主要来自环境效应作用,其次是品种和环境的互作效应,而品种间的差异相对较小。用AMMI模型对β-葡聚糖与食用纤维基因型和环境互作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看出:990852在各区域的β-葡聚糖平均含量相对较高,PCA1值较小,对环境的反应比较稳定,是β-葡聚糖含量较理想的品种;品种990625、山青24和喜马拉雅19的食用纤维含量相对较低,但其PCA1值很小,即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很小,是食用纤维含量较理想的品种。
栾运芳赵慧芬何燕
关键词:基因型互作效应
不同农艺措施对西藏春青稞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4
2008年
为明确影响西藏春青稞β-葡聚糖含量的农艺措施,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设计,以播期、底肥施用量、追穗肥时期三因子为研究对象,对来自西藏日喀则、林芝、昌都、山南地区的春青稞品种喜马拉雅19、藏青320、康青3号、山青24,进行不同农艺措施对β-葡聚糖含量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西藏春青稞品种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依次为播期〉底肥施用量〉追穗肥时期;因子间互作效应分析表明,播期和底肥施用量是影响西藏春青稞β-葡聚糖含量的关键因素。四个品种最佳农艺措施方案分别为喜马拉雅19:播期4月8-10日,底肥施用量220-263 kg/ha,追穗肥时期6月27日-7月2日;藏青320:播期4月11-15日,底肥施用量244-281 kg/ha,追穗肥时期6月25日-7月2日;康青3号:播期4月7-11日,底肥施用量206-244 kg/ha,追穗肥时期6月28日-7月2日;山青24:播期4月6-10日,底肥施用量218-261 kg/ha,追穗肥时期6月27日-7月2日。
赵慧芬栾运芳冯西博
关键词:西藏青稞播期追肥时期Β-葡聚糖含量
西藏春青稞种质资源的特色及利用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从西藏各地征集的300余份食用栽培春青稞种质资源,从形态特征、农艺性状、抗锈性和籽粒粗蛋白、β-葡聚糖含量、维生素E等特征特性鉴定、评价。分析结果认为:(1)西藏春青稞多样性极为丰富,如芒、稃和籽粒颜色,具有变异最为丰富,多样性最高的特点;(2)具有早熟、大穗、多粒、棱型多,以及抗锈性强等和耐各种不良环境因素的优良遗传性状;(3)具有密穗、稀穗、裸粒、钩芒、矮生、抗锈等可利用基因潜力巨大等特色;(4)籽粒粗蛋白、β-葡聚糖、维生素E等成份因各地区环境条件不同差异较大。笔者主要对西藏春青稞种质资源中优异种质进行评述,筛选出一批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优良性状的遗传资源,并提供可利用的优良种质,为青稞育种及基因资源的研究提供依据。
栾运芳赵惠芬冯西博王恒良
关键词:大麦种质资源
西藏部分青稞主要农艺性状分析被引量:23
2010年
为发掘西藏青稞的优异种质资源,考察了来自西藏6个地区34份青稞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西藏青稞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矮秆、穗数多、千粒重偏低等特点。相关分析表明,西藏青稞各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如穗粒数与株高、单株有效穗数与穗长、总小穗与穗长等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和偏相关,单株有效穗数与株高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千粒重与单株有效穗数呈极显著的负偏相关。主成分分析将参试的34份青稞材料的7个农艺性状分为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91.192%,穗型的贡献率最高,达到46.4338%。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5.18水平上可聚为三大类型:矮秆短穗少粒型、长穗多粒型、穗多粒重型。
孟霞卓嘎大次卓嘎栾运芳
关键词:青稞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西藏春播青稞冬、春习性的研究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以西藏各地征集的26份青稞品种(品系)为材料,在西藏林芝地区春播种植,对苗期生长习性、叶片颜色、幼穗分化、田间总茎数、生育时期和成穗率的变化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类型、同一播期、同一年内,在青稞的生长发育特性中。叶片颜色和叶片生长的角度发生变化,随着春性减弱叶片颜色逐渐变深绿色,叶片生长角度逐渐加大;春性强的品种(品系)分蘖少、幼穗分化的伸长期早、生育期短、成穗率高;随着冬性的增强,幼穗分化伸长期的主茎叶片数逐渐增多、生育期长、成穗率低;冬性比春性生态类型品种(品系)的主茎叶龄多1~2片叶;幼穗分化少一个分化时期;据此提出,在西藏林芝气候条件下,青稞的冬性、半冬性、春性品种(品系)春播都可以正常抽穗结实,都能获得良好的经济产量。
栾运芳王建林王恒良
关键词:青稞冬性春性
浅谈西藏大麦生产的发展被引量:1
2008年
在西藏自治区,大麦生产的发展意义重大。回顾西藏大麦生产发展的历史及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措施和西藏大麦生产的发展方向。
冯西博栾运芳赵慧芬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
施肥和播期对西藏青稞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为了研究施肥和播期对西藏青稞VE含量的影响,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选择4个西藏春青稞品种,以播期、底肥施用量、追穗肥时期作为生产上的决策变量,以青稞VE含量为目标函数,研究了不同农艺措施对西藏青稞VE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西藏青稞VE含量影响的大小依次为底肥施用量>追穗肥时期>播期;底肥施用量和追穗肥时期是影响西藏青稞VE含量的关键措施因子。并根据试验结果筛选出最佳农艺措施方案。
栾运芳赵慧芬王建林冯西博
关键词:西藏青稞肥力播期
西藏春青稞β-葡聚糖和食用纤维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及互作效应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解基因型、环境及互作效应对西藏春青稞β-葡聚糖和食用纤维含量的影响,选择西藏不同地区春青稞8个品种(品系),分别在四个地区种植,对其β-葡聚糖和食用纤维含量进行了分析。通过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春青稞品种(品系)的β-葡聚糖含量在四个地区间存在差异,而食用纤维含量没有差异;地区间的青稞品种食用纤维含量存在差异,β-葡聚糖含量则不存在差异;从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二者含量的影响分析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青稞β-葡聚糖含量的变异主要来自供试品种和环境的互作效应作用,其次是品种间差异,环境作用相对较小;而对食用纤维含量的变异主要来自环境效应作用,其次是品种和环境的互作效应,而品种间的差异相对较小。用AMMI模型对β-葡聚糖与食用纤维基因型和环境互作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看出:990852在各区域的β-葡聚糖平均含量相对较高,PCA1值较小,对环境的反应比较稳定,是β-葡聚糖含量较理想的品种;品种990625、山青24和喜马拉雅19的食用纤维含量相对较低,但其PCA1值很小,即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很小,是食用纤维含量较理想的品种。
栾运芳赵慧芬冯西博
关键词:Β-葡聚糖食用纤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