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院士基金

作品数:290 被引量:2,937H指数:24
相关作者:鲜学福黄尚廉程天民粟永萍张智海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6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47篇电子电信
  • 2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3篇天文地球
  • 23篇矿业工程
  • 2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1篇生物学
  • 21篇机械工程
  • 18篇理学
  • 1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4篇建筑科学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0篇化学工程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电气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2篇调制器
  • 32篇光调制器
  • 27篇细胞
  • 26篇光栅
  • 25篇光调制
  • 21篇光栅光调制器
  • 16篇电系统
  • 15篇微机电系统
  • 15篇煤层气
  • 15篇机电系统
  • 14篇渗透率
  • 12篇神经干
  • 12篇神经干细胞
  • 12篇干细胞
  • 11篇衍射
  • 10篇光栅平动式光...
  • 9篇厌氧
  • 9篇微光机电系统
  • 8篇厌氧消化
  • 7篇天线

机构

  • 176篇重庆大学
  • 44篇第三军医大学
  • 35篇西南大学
  • 3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1篇中南大学
  • 9篇重庆交通大学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教育部
  • 3篇国土资源部
  • 3篇重庆邮电学院
  • 3篇重庆通信学院
  • 3篇西南铝业(集...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2篇煤炭科学研究...
  • 2篇重庆市环境保...
  • 2篇重庆市地质矿...

作者

  • 57篇鲜学福
  • 41篇黄尚廉
  • 35篇程天民
  • 30篇张智海
  • 29篇粟永萍
  • 24篇张洁
  • 19篇陈伟民
  • 18篇姜永东
  • 16篇周军平
  • 15篇艾国平
  • 14篇曾苏民
  • 13篇孙吉勇
  • 12篇龙在云
  • 12篇伍亚民
  • 12篇金珠
  • 11篇尹志勇
  • 11篇杨力生
  • 10篇王正国
  • 10篇辜敏
  • 10篇廖昌荣

传媒

  • 27篇重庆大学学报...
  • 19篇第三军医大学...
  • 10篇光学学报
  • 9篇蚕学通讯
  • 8篇煤炭学报
  • 7篇西南大学学报...
  • 6篇仪器仪表学报
  • 6篇材料导报
  • 6篇岩土力学
  • 5篇免疫学杂志
  • 4篇光子学报
  • 4篇地下空间与工...
  • 3篇煤炭转化
  • 3篇机械工程学报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金属热处理
  • 3篇计算机工程
  • 3篇中国岩溶
  • 3篇创伤外科杂志
  • 3篇重庆医学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9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 18篇2010
  • 35篇2009
  • 40篇2008
  • 40篇2007
  • 31篇2006
  • 25篇2005
  • 25篇2004
  • 11篇2003
  • 14篇2002
2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凝血因子Ⅶ及其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
2005年
凝血因子Ⅶ(FⅦ)及其受体组织因子(TF)在外源性凝血过程中起着起始因子的作用。最近研究表明,二者还与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等密切相关,并作为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和预后指标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现就FⅦ与TF的结构功能、结合机制以及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应用等方面研究作一综述。
杨峥嵘程天民
关键词:血液凝固因子凝血致活酶肿瘤
磁流变阻尼器的电流驱动器的设计与测试被引量:7
2006年
动态响应时间是磁流变阻尼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驱动电路的形式密切相关。相对于电压源驱动,电流源驱动能显著缩短磁流变阻尼器线圈中励磁电流的瞬态响应过程。本文采用PWM开关方式设计了一种用于汽车磁流变阻尼器的电流驱动器,并连接实际磁流变阻上升响应时间约为3.10ms,阶跃下降响应时间约为13.20ms。
余淼陈爱军廖昌荣张红辉陈伟民
关键词:磁流变阻尼器PWM
采掘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的尖点突变模型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根据煤层冲击地压的非稳定性问题,建立了煤层冲击地压的力学模型,采用非线性科学中的突变理论,对煤层变形失稳及冲击地压进行了突变理论分析,得出了煤层冲击地压发生的条件以及冲击地压发生时煤层变形的突跳量和所释放出来的能量表达式,其研究成果深化了对煤岩失稳和冲击地压发生机制的认识。
姜永东鲜学福尹光志
关键词:冲击地压力学模型尖点突变
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自适应模糊控制研究被引量:19
2006年
针对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存在非线性及不确定性等因素而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采用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并进行了研究。在分析磁流变减振器输入输出特性的基础上,针对1/4车辆悬架模型设计了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以某微型车为试验用车,搭建了平顺性道路试验系统,进行了不同车速、不同控制策略(自适应模糊控制和天棚控制)下的随机路面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吻合,说明将自适应模糊策略应用于半主动控制是可行的,能够抑制车身的垂直振动,提高乘坐的舒适性,且控制效果要优于天棚控制。
董小闵余淼廖昌荣陈伟民黄尚廉
关键词:半主动悬架自适应模糊控制磁流变减振器天棚控制
MOEMS光栅平动式光调制器的吸合电压分析与实验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利用微光机电系统技术(MOEMS)制造的光栅平动式光调制器GMLM,它可以利用衍射原理对光进行动态调制,其设计适宜形成二维光调制器阵列。针对GMLM,分析并给出了其准静态下的吸合电压计算公式。考虑到MEMS器件的尺寸效应,对电容的边缘场效应影响不能忽略。文中对GMLM器件的边缘场效应影响因子进行了公式推导,并针对GMLM修正了传统的平行板执行器吸合电压计算公式。实验结果证明,修正后的理论公式可以较好地预测GMLM的吸合电压值,与实际测量值的误差为4.3%。
张智海黄尚廉张洁金珠王宁
关键词:光栅平动式光调制器微光机电系统
MEMS工艺中TMAH湿法刻蚀的研究被引量:14
2003年
 TMAH具有刻硅速率高、晶向选择性好、低毒性和对CMOS工艺的兼容性好等优点,而成为MEMS工艺中常用的刻蚀剂。但TMAH在刻蚀过程中会形成表面小丘,影响表面光滑性。文章重点研究了MEMS工艺中的TMAH湿法刻蚀获得光滑刻蚀表面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要获得理想的刻蚀效果,刻蚀液配方和刻蚀条件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实验中也得到了一些与其它报道不同的数据。
罗元李向东付红桥黄尚廉
关键词:湿法刻蚀TMAHMEMS微机械技术微加工工艺
梯度法—移动卫星通信天线自动跟踪的新方法被引量:10
2003年
某些移动卫星通信天线自动跟踪系统采用激光陀螺进行跟踪,但激光陀螺跟踪有其不足之处。本文提出了移动卫星通信天线自动跟踪的新算法—“梯度法”,可替代激光陀螺进行天线自动跟踪,其技术有所创新。本文将介绍梯度法自动跟踪原理、计算和实现方法。
邓晓琴
关键词:梯度法
Mn对Mg-4Zn变形镁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研究Mn对Mg-4Zn合金再结晶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发展高性能Mg-Zn-Mn变形镁合金。方法以Mg-Zn镁合金为研究对象,利用Mn元素的固溶强化增塑、刺激再结晶形核和钉扎再结晶晶界的特点,通过Mg-Zn-Mn挤压镁合金的显微组织以及室温力拉伸和压缩力学性能测试,分析挤压过程中显微组织的演变和成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Mg-4Zn-2Mn合金平均晶粒尺寸为~7μm,其拉伸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压缩屈服强度和拉压不对称性分别为226 MPa,316 MPa,17%,171 MPa,0.75。结论合金化元素Mn可有效细化变形镁合金的再结晶组织,随Mn元素含量的增加,Mg-Zn合金再结晶组织不断细化,未再结晶区域增加,合金力学性能增加,拉压不对称性改善。
张坤敏敬学锐何雄江川佘加彭鹏陈先华罗素琴汤爱涛
关键词:镁合金显微组织再结晶
金属-有机络合聚合物(MOCPs)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6年
从配体的角度对中心离子与多齿配体间形成的稳定多孔金属-有机络合聚合物(MOCPs)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该材料自成为研究热点以来,各研究小组在对不同的构件分子进行组合构建新的MOCPs方面富有成效的工作,极大地丰富了络合聚合物的结构数据,但这种材料最引人注目的特性——孔及表面性质的可调控性及其对其各种应用特性,如分子识别、择形催化、择形吸附等所能带来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
杨明莉武凯鲜学福
关键词:金属-有机骨架
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hBDNF)在转基因家蚕丝腺中的特异表达被引量:10
2009年
家蚕丝腺具有强大合成与分泌蛋白质的能力,利用其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高附加值外源蛋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以人血白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并克隆了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hBDNF)核苷酸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的hBDNF核苷酸序列与已发表序列(GenBank登录号:NM_170735)的同源性为100%。随后采用家蚕丝胶基因(Ser1)启动子,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筛选标记,将hBDNF构建到piggyBac转座表达载体并注射入家蚕早期胚胎,在G1代筛选获得了54头转基因阳性个体。经分子检测证实,hBDNF已整合到家蚕基因组并在丝腺有较高水平的特异表达。
段建平徐汉福马三垣邓党军王峰夏庆友
关键词: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家蚕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