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60085)

作品数:14 被引量:108H指数:10
相关作者:李杨瑞杨丽涛罗霆梁俊邢永秀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6篇甘蔗
  • 12篇固氮
  • 7篇固氮菌
  • 5篇内生固氮菌
  • 4篇生物固氮
  • 4篇固氮酶
  • 2篇酶活
  • 2篇酶活性
  • 2篇固氮酶活性
  • 2篇固氮特性
  • 2篇N
  • 1篇氮代谢
  • 1篇氮量
  • 1篇氮素
  • 1篇对接
  • 1篇多糖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杂交

机构

  • 13篇广西大学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广西作物遗传...
  • 6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农业职业...
  • 1篇贵州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作者

  • 15篇李杨瑞
  • 10篇杨丽涛
  • 5篇罗霆
  • 4篇邢永秀
  • 4篇梁俊
  • 4篇桂意云
  • 4篇杨荣仲
  • 3篇欧阳雪庆
  • 3篇刘昔辉
  • 2篇吴凯朝
  • 2篇谭裕模
  • 2篇区惠平
  • 1篇张新成
  • 1篇贤武
  • 1篇韦莉萍
  • 1篇王伦旺
  • 1篇黄建城
  • 1篇方锋学
  • 1篇林丽
  • 1篇雷新涛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植物生理学通...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广西植物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2010中国...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8
  • 4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株有固氮能力的甘蔗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固氮特性被引量:15
2010年
采用无氮Dbereiner培养基,从广西本地甘蔗品种桂糖28号根系分离筛选到1株高固氮活性的细菌菌株L03,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和固氮特性研究。结果表明,L03为植生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lantica),将该菌用蛋白胨含量为0.4g/L的Dbereiner培养基培养,当培养瓶中O2含量为2mL、温度为33℃的条件下固氮活性最高,固氮百分率达29.2%。并在连续继代13次后保持固氮能力不变。
罗霆欧阳雪庆杨丽涛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克雷伯氏菌固氮
甘蔗茎内两个内生菌株16S rRNA序列分析及其生长特性被引量:11
2008年
从两个甘蔗品种GT11和RB86-7515表面灭菌的茎中分离到两株具有固氮活性的菌株,分别编号为B11S和B8S。利用16S rR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对两个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11S菌株与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菌株处在同一个分支,其序列与多个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菌株的序列相似性都达到98%以上,菌株B8S与多个土壤杆菌属细菌的序列相似性达到100%;两个菌株在温度31°C、pH为6左右时生长量最高;温度31°C、pH为6.5~7.0时固氮酶活性最高;相同浓度的蔗糖生长量大于葡萄糖,且表达固氮酶活性也最强;添加一定量的氮素有利于细菌生长和固氮酶活性的表达,但随着N含量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
邢永秀杨丽涛黄思良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内生菌RRNA
巴西固氮甘蔗品种和广西主栽甘蔗品种氮代谢差异比较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从巴西引进的甘蔗品种与广西主栽甘蔗品种在低氮条件下种植的氮代谢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与其固氮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巴西引进的甘蔗固氮品种和广西主栽的甘蔗品种为材料,在低氮条件下进行桶栽试验,在甘蔗的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及生长后期分别取甘蔗品种的叶片样本分析其氮代谢和铵同化相关的酶活性和固氮酶活性,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甘蔗品种的固氮活性不同,其总体表现为巴西引进的甘蔗品种的固氮酶活性都高于当地主栽品种;除了RB72-454品种外,几个巴西品种的硝酸还原酶活性都较高,当地甘蔗品种与巴西引进甘蔗品种的硝态氮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相差不大;固氮酶活性与几个氮代谢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除了铵态氮含量与固氮酶活性成负相关外,其他几个指标与固氮酶活性都没有太大的相关性,铵态氮对甘蔗体内的固氮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邢永秀杨丽涛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固氮酶氮代谢
甘蔗内生固氮菌L3的分离与鉴定
巴西学者D(o)bereiner在1958年首次在甘蔗根际分离到固氮细菌,提出禾本科植物也具有固氮能力的设想;在1975年分离到固氮螺菌(Azospirillum)并提出了联合固氮概念。研究表明固氮甘蔗品种可以从生物固氮...
刘昔辉杨荣仲杨丽涛方锋学张革民区惠平桂意云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内生固氮菌固氮特性糖料作物
^(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固氮菌接种对甘蔗生物固氮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利用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接种固氮菌klebsiella L03对甘蔗品种B8和ROC22的生物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B8的固氮百分率最高为31.28%Ndfa,从苗期开始就显著高于ROC22,分蘖期和伸长初期的固氮量和固氮百分率与ROC22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B8和ROC22的根、茎、叶都可发生固氮,以伸长初期(60d)叶片中的固氮能力最强。接种L03能显著提高B8和ROC22各器官的含氮量,其中对ROC22叶片和B8茎的含氮量提高作用最明显。不同甘蔗品种、相同品种的不同器官甚至相同器官的不同生长时期固氮作用有很大差异。
罗霆欧阳雪庆杨丽涛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生物固氮含氮量
甘蔗不同部位的固氮酶活性检测被引量:13
2007年
比较巴西2个固氮甘蔗品种‘B1’、‘B8’的叶片、主脉、叶鞘、茎、根和根际周围固氮酶活性的结果表明:茎、根、根际周围的固氮酶活性较高。
桂意云刘昔辉杨荣仲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固氮酶活性
内生固氮菌对甘蔗伸长期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利用联合生物固氮是有效降低甘蔗生产成本的途径之一。在温室无氮栽培条件下,将内生固氮菌株A01分别接种到6个不同基因型甘蔗(GT24、GT9、YC84/153、GT18、CP65/357和F172)中,在甘蔗伸长期测定+1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光合作用参数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φPSIIR),探讨内生固氮菌A01对不同基因型甘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内生固氮菌A01对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在不同程度上有促进的效应;在暗适应下,对Fv/Fm有一定的抑制效应,但在光适应下,能提高PSII量子效率(φPSIIR)。
吴凯朝梁俊韦莉萍罗霆邢永秀李杨瑞杨丽涛
关键词:甘蔗内生固氮菌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
接种内生固氮菌对不同基因型甘蔗农艺特性的效应被引量:11
2010年
把内生固氮菌株Y-1a分别接种到6个不同甘蔗材料GT24、GT9、YC84/153、GT18、CP65/357和F172中,在温室无氮栽培条件下,分别调查甘蔗株高、茎径、平均节间长度和单茎重,探讨接种内生固氮菌对不同基因型甘蔗农艺特性的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内生固氮菌可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不同基因型甘蔗植株的生长,增加株高、茎径、平均节间长度和单茎重。
吴凯朝梁俊罗霆邢永秀杨丽涛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生物固氮菌接种农艺特性
甘蔗内生固氮菌液浸种对甘蔗生长前期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为研究甘蔗内生固氮菌液浸种对甘蔗生长前期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用从甘蔗品种桂糖28号、新台糖22号、B8中分离获得的3种内生固氮菌及其混合液对甘蔗浸种处理,并测定与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指标。结果表明,接种甘蔗内生固氮菌对甘蔗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具有普遍而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的影响则因甘蔗品种差异表现出不同效果;巴西品种B8的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提高,但固氮菌对本地品种桂糖28号和新台糖22号的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活性影响不大。
欧阳雪庆罗霆杨丽涛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内生固氮菌硝酸还原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胺合成酶
甘蔗器官固氮酶活性及其对接种固氮菌的响应被引量:19
2008年
以巴西固氮甘蔗品种‘B1’、‘B8’和广西主栽甘蔗品种‘ROC22’和‘ROC16’为材料,通过桶栽砂培方法,研究不同品种甘蔗及接种固氮菌R16SH后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器官(根、茎、叶片、叶鞘)的固氮酶活性。结果显示,4个品种甘蔗及接菌后各器官的固氮酶活性均在伸长初期或伸长盛期达到高峰,且以根和茎较高,叶、叶鞘次之;‘B1’、‘B8’根的接菌效果最佳,其固氮酶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13.22%和12.42%,而‘B1’和‘ROC16’茎的固氮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2.19%和12.02%,叶片提高了8%~9%,叶鞘的固氮酶活性变化最小;4个品种甘蔗固氮酶活性表现为‘B8’〉‘B1’〉‘ROC22’〉‘ROC16’,且品种‘B8’与‘ROC22’和‘ROC16’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相对于品种‘ROC22’和‘ROC16’,固氮菌R16SH对‘B1’与‘B8’的株高以及‘B1’的茎径有更好的生长诱导效应,且在伸长期表现最明显。研究表明,甘蔗的固氮酶活性在品种、器官及生育期间均存在明显差异,接种固氮菌能不同程度提高各品种器官的固氮酶活性,且各品种根、茎以及‘B1’和‘B8’的叶片固氮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增加;巴西固氮甘蔗品种表现出比广西主栽甘蔗品种更强的固氮酶活性,且对接种固氮菌反应更敏感。
林丽张新成李杨瑞梁俊
关键词:甘蔗固氮菌固氮酶活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