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706)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曹克将丁旵东金艳邹建刚单其俊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干细胞
  • 5篇梗死
  • 5篇骨髓
  • 4篇心肌
  • 4篇细胞移植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干细胞移植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心肌梗死
  • 3篇细胞
  • 2篇心肌梗死后
  • 2篇心脏
  • 2篇死后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心肌梗死模型

机构

  • 6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曹克将
  • 5篇金艳
  • 5篇陈明龙
  • 5篇丁旵东
  • 5篇单其俊
  • 5篇邹建刚
  • 1篇徐顺霖
  • 1篇徐东杰
  • 1篇杨兵
  • 1篇王连生
  • 1篇刘和俊
  • 1篇张郁青
  • 1篇陈椿
  • 1篇王德国
  • 1篇王晖

传媒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干细胞治疗与室性心律失常被引量:2
2008年
心肌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是极具前景的方法,由于其电生理特性不同于成熟心肌细胞而被认为具有潜在的致心律失常性。但近期的研究发现干细胞治疗有降低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应,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王德国曹克将
关键词:干细胞室性心律失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影响的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猪心肌梗死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8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完成。①33只猪随机分3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n=10)、心肌梗死模型组(梗死组,n=10)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干细胞组,n=13)。②梗死组和干细胞组应用整体交换型球囊导管封堵左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并经导管分别注入3mL生理盐水和3mL5-溴脱氧尿核苷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③4周后各组行心率变异性、心脏血流动力学和组织化学检查。结果:33只苏中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细胞参与了心肌组织和毛细血管网的重建,部分胞浆中还出现了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肌钙蛋白T和Ⅷ因子。②心率变异性频域分析发现,梗死组同对照组相比规一化高频成分显著降低[(17.12±5.17),(28.53±7.11)nU,P<0.05];规一化低频成分和低高频成分比值显著增高[(67.82±12.68)比(44.10±12.20)nU,P<0.05;4.10±0.65比1.61±0.13,P<0.01];干细胞组规一化低频成分与梗死组差异无显著性,但规一化高频成分却较后者显著升高(P<0.05),以致低高频成分比值较后者显著降低(P<0.05)。③干细胞组左室收缩压和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却显著高于梗死组(P均<0.05),干细胞组左室舒张末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明显低于梗死组(P<0.05)。④干细胞组毛细血管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梗死组(P<0.01);梗死组梗死区和非梗死区新生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密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1),干细胞组除梗死区新生神经和交感神经密度较梗死组进一步升高(P均<0.05)外,其他与后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显著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其机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心肌�
丁旵东曹克将单其俊邹建刚陈明龙金艳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骨髓细胞自主神经系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梗死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肌重塑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心肌重塑是心肌梗死(MI)后室性心律失常形成的基础,本研究拟调查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梗死心脏血流动力学和心肌重塑的影响。方法除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外,MSCs移植组(MSCs组)和MI模型组(MI组)在完成MI动物模型制作时分别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移植MSCs悬液或等量生理盐水对照,6周后记录左室血流动力学参数值,检测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胶原含量,并行心肌组织染色分析毛细血管密度和Ⅰ/Ⅲ型胶原比例。结果(1)MSCs组梗死区毛细血管密度显著高于MI组和Control组(P分别〈0.01);(2)MSCs组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值虽未恢复正常(同Control组相比,P分别〈0.01),但较MI组均有显著改善(P分别〈0.05);(3)MI组和MSCs组非梗死区心肌组织AngⅡ、胶原含量和Ⅰ/Ⅲ型胶原比例同Control组相比均有显著升高(P分别〈0.01),但MSCs组心肌组织AngⅡ、胶原含量和Ⅰ/Ⅲ型胶原比例同MI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分别〈0.05、0.01和0.01)。结论MSCs移植能显著增加梗死区毛细血管网重建,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减轻心肌重塑程度,有助于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基质形成。
丁旵东曹克将金艳单其俊邹建刚陈明龙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流动力学心肌重塑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梗死心脏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心肌移植后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方法除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n=11)外,MSCs组(n=15)和心肌梗死(MI)组(n=14)经球囊导管堵闭左前降支法建立猪MI模型并分别移植MSCs悬液和等量生理盐水,6周后进行窦性HRT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结果①与Control组比较,MI组规一化高频成分(HFnorm)降低(P<0.05),规一化低频成分(LFnorm)和LF/HF比值增高(P均<0.01),MSCs组LFnorm与MI组无差异,但HFnorm却较后者显著升高(P<0.05),以致LF/HF比值较后者显著降低(P<0.05)。②MI后正常HRT的双相反应几乎消失,与Control组比较,MI组震荡初始(TO)增大、震荡斜率(TS)减小(P均<0.01);MSCs移植后HRT的双相反应有所恢复,与MI组比较,MSCs组TO减小、TS增大(P均<0.01)。结论MSCs移植能显著改善MI后窦性HRT的双相反应,可能与MSCs移植改善MI后心脏迷走神经功能有关。
丁旵东曹克将金艳单其俊邹建刚陈明龙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率震荡心率变异性
微创球囊堵闭法建立猪心肌梗死模型及其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运用微创冠状动脉球囊堵闭法建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实验方法及其手术过程中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猪麻醉后经右侧股动脉置入冠状动脉球囊导管至左前降支远端堵闭120 m in,直至心电图证实心肌梗死形成。结果21只苏中幼猪均完成了冠状动脉造影及球囊封堵术,1只因术中失血过多在术后饲养过程中死亡,2只因封堵结束撤管时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呼吸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心电图监护显示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图形演变过程,血清肌钙蛋白明显升高且呈动态变化,4周后病理标本显示疤痕形成,切片显示典型心肌梗死病理改变。结论微创球囊冠状动脉堵闭法为一种简单安全的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是保证存活率的关键。
金艳曹克将王晖徐顺霖王连生张郁青丁旵东刘和俊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并发症
骨髓间质干细胞心肌分化过程中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研究骨髓间质干细胞心肌分化前、后钙离子浓度变化。方法 用 5 杂氮胞苷(5- azacytidine)体外诱导猪骨髓间质干细胞使之向心肌分化;ELASA法测定分化前、后细胞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变化;应用离子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分化前、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结果  (1)经 5 杂氮胞苷诱导后细胞形态发生变化; (2)诱导后第 3周起细胞内cTnI明显增高; (3)诱导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较对照组高,且诱导前后细胞内钙释放机制不同。结论 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经 5 杂氮胞苷诱导后可具有心肌细胞的某些特性,这一过程与钙信号有关。
金艳曹克将陈明龙单其俊邹建刚陈椿徐东杰杨兵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细胞分化钙离子浓度
心肌梗死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室肌细胞复极活动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调查心肌梗死后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心室肌细胞复极活动的影响。方法10只健康幼猪作为正常对照组,23只幼猪通过球囊导管堵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并分别移植MSCs悬液(干细胞组,n=13)或等量生理盐水(梗死组,n=10),6周后行心肌组织免疫组化双染色、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及左心室肌细胞复极活动的检查。结果(1)心肌组织免疫组化双染色示,MSCs源性细胞集中分布于梗死区,胞浆中出现了肌钙蛋白T(troponinT);(2)干细胞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压和舒张末压虽未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相比,P均〈0.01),但较梗死组均改善(P均〈0.05);(3)梗死组和干细胞组动作电位复极90%的时间(APD90)、复极时间(RT)、APD和RT离散度值较对照组均延长(P均〈0.01),但干细胞组较梗死组显著缩短(P〈0.05—0.01);(4)对照组APD重建曲线斜率〈1(正常),而干细胞组和梗死组APD重建曲线斜率均〉1(异常),但前者斜率明显小于后者;(5)干细胞组诱发APD交替的阈值周长虽高于对照组(P〈0.01),却低于梗死组(P〈0.05)。结论MSCs移植可减轻梗死心室复极紊乱,其机制可能与MSCs参与心肌组织修复、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有关。
丁旵东曹克将单其俊邹建刚陈明龙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梗死复极离散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