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B2013122)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沈君陈娇霞胡辉军李国照张翔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造影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1篇对比剂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血管压迫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胰腺炎诊断
  • 1篇造影剂
  • 1篇肾盂
  • 1篇肾盂输尿管
  • 1篇肾盂输尿管连...
  • 1篇肾盂输尿管连...
  • 1篇输尿管
  • 1篇输尿管连接部
  • 1篇输尿管连接部...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广州市第十二...

作者

  • 4篇沈君
  • 3篇胡辉军
  • 3篇陈娇霞
  • 3篇李国照
  • 2篇陈玥瑶
  • 2篇段小慧
  • 2篇张翔
  • 1篇张芳
  • 1篇邓虹
  • 1篇陈悦熙
  • 1篇苏赟
  • 1篇赵坤
  • 1篇陈美微

传媒

  • 2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华腔镜泌尿...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温度对比剂与CT血管造影不良反应间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注射不同温度的碘对比剂进行CT血管造影时受检者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方法将3200例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受检者随机分为常温组(n=1520)和加温组(n=1680),常温组与加温组分别在室温下(18℃-22℃)与将对比剂放入恒温箱加热至37℃后进行血管造影,观察两组受检者的外渗和过敏样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静脉注射碘普罗胺(优维显370)进行血管造影时,加温组的外渗和过敏样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温组。结论加热碘对比剂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胡辉军陈娇霞邓虹张翔沈君
关键词:CT血管造影外渗过敏样反应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血管压迫所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血管压迫所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手术证实的16例血管压迫所致UPJO患者的CT血管造影图像,观察有无肾脏血管变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周围有无骑跨血管、血管的起源、大小及其与UPJO间的关系。结果 16例UPJO中,肾动脉解剖变异12例,肾静脉解剖变异3例。CTA16例见19支血管压迫,其中动脉血管15支,静脉血管4支。单支血管压迫13例,双支血管压迫3例,包括副肾动脉12例,迷走动脉3例,性腺静脉2例,副肾静脉2例。均与手术病理相吻合。结论多层螺旋CTA不但能够了解肾脏血管解剖及变异,并且在血管压迫所致UPJO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胡辉军李国照陈娇霞段小慧沈君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
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接受诊治且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1例AIP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54±15)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采用MRI平扫、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及DWI检查测量患者胰腺病灶的扩散系数(ADC),观察AIP的MRI及DWI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 AIP病灶的MRI表现为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病变持续渐进强化。DWI检查测量病灶的ADC值为(1.09±0.09)×10-3 mm2/s,胰腺病灶呈高信号。11例患者中,7例表现为胰腺整体弥漫性肿大,形态饱满,呈"腊肠样"外观;3例表现为胰头部局限性肿块;1例表现为胰体、尾部肿块。6例MRI检查胰腺周围见包膜样环状影,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略低或稍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或低强化,延迟期延时强化,强化程度略低于胰腺实质。4例胰周及腹膜后见多个淋巴结肿大。结论 MRI检查有助于AIP的诊断,动态增强扫描与DWI表现可作为直接征象诊断AIP,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陈悦熙李国照张翔段小慧张芳卢烈静陈美微赵坤陈玥瑶沈君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造影剂扩散加权成像
MSCT在胃肠道穿孔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肠道穿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胃肠道穿孔患者的术前MSCT影像资料,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分析穿孔征象,定性及定位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25例患者中,胃、十二指肠穿孔18例,空、回肠穿孔2例,结肠穿孔3例,阑尾穿孔2例。MSCT术前诊断穿孔的正确率为100%(25/25),定位诊断正确率为96%(24/25)。CT诊断胃肠道穿孔的直接征象为肠壁连续性中断12例(48%)。间接征象包括腹腔内游离气体23例(92%),穿孔部位周围的炎症渗出改变25例(100%),腹腔积液12例(48%),局部胃肠道管壁增厚13例(52%),小网膜囊积液3例(12%),阑尾周围脓肿2例(8%),弥漫性腹膜炎2例(8%)。结论 MSCT对胃肠道穿孔的定性和定位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外科手术治疗。
胡辉军陈娇霞李国照陈玥瑶苏赟沈君
关键词:胃肠道穿孔多层螺旋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