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2206)
- 作品数:22 被引量:322H指数:12
- 相关作者:李长安张玉芬康春国陈亮雷文大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哈尔滨学院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第四纪洞庭盆地澧县凹陷构造活动特征及动力学机制探讨被引量:20
- 2010年
- 第四纪澧县凹陷为洞庭盆地西北部的一个次级凹陷。通过地表观察和钻孔资料,对澧县凹陷及周缘第四纪沉积物和地貌及其反映的构造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进而探讨构造活动的动力机制。澧县凹陷呈由南、北西、北东边界正断裂所限的三角形。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边界正断裂强烈活动,凹陷区大幅沉降,充填了一套以砂砾层为主的沉积,其厚度自凹陷边缘向中央增加;正断裂下盘局部存在较大幅度沉降。与此同时,澧县凹陷南面、西面的外围地区产生构造抬升,形成由冲积层组成的多级基座阶地。中更新世晚期开始凹陷区及周缘地带整体抬升,凹陷区北部及凹陷南缘产生自西向东的掀斜,凹陷区北部形成小型褶皱构造。上述构造活动特征指示澧县凹陷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具断陷盆地性质,中更新世晚期以来具拗陷盆地性质。提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构造活动与地幔上隆有关:深部地幔上涌对地壳加热,使凹陷区中地壳韧塑性物质膨胀而向周边侧向迁移,尔后冷却收缩致上层地壳"塌陷"而产生整体性下拗沉降,并于下沉块体侧翼发育正断裂。此外,重力均衡机制可能也起到一定作用。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构造活动可能与深部物质蠕移运动的弹性回返以及板块尺度的物质运动和挤压作用有关。
- 柏道远李长安王先辉马铁球彭云益
- 关键词:断陷盆地动力机制第四纪
- 江汉平原人类活动与洪涝灾害的耦合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通过构建人类活动强度指标与洪涝灾害易损度指标体系,以江汉平原19个县(市)为统计单元,运用数学模型对各单元的人类活动强度及洪涝灾害易损度进行定量评估,然后利用ArcG IS对研究区人类活动强度与洪涝灾害易损度进行空间耦合分析并划分等级,结果表明:二者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且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江汉平原人类活动的致灾效应明显。
- 方应波李长安易文芳
- 关键词:洪涝灾害江汉平原
- 江汉平原沉积环境演化及对三峡贯通的指示被引量:11
- 2009年
- 选取江汉平原孔深400.59m的新沟钻孔,通过对其4.0Ma以来的沉积物进行岩性描述及粒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此岩芯剖面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该岩芯垂直剖面沉积物颗粒基本构成是以砂、粉砂、粘土为主,沉积环境变化频繁。根据粒度参数特征所反映的沉积环境意义,划分出4个沉积阶段:3.93~3.66MaB.P.(深度400.59~375.03m)为深湖相沉积环境,3.66~2.17MaB.P.(深度375.03~195.90m)为河湖相沉积环境,2.17~1.77MaB.P.(深度195.90~147.08m)为浅湖相沉积环境,1.77MaB.P.~0.11kaB.P.(深度147.08~0m)为河湖相交替频繁的沉积环境;从而揭示了江汉平原新沟钻孔4.0Ma以来的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对比江汉平原新沟孔和周老孔的磁学参数及磁性矿物特征的研究结果,发现在新沟孔深度109.15~98.82m间江汉平原水系曾发生过重要调整,江汉平原的沉积环境和物质成分均发生了重大改变。该层位可能就是长江三峡贯通的层位,其贯通时间新沟孔古地磁年龄约为1.0MaB.P.左右。
- 王秋良李长安
- 关键词:江汉平原粒度参数沉积环境
- 基于^(137)Cs示踪法的丹江口小流域农用地土壤侵蚀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运用137Cs示踪技术,采用相关土壤侵蚀定量估算模型,探讨丹江口市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的土壤侵蚀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137Cs本底值为2 153.46 Bq/m2;耕作土剖面中137Cs呈均一分布,非耕作土剖面中137Cs呈指数递减分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用地土壤侵蚀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沟谷旱地>坡耕地>菜田>水田>草地;不同土壤类型结合不同地貌形态呈现不同的侵蚀速率,依次为低山丘陵区的石灰土>粘质的黄棕壤土>紫色土和砂质潮土;坡耕地的土壤侵蚀呈现垂直分异特征。
- 张利华李辉张艳艳
- 关键词:土壤侵蚀农用地
- 江汉平原沉积物中普通辉石的特征及物源示踪意义被引量:14
- 2009年
- 通过对江汉平原周老孔第四纪岩芯的22个重砂样品中0.125~0.063mm粒级的重矿物中的普通辉石进行实验分析,发现从钻孔深度104m开始向上,普通辉石的含量明显增多(辉石在该粒级沉积物中的丰度从平均3.2×10^(-4)增加到10.9×10^(-4)),种类也明显多样(从单一的墨绿色普通辉石到多种颜色的普通辉石都有相当数量的出现),特别是含钛普通辉石(玫瑰红色调)首次出现。通过对江汉平原物源分析,特别是近源(三峡以下,含三峡)和远源(三峡以上)产出普通辉石的岩体的面积及类型的比较分析(近源与远源的基性、超基性岩分布明显不同),认为江汉平原沉积物中普通辉石的变化是由长江上游下金沙江-三峡贯通后远源物质进入所引起的,这个发生变化的钻孔深度(104m)的古地磁年龄为1.1Ma。
- 杨建李长安康春国雷文大
- 关键词:辉石江汉平原物源示踪
- 长江中游砂山沉积物磁组构特征及其指示的古风场被引量:3
- 2009年
- 本文通过对新发现的江西九江新港砂山剖面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测量和磁化率椭球体主轴的统计分析,揭示了该风成砂剖面磁组构参数在不同层位的变化特征,获得了古风向特征及其演变规律.(1)整个时期内该区的主导风向为NW-SE和NNW-SSE向,但在不同时期风向和风力强度又有所不同,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是砂2层,风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原来的NW-SE为主,变为NE-SW向为主,且该阶段沉积环境相对比较稳定;(2)砂2、砂5、砂6层具有较大P、F、L和较小的q值,说明在其形成时气候最为寒冷,冬季风的风力最强、风速比较稳定,这与野外观察到的在这几层中大型板状斜层理发育,砂层粒度较粗,黏土含量较少的结果一致;(3)晚更新世末期长江中游的风成沙丘广泛发育,表明该时段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最干冷、风力作用最强的时期,有着与北方沙漠—黄土区相类似的气候环境;(4)研究表明,AMS主轴的等面积赤平投影法和玫瑰花图,可以用来分析古风向的变化规律,是一种简易有效的方法.
- 张玉芬李长安陈亮康春国胡思辉霍炬严玲琴程旭
- 关键词:长江中游磁组构特征古风向
- 宜昌地区砾石层的磁性特征与物源分析被引量:18
- 2009年
- 分布于宜昌-宜都-鸦鹊岭-枝江一带的宜昌砾石层,是江汉平原边缘丘陵区厚度最大的第四纪沉积物,对地层划分、环境演化及长江形成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通过对代表该砾石层完整沉积序列的善溪窑剖面(上段)、云池剖面(中段)与李家院剖面(下段)的磁学特征分析发现,从云池剖面距底部9m处向上,磁化率和磁化参数F_(300mT)等均明显高于其下部分,具体为:1)下部磁化率平均值为28×10^(-3)m^3/kg,而上部磁化率平均达到170×10^(-8)m^3/kg;2)云池剖面距底部9m处以上主导砾石层剖面磁性特征的物质以低矫顽力的亚磁铁性矿物为主,而以下却含有更多的高矫顽力磁性矿物(如赤铁矿);3)善溪窑和云池砾石层的亚磁性物质颗粒要粗于李家院样品。初步分析认为,上述磁性差异主要是物源变化引起的,距云池剖面底部9m以下的砾石层物源主要为鄂西山地,从云池剖面9m开始有四川以西的物质进入江汉平原,表明此时三峡已经贯通。根据已有的测年资料,推测长江贯通三峡的时间大约为1.0~1.1MaB.P.。
- 张勇张玉芬李长安李庭雷文大
- 关键词:砾石层磁性特征
- 江汉平原沉积物重矿物特征及其对三峡贯通的指示被引量:56
- 2009年
- 江汉平原是长江穿过三峡区的第一个大型卸载盆地,其沉积物必然反映长江流经的物源区的物源特征.通过对盆地中心周老孔第四纪岩心的重砂样品中0.125~0.063mm粒级的重矿物含量变化、ATi、GZi、ZTR指数和重矿物组合分析,发现从钻孔岩心深度110m开始向上,水动力条件加强,沉积速率加快,重矿物的数量特征发生明显突变,特征矿物的组合与现代长江相同.表明在周老孔岩心深度110m(古地磁年龄1.1Ma左右)位置处,长江三峡开始贯通,江汉平原开始接纳长江带来的三峡上游的物质.
- 康春国李长安王节涛邵磊
- 关键词:江汉平原第四纪沉积物重矿物特征
- 基于MODIS影像的鄱阳湖湖面积与水位关系研究被引量:56
- 2008年
- 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根据2001年获取的13景鄱阳湖区无云MODIS影像中的9景提取的水体面积,并结合同步观测的水文数据分别采用线性、对数和指数3种模型模拟湖面积-水位之间关系。结果显示对数模型相关性最好(R2=0.918),其次为线性和指数模型。利用另外4景MODIS影像对模型进行检验表明,该模型精度较高,模拟的最大误差为3.36%。本研究显示,可根据鄱阳湖水位观测值,利用该模型预测鄱阳湖洪涝期洪水淹没面积,以弥补云天状况下光学遥感难以监测到洪水淹没范围的不足。本研究为利用遥感影像实时监控鄱阳湖水情空间动态变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对湖泊、水库的泛洪监测、调洪功能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 李辉李长安张利华田礼侨
- 关键词:鄱阳湖MODIS影像水位
- 关于聚类和诊断模型在物源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环境磁学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以来,在地学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围绕古气候,对黄土、湖泊和海洋沉积物进行了大量的环境磁学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目前,通过现代沉积物环境磁学的研究,探讨其在环境污染、物源判别等领域的应用是环境磁学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但这方面的工作在国内开展不多。通过聚类和诊断模型分析:长江、汉江样品聚类效果比较理想;基于matlab的神经网络诊断模型,根据先验数据提供的阀值函数来判断预测数据,效果很好。
- 韩晓飞朱长生张玉芬向晓军
- 关键词: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