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974093)

作品数:25 被引量:218H指数:9
相关作者:杨晓光姚佼朱彤周雪梅韩印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交叉口
  • 6篇仿真
  • 5篇交通工程
  • 4篇道路交叉口
  • 4篇运输系统
  • 4篇公交
  • 4篇车辆
  • 4篇车路协同
  • 4篇城市交通
  • 3篇信号交叉口
  • 3篇交通仿真
  • 3篇车载
  • 3篇车载数据
  • 2篇信号
  • 2篇信号优化
  • 2篇智能交通
  • 2篇智能运输
  • 2篇智能运输系统
  • 2篇双向绿波
  • 2篇相位

机构

  • 21篇同济大学
  • 6篇上海理工大学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长安大学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湖南公安高等...
  • 1篇北京交通发展...

作者

  • 17篇杨晓光
  • 8篇姚佼
  • 5篇朱彤
  • 4篇周雪梅
  • 4篇白玉
  • 4篇韩印
  • 4篇马国胜
  • 3篇杨熙宇
  • 2篇吴伟
  • 2篇时柏营
  • 2篇云美萍
  • 2篇杨帆
  • 1篇李岳林
  • 1篇王吟松
  • 1篇赵永红
  • 1篇滕靖
  • 1篇吴志周
  • 1篇朱伟权
  • 1篇邹铁方
  • 1篇范海雁

传媒

  • 5篇公路交通科技
  • 5篇交通信息与安...
  • 4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森林工程
  • 1篇测控技术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交通与运输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工程研究(跨...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城市规模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深入分析了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影响因素,并根据国内外城市规模的划分标准,选取主要影响因素和不同规模的国内外典型城市,运用统计分析法确定了不同规模城市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模型。最后以中山市为例,运用上述方法,建立了适用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预测模型,并给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建议值。
周雪梅杨熙宇杨晓光
关键词:公共交通
微观交通仿真的信号控制路段污染排放特征
通过构建数据交换机制和车型映射关系来耦合微观交通仿真软件Paramics与微观综合排放因子模式CMEM,建立了基于路况的机动车实时排放仿真平台。并对城市信号控制路段上的机动车进行建模,获得机动车微观行驶行为及计算CO、H...
刘永红幸鸿徐伟嘉蔡铭毕索阳
关键词:交通仿真尾气排放PARAMICS信号控制饱和度
文献传递
过饱和条件下信号交叉口协调控制可靠性优化被引量:4
2012年
以避免交叉口出现死锁和减少绿灯时间浪费为目标,利用交通流波动理论,建立了一种过饱和条件下的信号交叉口协调控制的可靠性优化模型,并提供了可靠性区间的计算方法。该模型基于信号控制交叉口处不同的排队溢出形式和交通流波动状态的分类研究,以控制排队溢出形式和上下游交叉口通行能力匹配作为约束条件,以增大排队溢出缓冲时间作为优化目标。通过仿真试验表明,该策略可以减少延误24.6%,同时交叉口的死锁概率降低30%,能有效地承受过饱和交通流的冲击,提高路网的可靠性。
王浩吴翱翔杨晓光
关键词:交通工程信号协调控制相位差过饱和
城市交通干线相邻交叉口动态绿波控制优化技术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现状城市交通干线协调控制无法适应交通流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首先,通过对交通干线系统的描述以及基于交通流的到达情况,在满足基本配时约束的前提下,建立了以控制周期内干线方向相邻交叉口上行和下行相位差与理论相位差之间的误差最小为目标的交通干线信号动态优化控制模型,其次,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从而得出交通信号相位的动态配时方案,实现城市交通干线动态绿波控制,避免了交通拥挤和堵塞。最后,以常州市主干路星港路沿线两个相邻交叉口为研究对象,在动态的交通需求模式下对文中方法和传统的定时协调控制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案实际有效绿波带宽增加27.2%,主干方向车辆总延误减少14.5%,是进行城市交通干线控制有效且实用的方法。
曹交交韩印姚佼
关键词:交通干线信号优化双向绿波
基于均匀设计的事故再现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借助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确定那些对事故再现结果有显著影响的参数,进而通过对这些参数进行合理处理则可在花费不大情况下确保再现结果的精度。基于均匀设计并结合回归分析,提出了一种事故再现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借助均匀设计寻找到事故再现模型的一阶响应面模型,再借助该响应面模型获得原事故再现模型内参数的敏感性向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如何通过该方法获得各输入参数的取值区间及各输入参数在其标称值附近有一定程度扰动时2种情况下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最后给出一数值算例,算例结果表明:笔者方法所得参数敏感性顺序与其他学者研究所得一致。
邹铁方杜荣华李岳林
关键词:交通工程均匀设计参数敏感性分析
道路交叉口车路协调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6
2010年
提出了道路交叉口车路协调实验系统框架、实现方法并进行了系统搭建测试。在分析系统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逻辑框架与系统物理框架设计,实现了各子系统功能,包括:GPS车载定位信息采集、交通控制系统设定、路侧处理单元与车载处理单元程序设计与短程无线通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道路交叉口车路协调实验系统,模拟实际交通运行状态对系统主要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完成信号灯状态的车载实时显示,但应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与通信效果。实验系统不仅为进一步研究基于车路协调的下一代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提供了实验平台,还能采集相关的车辆运行数据与驾驶员特征数据。
杨晓光朱彤姚佼白玉马国胜
关键词: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车路协同系统下多智能体微观交通流模型被引量:18
2012年
介绍车路协同系统(cooperative vehicles infrastructure system,CVIS)下车辆多智能体(vehicle multi-agent,VMA)的概念及其属性列表.提出传统交通环境和CVIS下的车辆决策机制,分析两者在交叉口及路段上对于交通状态判断与决策的差异.建立CVIS下的单车道微观交通流模型,给出车辆的微观动力学模型,包括加速模型和减速模型,同时考虑交叉口的信号灯对车辆行为的影响.最后,数值试验将分析车辆在两种不同环境中的时空轨迹图以及宏观的交通参数.结果表明:CVIS下的车辆比传统交通环境下的车辆总行驶时间、平均行程时间以及平均延误均有极大降低,提高了通行的效率;车队车头时距降低、速度方差减小,提高了车队行驶的稳定性.
杨帆云美萍杨晓光
关键词:车路协同多智能体
面向闯红灯警告的驾驶员停驶行为判别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面向道路交叉口闯红灯警告(RLRW),提出了通过进口道车辆运行参数,预测驾驶员将在停止线前停驶还是采取通过行为的判别方法。首先综述了闯红灯警告系统的产生与发展现状,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驾驶员停驶行为预判模型,用城市道路实测数据进行了参数估计及检验,引入了描述系统性能的ROC曲线并将其用于模型性能评价。本研究采用的数据采集自上海城市道路交叉口进口道,通过Autoscope视频检测系统提取特征数据。研究表明,当前速度与上游30 m处速度差或速度比最适合作为解释变量预测驾驶员停驶行为,而非以往研究中采用的速度、加速度。距离停车线40 m作为计算点可获得较好的预测效果。
朱彤杨晓光王岩王岩唐涛
关键词:智能运输系统LOGISTIC回归驾驶行为ROC曲线
基于前车数据的动态公交车辆到站时间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在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基于采集获取的实时车辆定位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前车的公交车辆到站时间动态预测模型。在建立路段行程时间计算模型时考虑了前车的平均瞬时速度,在计算站点区域停留时间时建立了基于前车的预测模型,提出了一种参数容易获取、便于实际计算的模型,用于预测公交车辆在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延误。用上海市58路公交车的GPS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公交车辆到站时间。
周雪梅彭昌溆宋兴昊杨晓光
关键词:公共交通GPS数据
基于车载数据的城市道路交叉口自适应控制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在总结现有交叉口交通控制弊端的基础上,通过对控制目标和任务的分析,基于车路协同系统的全时空车载数据,以单车道的车队和多车道的车队簇为控制对象,利用车头时距和间距研究车队和车队簇的形成和动态变化规律,建立了基于车载数据的交叉口自适应控制模型,同时在相位切换逻辑中考虑了两难区.最后基于二次开发的仿真平台,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测试和验证,相关的案例分析表明,模型应用对于交叉口平峰和低峰情况下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有显著改善.
姚佼范海雁韩印崔雷
关键词:车载数据自适应控制车队相位切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