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03C32003)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肖强殷坤山冷杨邢丽苹张传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毛虫
  • 5篇茶毛虫
  • 4篇多角体
  • 4篇核型多角体
  • 4篇核型多角体病
  • 4篇核型多角体病...
  • 3篇茶毛虫核型多...
  • 1篇多角体病毒
  • 1篇苏云金杆菌
  • 1篇田间
  • 1篇田间使用
  • 1篇微生物
  • 1篇进化
  • 1篇进化分析
  • 1篇混剂
  • 1篇分子进化
  • 1篇分子进化分析
  • 1篇NPV
  • 1篇P24
  • 1篇BT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6篇殷坤山
  • 6篇肖强
  • 3篇冷杨
  • 1篇聂婷婷
  • 1篇唐美君
  • 1篇张传溪
  • 1篇邢丽苹

传媒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中国茶叶
  • 1篇茶叶
  • 1篇茶叶科学
  • 1篇全国农业面源...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茶毛虫病毒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6年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是茶毛虫高效专一性病原物,已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工程等研究的不断深入,茶毛虫病毒将在茶园害虫综合管理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茶毛虫病毒形态学、生物学和应用技术等研究进展。
冷杨殷坤山肖强
关键词:茶毛虫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Bt混剂的作用特性被引量:9
2007年
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与苏云金杆菌(Bt)配制而成的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Bt混剂(EpNPV-Bt)的增效作用、速效作用、拒食作用和兼治作用。结果表明,在16~28℃温度范围内,EpNPV-Bt对茶毛虫的作用在整个死亡周期表现为相加作用,协同毒力指数主要分布在-20%~20%之间,其中16、19、28℃的死亡前期表现为增效作用,协同毒力指数大于20%,22℃的死亡中期表现为拮抗作用,协同毒力指数小于-20%。EpNPV-Bt对茶毛虫LT30为5.6天,比EpNPV减少3.8天,幼虫的死亡速度提高了1.8倍。EpNPV-Bt对茶毛虫的拒食效果明显,取食量比EpNPV减少66.2%。EpNPV-Bt对茶刺蛾、用克尺蠖和茶尺蠖等茶树害虫具有兼治作用,其中对茶刺蛾的死亡率达85.8%。
冷杨肖强殷坤山
关键词: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混剂
茶毛虫病毒杀虫剂田间使用技术研究被引量:18
2004年
殷坤山肖强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
茶毛虫病毒制剂大面积防治示范的效果
<正> 茶毛虫是中国茶区的主要害虫,一般山地茶园发生严重。近年来,该虫发生的上升趋势较快,局部地区出现大暴发现象,每亩虫量达到数十万头甚至上百万头,茶树被食成秃枝,严重影响了茶叶产量和茶树树势。同时发生茶毛虫的茶园中,幼...
肖强殷坤山唐美君金伟东
文献传递
茶毛虫NPV的P24、Rr1、Lef1基因及其分子进化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克隆和测定了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upsNPV)全长5942bp的EcoRI-XhoI基因组DNA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包含5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分别编码P24、Rr1、38.7K、Lef1和Ep-ld124。通过对上述5个基因与其它已知杆状病毒的同源基因的分析比较,以及对P24、Rr1和Lef1的分子进化树分析,表明EupsNPV是一种与已知杆状病毒都有较大差异的病毒种类,属于NPVII组病毒。结果还表明EupsNPV与茶尺蠖(Ectropisobliqua)核多角体病毒(EcobSNPV)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本文报道的序列的EMBL登录号为AJ920288。
聂婷婷肖强殷坤山邢丽苹张传溪
关键词: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P24分子进化
茶毛虫病毒研究进展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是茶毛虫高效专一性病原物,已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工程等研究的不断深入,茶毛虫病毒将在茶园害虫综合管理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茶毛虫病毒形态学、生物学...
冷杨殷坤山肖强
关键词:茶毛虫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