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4701)

作品数:52 被引量:150H指数:7
相关作者:梁争论王国治卢锦标杨蕾吴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温州医科大学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疫苗
  • 21篇结核
  • 18篇病毒
  • 10篇免疫
  • 10篇卡介苗
  • 10篇肝炎
  • 8篇抗体
  • 7篇结核病
  • 7篇结核分枝杆菌
  • 7篇结核疫苗
  • 7篇分枝杆菌
  • 7篇杆菌
  • 7篇肠道
  • 7篇肠道病毒
  • 5篇动物
  • 5篇乙型
  • 5篇乙型肝炎
  • 5篇中和抗体
  • 5篇接种
  • 5篇基因

机构

  • 50篇中国食品药品...
  • 7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卫生部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北京天坛生物...
  • 2篇北京生物制品...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北京市海淀区...
  • 1篇常州市疾病预...
  • 1篇青县人民医院
  • 1篇北京市结核病...
  • 1篇北京科兴生物...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北京万泰生物...
  • 1篇成都生物制品...
  • 1篇上海生物制品...

作者

  • 24篇梁争论
  • 22篇王国治
  • 19篇卢锦标
  • 14篇吴星
  • 14篇杨蕾
  • 13篇都伟欣
  • 13篇陈保文
  • 11篇徐苗
  • 10篇沈小兵
  • 10篇苏城
  • 9篇赵爱华
  • 9篇毛群颖
  • 6篇邵杰
  • 6篇邓海清
  • 6篇姚昕
  • 5篇黄维金
  • 5篇付丽丽
  • 5篇陈盼
  • 4篇王佑春
  • 4篇张军楠

传媒

  • 1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0篇微生物学免疫...
  • 7篇中华微生物学...
  • 5篇中国防痨杂志
  • 4篇中国药事
  • 4篇中华结核和呼...
  • 3篇微生物与感染
  • 3篇中国病毒病杂...
  • 2篇国际生物制品...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结核病与胸部...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 1篇2016结核...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9篇2016
  • 7篇2015
  • 12篇2014
  • 17篇2013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豚鼠接种重组结核疫苗 AEC/BC02后的超敏反应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MTB感染豚鼠接种重组结核疫苗AEC/BC02(由抗原Ag85b、ESAT6-CFP10和复合佐剂BC02构成,简称AEC/BC02)后是否诱发超敏反应( Koch现象)。方法18只豚鼠(雌雄各半)皮下注射MTB,5.0×10^3 CFU/只。40 d后平均分成3组,每组6只:(1)生理盐水组:注射生理盐水0.5 ml/只;(2)AEC/BC02组:注射1人份剂量/只,即(10μg Ag85b +10μg ESAT6-CFP10)/0.5 ml BC02/只;(3) H37Ra组:注射H37Ra灭活全菌体1 mg/只。3组均每2天注射1针,共3针。首次免疫3周后解剖豚鼠观察肝、脾、肺脏器病变,进行脾和肺组织活菌计数;肺组织切片染色后用Image-Pro Plus软件分析其炎症反应程度。结果 H37Ra组肝、脾、肺综合病变评分为(48±26)分,低于生理盐水的(62±1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3,P=0.300)。 AEC/BC02组综合病变评分为(36±15)分,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0,P=0.014),但与H37R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9,P=0.337)。 H37Ra组脾活菌数为(5.31±0.80) log10 CFU,低于生理盐水组的(5.57±0.75) log10 CF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581,P =0.574)。 AEC/BC02组脾活菌数为(4.64±0.64) log10 CFU,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6,P=0.044),但与H37R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02,P=0.140)。 AEC/BC02组和H37Ra组肺活菌数分别为(3.71±1.01)和(3.82±1.25) log10 CFU,与生理盐水组的(4.15±0.69)log10 CFU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81,P=0.399;t=0.566,P=0.584)。 H37Ra组的肺部炎症区域面积较大,占(33.0±4.4)%,高于生理盐水组的(14.8±8.4)%(t=4.719,P=0.001)和AEC/BC02的(19.7±7.9)%(t=3.616, P=0.005),而AEC/BC02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1,P=0.322)。结论肺部炎症反�
卢锦标陈保文邓海清苏城沈小兵都伟欣杨蕾王国治徐苗
关键词:疫苗超敏反应
我国戊型肝炎病毒流行特征及其疫苗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戊型肝炎(hepatitis 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我国戊型肝炎的报告病例数在急性肝病中呈上升趋势,引起人们的重视。接种疫苗是预防HEV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对我国HEV的流行特征及我国自主研制的重组HEV疫苗Hecolin誖的保护效果、不同人群的免疫程序、疫苗质控和标准品等方面的问题作一综述。
郝晓甜陈盼吴星梁争论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疫苗
重组结核分枝杆菌11 kDa蛋白皮肤试验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比较重组结核分枝杆菌11 kDa蛋白(重组11 kDa蛋白)皮肤试验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两种检测方法,探讨更适合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的筛查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9月北京市大兴区某大学新生共461名,进行重组11 kDa蛋白和PPD的同体双臂皮肤试验,分别于不同前臂皮内注射0.1 mL重组11 kDa蛋白(10μg/L)和0.1 mL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50 U/mL),观察注射后72 h后皮肤反应。于皮肤试验前采集461名志愿者的静脉血,进行体外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TB)检测,采用T-SPOT.TB试剂盒进行。比较重组11 kDa蛋白皮肤试验、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的差异性。结果以注射72 h后的硬结反应进行统计,2种检测结果显示男女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组11 kDa蛋白皮肤试验中阳性反应者为17名,阳性率为3.68%;PPD皮肤试验中强阳性反应者为8名,强阳性率为1.74%。以T-SPOT检测结果为标准,重组11 kDa蛋白皮肤试验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39.53%,100.00%,94.36%;PPD皮肤试验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6.28%,99.76%,91.97%。结论重组11 kDa蛋白皮肤试验灵敏度高,与体外T-SPOT.TB检测结果一致且简便易行,有望成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新的筛查方法。
赵淑娟李春关永春张悦琴郭金红郑素华
关键词: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皮肤试验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豚鼠模型的建立和验证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M ycobacterium tuberclu osis,Mtb)潜伏感染治疗用疫苗的豚鼠评价模型。方法豚鼠皮下攻毒5.0×103 CFU Mtb,于不同时间点用0.5μg重组结核杆菌ESAT6-CFP10蛋白对豚鼠皮试,观察皮试阳转情况。攻毒2周后,模型组豚鼠采用5 mg异烟肼灌胃治疗,每周3次,持续4周;对照组豚鼠不做化疗。在Mtb感染后的第6周,分别取未经异烟肼治疗的豚鼠和经异烟肼治疗的豚鼠解剖,比较豚鼠的肝、脾和肺的脏器综合病变指数以及脾活菌数( log10 CFU)。根据上述结果建立豚鼠的潜伏感染模型,并用两个参考疫苗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豚鼠攻毒Mtb 2周后,EC皮试反应全部转阳,皮试反应大小为(19.9±3.0) mm。模型组豚鼠经4周异烟肼治疗后,脏器综合病变指数为0,脾未分离出活菌数。对照组豚鼠不经化疗,脏器综合病变指数为38.8±16.5,脾活菌数为(5.1±0.3)log10 CFU。停药后,模型组豚鼠结核病自然复发,在两次参考疫苗的验证中,脏器综合病变指数分别为48.5±23.9和51.30±23.41,脾活菌数分别为(4.5±1.3)和(4.2±1.1) log10 CFU,肺部活菌数分别为(4.1±1.2)和(3.4±1.3) log10 CFU。结论 Mtb攻毒豚鼠后,异烟肼化疗可抑制Mtb增殖,成功建立豚鼠的Mtb潜伏感染模型。该模型重复性好,可用于潜伏感染治疗用疫苗的评价。
卢锦标邓海清陈保文都伟欣杨蕾沈小兵苏城徐苗王国治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动物模型结核疫苗
重组结核分枝杆菌 ESAT6-CFP10蛋白与 PPD 皮肤试验的动物实验比较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动物实验中评价重组结核分枝杆菌ESAT6-CFP10蛋白(以下简称:重组ESAT6-CFP10蛋白)皮肤试验情况,同时与PPD(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皮肤试验进行比较。方法以不同分枝杆菌分别致敏豚鼠,致敏成功后每只豚鼠皮内分别注射重组ESAT6-CFP10蛋白和PPD。用双盲法记录注射后48 h局部皮肤反应的纵径和横径,计算其均值。以结核分枝杆菌活菌感染豚鼠,在感染后不同时间内选取一定只数的豚鼠,皮内分别注射重组ESAT6-CFP10蛋白和PPD,记录注射后24 h局部皮肤反应的纵径和横径,计算其均值,并统计两种皮试反应的阳转率情况。结果在结核分枝杆菌活菌、结核分枝杆菌死菌和卡介苗致敏豚鼠中,PPD皮肤试验均为阳性,局部硬结直径分别为(11.4±0.9) mm、(11.8±1.1) mm和(13.2±0.8) mm。在结核分枝杆菌活菌致敏豚鼠中,重组ESAT6-CFP10蛋白皮肤试验为阳性,局部硬结直径为(13.7±5.7) mm;在结核分枝杆菌死菌和卡介苗致敏豚鼠中,重组ESAT6-CFP10蛋白皮肤试验均为阴性,局部硬结直径为0。结核分枝杆菌H37 Rv感染豚鼠后,第9天开始随机选取相应只数的豚鼠进行重组 ESAT6-CFP10蛋白和PPD的皮肤试验。第2周时24只豚鼠全部进行皮试试验,ESAT6-CFP10蛋白全部阳转,阳转率为24/24,硬结反应平均值为(19.9±3.0) mm;而PPD的阳转率仅为15/24,硬结反应平均值为(6.1±5.5) mm。第4周时PPD开始全部阳转,阳转率为33/,硬结反应平均值为(12.7±2.5) mm。结论重组ESAT6-CFP10蛋白皮肤试验能够鉴别卡介苗接种和结核分枝杆菌死菌、活菌感染,并且较PPD能够早期进行诊断。
都伟欣陈保文卢锦标邓海清沈小兵苏城杨蕾王国治
关键词:重组蛋白质类结核分枝杆菌皮肤试验
柯萨奇病毒B组5型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柯萨奇病毒B组5型(coxsackievirus B5,CVB5)近年在中国引起多起手足口病和无菌性脑膜炎暴发.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出现了新型CVB5传播,从而给防控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疾病带来了新的挑战.此文就CVB5的流行病学、进化特征、动物模型以及实验室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姚昕卞莲莲毛群颖梁争论
关键词:肠道病毒属手足口病无菌性脑膜炎
我国结核病疫苗和诊断制剂概述被引量:7
2014年
近年来,结核病新型疫苗的发展非常迅速,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13年共有12种结核病疫苗处于临床期,其中包括我国处于临床Ⅲ期阶段用于潜伏感染者预防结核病的无细胞母牛分枝杆菌制剂M.vaccae疫苗(M.V疫苗)。
卢锦标王国治
关键词:结核病疫苗世界卫生组织无细胞感染者
免疫复合物型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原性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免疫复合物型乙型肝炎疫苗在小鼠体内和食蟹猴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免疫复合物型乙型肝炎疫苗单次免疫小鼠,不同时间点采血进行anti-HBs滴度动态检测;不同免疫程序免疫小鼠,进行anti-HBs滴度检测;肌肉注射5μg/只免疫小鼠,ELISPOT方法检测IFN-γ形成斑点数并进行阳转率统计;测定稳定性试验样品的ED50;分别以20μg/只和100μg/只剂量免疫食蟹猴,不同时间点采血检测anti-HBs滴度。结果免疫复合物型乙型肝炎疫苗动态检测anti-HBs滴度均高于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免疫复合物型乙型肝炎免疫2针次anti-HBs滴度可达到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免疫3针次水平;免疫复合物型乙型肝炎疫苗细胞免疫检测IFN-γ斑点形成细胞( SFC)及阳转率高于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及酿酒乙型肝炎疫苗国家参考品;免疫复合物型乙型肝炎疫苗长期稳定性优于酿酒酵母乙肝疫苗,ED50值低于后者,高低两种剂量免疫食蟹猴,均可诱导高滴度anti-HBs,且持续性良好。结论免疫复合物型乙型肝炎疫苗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均优于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
徐静王娟吴刚周嘉琪单璞李计来许丽锋
关键词:免疫复合物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原性
豚鼠模型中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量效关系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在不同分枝杆菌致敏豚鼠模型中研究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tuberculin,TB-PPD)的量效关系。方法将受试豚鼠随机分成6组:结核分枝杆菌H37Rv活菌致敏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株CMCC 94757、94754、94766致敏组、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vaccine,BCG)致敏组和灭活结核分枝杆菌H37Rv致敏组。各组豚鼠分别于左侧大腿腹股沟皮下注射相应致敏原,5~6周后,所有豚鼠于脊柱两侧皮内注射20 IU/m L TB-PPD和50 IU/m L TB-PPD各0.1 m L;于注射后24 h、48 h观察和记录局部硬结的纵径与横径,计算平均值。结果所有组别豚鼠接受两种规格TB-PPD皮试后,无论是24 h还是48 h,局部硬结反应直径均大于10 mm,全部阳性,阳转率均为100%。5 IU TB-PPD皮试反应强度高于2 IU TB-PPD,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24 h结果显示:2 IU TB-PPD和5 IU TB-PPD在H37Rv活菌致敏组、94766致敏组、灭活H37Rv致敏组皮试反应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91、P=0.071;t=2.722、P=0.053;t=1.76、P=0.153),其余3组5 IU TB-PPD皮试反应强度高于2 IU TB-PP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98、P=0.015;t=4.811、P=0.009;t=3.068、P=0.037)。48 h硬结反应和24 h、48 h平均硬结反应结果均显示:在各致敏组豚鼠模型中5 IU TB-PPD皮试反应强度均高于2 IU TB-PPD,皮试反应大小均有统计学差异(t=3.471、P=0.018;t=3.371、P=0.020;t=6.216、P=0.003;t=5.244、P=0.006;t=3.959、P=0.017;t=4.674、P=0.010;t=4.824、P=0.008;t=3.794、P=0.019;t=3.857、P=0.018;t=2.86、P=0.046;t=3.539、P=0.024;t=3.365、P=0.028)。结论各组豚鼠致敏模型中5 IU TB-PPD的效价均明显高于2 IU TB-PPD,存在较为明显的量效关系。各种感染状态下,虽然高剂量制品可诱导更强的迟发型超敏(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DTH)反应,但低剂量制品也不影响其阳性检出率。
苏城卢锦标沈小兵陈保文王国治都伟欣
关键词: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皮肤试验结核分枝杆菌卡介苗
针对世界卫生组织对卡介苗两次文件立场观点差异的探讨
对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发布的卡介苗声明与2004年发布的卡介苗接种立场文件中的相关观点进行比较、分析、解读,为重新认识卡介苗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从结核病预防控制策略角度,探讨进行卡介苗对青少年及成年人保护效力临床评价的...
赵爱华徐苗郑素华逄宇吴雪琼王国治
关键词:结核疫苗卡介苗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