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630119)

作品数:13 被引量:150H指数:6
相关作者:苑清敏宁宁宁秦聪聪冯冬张文龙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理工大学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脱钩
  • 3篇海陆
  • 2篇新兴产业
  • 2篇战略性新兴产...
  • 2篇生产效率
  • 2篇碳排放
  • 2篇资源环境
  • 2篇物流
  • 2篇陆域
  • 2篇海洋产业
  • 2篇海洋经济
  • 2篇海洋战略
  • 2篇海洋战略性新...
  • 1篇低碳
  • 1篇低碳经济
  • 1篇低碳路径
  • 1篇有序度
  • 1篇战略性
  • 1篇生态位理论
  • 1篇数据包络

机构

  • 12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国家海洋技术...

作者

  • 12篇苑清敏
  • 4篇宁宁宁
  • 3篇秦聪聪
  • 3篇冯冬
  • 2篇邱静
  • 2篇杨蕊
  • 2篇张文龙
  • 2篇申婷婷
  • 1篇史浩
  • 1篇董月娥
  • 1篇滕欣
  • 1篇刘俊

传媒

  • 3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资源科学
  • 1篇软科学
  • 1篇财经论丛
  • 1篇经济经纬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2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津市能源足迹变化的驱动力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为促进天津市可持续发展,运用能源足迹分析方法,对天津市2000—2012年能源足迹的变化进行了分析;采用STRIPAT模型,对引起能源足迹变化的人口数量、城市化率、富裕度、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能源足迹年均增长7.59%,生态环境承受了巨大压力;人口数量和城市化率对天津能源足迹的正向驱动作用较强,技术水平则有很强的负向驱动作用,富裕度和产业结构的驱动作用相对较小。为保证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天津市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人与城市和谐发展。
苑清敏刘俊
关键词:环境学能源足迹
我国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协同共生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以共生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海陆产业间协同共生关系,构建了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协同共生度评价模型,基于1995~2010年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沿海11省市海陆产业共生状态,预测了达到对称性互惠共生状态的时间区间,并给出保持对称性互惠共生状态两种产业主参量的条件组合。结果表明,我国早期存在海洋产业寄生于陆域产业中的状态,之后长时间处于正向非对称互惠共生状态,沿海7省市在2011~2014年之间达到对称互惠共生状态。
苑清敏杨蕊
关键词:海洋产业互惠共生
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差异及生产效率分析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泰尔指数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三大经济区11个沿海省市在2001~2010年间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区域内和区域间结构分解分析,并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产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存在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各省市产业发展不均衡。研究期内,我国海洋新兴产业的生产效率略有下降,技术变化率起着明显的抑制作用,技术效率有所降低。
苑清敏冯冬
关键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效率泰尔指数MALMQUIST指数
基于CVA-DEA区域物流供需系统均衡发展的评价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在区域物流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基于现金增加值法(CVA)从物流供需角度构建区域物流供需系统均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模型和均衡发展模型,对2007-2011年我国31个省市八大区域的物流差异进行系统内和系统间的解析,并对供需系统的结构效度和规模效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八大区域的物流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梯度性,区域物流发展的均衡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区域物流系统发展的均衡性主要受系统内和系统间要素的投入产出结构、发展规模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供需结构和供需规模具有显著差异。
苑清敏宁宁宁史浩
关键词:区域物流物流需求物流供给
海陆经济竞合协同演化模型及策略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文章分析了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的关联关系,从海陆经济发展中的竞合行为出发,运用复制者动态方程对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的竞合协同关系进行表征,获得系统的动态均衡点,并结合相位图分析法对各均衡点的稳定性进行解释,得到不同的演化稳定策略,进而运用Matlab对海陆经济竞合策略进行系统模拟仿真,得到不同初始状态参数下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竞合发展的不同策略。
滕欣董月娥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我国沿海省市海洋产业竞争策略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基于生态位理论,从生态位强度、宽度、重叠度全面分析我国海洋产业生态位现状。具体采用生物学量化模型:Shannon-Wiener指数,Pianka公式等进行量化计算。计算结果能很好地解释各沿海省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总体特征。基于沿海十一省市海洋产业普遍存在同构化的现象,依据强度、宽度特征分组,生成相应的竞争策略。本文将为各省市完善海洋经济的发展布局和战略规划提供新的参考与启示。
苑清敏秦聪聪杨蕊宁宁宁
关键词:海洋产业生态位理论同构化
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海洋经济效率变化及生产效率变化分析被引量:25
2016年
笔者将资源投入和非期望产出纳入生产率分析框架中,采用SBM测度方法,对我国在2001年-2011年的海洋经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并将其与基于传统方法的海洋经济效率对比,分析资源环境约束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利用ML指数,测算分析资源环境约束下海洋经济生产率及其分解构成。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以后,海洋经济资源环境效率虽逐步超越传统经济效率,但仍有提升空间;沿海省区市中除上海、福建、广东外,其余省区市海洋资源环境效率有待进一步改善;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海洋经济生产率呈增长态势,技术进步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技术效率则有所降低。
苑清敏张文龙冯冬
关键词:资源环境约束海洋经济
区域产业脱钩弹性与低碳经济路径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依据Tapio弹性脱钩分析框架,分析上海、天津、重庆三城市能耗脱钩弹性指数和碳排放脱钩弹性指数,并对三城市脱钩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文章创新性地构建低碳化脱钩弹性因果链,从能耗弹性脱钩因子、碳排放弹性脱钩因子两方面分析上海、天津、重庆三直辖市工业产业部门脱钩弹性因果关系链以及因果链中各因子关系。进一步分析上海、天津、重庆工业产业部门经济增长与工业能源消耗、碳排放之间的关联特征,由此评价三城市节能减排力度强弱及相应成效,最后提出区域产业部门经济增长与低碳经济的实现路径、具体措施以及如何正确寻找产业发展、产业减排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政策及建议。
苑清敏郑少宇
关键词:碳排放低碳路径
我国沿海地区海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有助于推动沿海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加快地区经济的和谐发展,逐步实现我国由海洋大国向海洋经济强国的转变。通过海陆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协调模型,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07—2012年我国沿海地区11个省(区、市)的海陆战略性新兴产业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地区的海陆战略性新兴产业系统的耦合度,除海南之外,都在磨合型耦合与高水平型耦合之间交替出现。广东海陆战略性新兴产业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最高,逐渐由中级协调向良好协调发展水平改善;河北的耦合协调程度最低,处于严重失调衰退水平;其它地区居中,大致在中度失调和轻度失调之间反复和倒退。
苑清敏申婷婷冯冬
关键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基于PCA-DEA的天津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基于PCA和DEA模型,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可比性、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原则,结合海洋经济实际发展状况,建立天津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投入-产出视角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状况,以期对天津市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纵向评价并丰富其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天津市海洋经济总体可持续呈良性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及能力;但海洋资源、劳动力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冗余度高,利用率低下,是阻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天津市在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规模效益与技术效益有效性,协调好海洋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苑清敏邱静宁宁宁
关键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数据包络分析主成分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