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60040)
- 作品数:12 被引量:57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元祖艳群何永美杨生超冯源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浙江林学院昆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云南省教育厅青年教师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不同时期UV-B辐射增强对灯盏花生物量和药用有效成分产量的影响
- 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时期UV-B辐射增强(5.0kJ·m-2,旺长期辐射T1、花期辐射T2、旺长期+花期辐射T3)对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各部位生物量和药用有...
- 朱媛冯源祖艳群杨生超何永美李元
- 关键词:灯盏花UV-B辐射生物量
- 文献传递
- 紫外辐射增强对灯盏花内生细菌的影响初探
- 2009年
- 灯盏花根茎叶表面消毒法后,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灯盏花根茎叶中的内生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革兰染色和芽胞染色,结果表明:灯盏花根内生细菌的数量显著或极显著多于叶和茎,紫外辐射极显著减少灯盏花叶和茎中内生细菌的数量。76%和54%的灯盏花内生细菌为G+细菌和含芽胞的细菌,紫外辐射增加灯盏花叶和茎中内生G+细菌和含芽胞细菌的比例。
- 何永美湛方栋祖艳群李元
- 关键词:紫外辐射灯盏花内生细菌
- 灯盏花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对22份灯盏花种质资源的12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简单相关、偏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灯盏花的15对性状间存在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关系,其中灯盏乙素含量与单株干重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其他10个农艺性状间均无相关关系;单序种子数、单株分枝数和基生叶宽对单株干重有较大的直接正向效应,而种子千粒重、花序直径和单株花序数则对单株干重有较小的直接负效应。
- 杨生超萧凤回文国松张丽梅王平理徐绍忠
- 关键词:灯盏花数量性状通径分析
- UV-B辐射和氮素互作对灯盏花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UV-B辐射(5.0 kJ/m2)和氮素互作情况下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UV-B辐射会使灯盏花植株的生物量减小,在氮浓度为3.0×10-3 mol/L时,生物量在90 d时下降了13.7%;植株矮化,根冠比减小,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却能够增加总黄酮产量,氮浓度为3.0×10-3 mol/L时,总黄酮产量在90 d时增加了28.9%,而适当增加氮素含量会补偿甚至提高灯盏花的生物量。相较自然光下的1.0×10-3 mol/L氮素处理而言,水培条件下,UV-B辐射(5.0 kJ/m2)和3.0×10-3 mol/L氮处理会使灯盏花总黄酮产量增加263.1%。
- 王美娟刘春帅李元何永美姬静
- 关键词:氮素灯盏花生理
- 紫外辐射对植物病害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08年
- 紫外(UV)辐射作用于"病菌-植物"病害系统影响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UV辐射对植物病原菌孢子的萌发、芽管伸长、菌丝生长等光生物学效应,不同种属的菌种对UV辐射存在不同的响应机制;二是寄主植物从形态、生理生化等方面对UV作出响应,导致植物的抗病性发生变化。研究证实,中、短波UV辐射可抑制病菌孢子萌发,减少病害的发病率;长波UV辐射对病菌孢子的萌发有诱导作用,可提高病害发病率。根据UV辐射水平、病菌侵染程度及植物抗性品种等因素的影响,UV辐射对不同植物病害系统也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该文作者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辐射对植物病害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冯源高召华祖艳群李元
- 关键词:植物病原菌寄主植物植物病害
- 灯盏花大小孢子形成与胚胎发育被引量:1
- 2009年
- 用石蜡切片法对灯盏花从花原基分化到胚胎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灯盏花从初孕花序至头状花序的直径(d)在2.8~3.1mm时为花器官分化期,包括花原基分化期、花萼与花冠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以及分化完成期4个阶段;灯盏花花药4室,药壁发育属双子叶型,绒毡层细胞属于变形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成熟花粉为3-细胞型;子房下位,1室,单珠被,薄珠心,胚珠倒生,胚囊发育为蓼型;珠孔受精,属于有丝分裂前类型,胚乳发育为细胞型,胚胎发育应属紫菀型。
- 赵峥邱崇力王定康杨生超李元萧凤回
- 关键词:灯盏花胚胎学
- 增强UV-B辐射和氮素互作对植物生长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0年
- 不同氮源条件下,UV-B辐射增强能改变植株对氮的吸收利用以及植株叶片的碳氢比和碳氮比,增加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缺氮条件下,UV-B辐射增强使植物叶片中SOD、POD活性增强,MDA含量增加;氮素过量时,UV-B辐射增强会降低植物对UV-B辐射的耐性。UV-B辐射增强和氮缺乏相互作用会降低叶片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从而抑制植物的生长,降低生物量。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UV-B辐射增强与氮素相互作用对植物抗氧化系统、氮代谢、光合作用、生物量和形态结构的影响进行综述。
- 姬静祖艳群李元
- 关键词:UV-B辐射氮素氮代谢抗氧化系统
- 不同时期UV-B辐射增强对灯盏花生物量和药用有效成分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0年
- 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时期UV—B辐射增强(5.0kJ·m^-2,旺长期辐射T1、花期辐射12、旺长期+花期辐射B)对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各部位生物量和药用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时期UV—B辐射均导致灯盏花株高、基叶数、最大基叶长、最大基叶宽、总生物量降低,其中总生物量下降2.91%~15.79%;花期辐射(T2)下,各形态指标和生物量降低的幅度小于旺长期辐射(T1)。(2)不同时期增强的UV—B辐射均导致灯盏花各部位有效成分(总黄酮、咖啡酸酯、灯盏乙素)含量升高,含量依次为T3〉T2〉T1〉CK。(3)不同时期增强的UV—B辐射使灯盏花药用有效成分产量发生改变,仅花期辐射(T2)使灯盏花总黄酮、灯盏乙素和咖啡酸酯总产量均显著增加,其中灯盏乙素增加10%,总黄酮增加4.01%,咖啡酸酯增加4.05%。总之,通过增加UV—B辐射来增加灯盏花药用有效成分产量是可行的,以灯盏花花期进行UV—B辐射30d具有较好的效果。
- 朱媛冯源祖艳群杨生超何永美李元
- 关键词:灯盏花生物量
- 模拟UV-B辐射增强条件下灯盏花居群的生理差异及其遗传背景被引量:2
- 2009年
- 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模拟UV-B辐射(280~320nm)增强对6个灯盏花居群的类黄酮、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种内差异,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灯盏花居群进行遗传背景分析.结果表明:在UV-B辐射增强条件下,灯盏花D01、D53、D63和D65居群在成苗期、盛花期和成熟期的类黄酮含量均显著增加,成苗期与盛花期MDA含量显著降低;而D47和D48居群3个生育期的MDA含量和盛花期类黄酮含量均显著增加,成熟期显著降低.D01居群3个生育期的POD、APX活性,成苗期、盛花期CAT活性与盛花期SOD活性均显著升高;D47居群3个生育期的SOD、CAT和APX活性,成熟期POD活性显著下降;D48居群3个生育期的POD、APX活性,成苗期、成熟期的SOD活性均显著下降;D53居群成苗期和盛花期SOD、APX活性,盛花期CAT活性显著增加;D63居群3个生育期的SOD、POD和APX活性均显著上升;D65居群除成熟期的CAT和APX活性没有显著变化外,3个生育期的4种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上升.灯盏花居群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有明显的种内差异,D01、D53、D63和D65为UV耐性居群,而D47和D48居群的UV敏感性较高.灯盏花居群不同生育期对UV-B辐射的响应为盛花期>成苗期>成熟期.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明显,在遗传距离为0.11的水平上,可将D01、D53、D63和D65居群归为一类,D47和D48居群为另一类,这与根据生理响应指数判断的UV耐性与敏感居群的结果基本一致.
- 冯源朱媛祖艳群杨生超陈建军李元
- 关键词:灯盏花UV-B辐射生理差异ISSR分析
- 灯盏花产黄酮内生放线菌筛选及产黄酮能力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黄酮类物质特异颜色反应和可见分光光度法,筛选产黄酮的灯盏花内生放线菌,研究灯盏花产黄酮内生放线菌在PDA、高氏1号和淀粉3种培养基上的产黄酮能力。结果表明:59株灯盏花内生放线菌中,8株菌的镁粉+浓盐酸、氯化铝、浓氨水3种颜色反应均成阳性,能够产生黄酮。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这8株菌均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3种培养基中,在PDA培养基上灯盏花产黄酮内生放线菌的菌丝体生物量、黄酮含量和产量较高。8株灯盏花产黄酮内生放线菌中,菌株RA′1-7生长较好,菌株ELA′3-2和RA2-1菌丝体黄酮含量较高,菌株ELA′3-2菌丝体黄酮产量较高。
- 何永美湛方栋宣灵祖艳群陈建军李元
- 关键词:灯盏花内生放线菌黄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