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18B15)

作品数:47 被引量:301H指数:10
相关作者:张罗罗鸿孔维佳韩德民余晔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襄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变应性
  • 27篇鼻炎
  • 25篇变应性鼻炎
  • 21篇常年性
  • 14篇免疫
  • 9篇变应原
  • 8篇变应性鼻炎患...
  • 7篇特异
  • 7篇特异性
  • 6篇点刺试验
  • 6篇生活质量
  • 6篇皮肤
  • 6篇皮肤点刺
  • 6篇活质量
  • 5篇蛋白
  • 5篇皮肤点刺试验
  • 5篇细胞
  • 5篇免疫治疗
  • 4篇球蛋白
  • 4篇免疫球蛋白

机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襄阳市中心医...
  • 4篇北京大学第三...
  • 4篇北京市耳鼻咽...
  • 4篇湖北文理学院
  • 3篇武汉大学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襄樊学院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张罗
  • 8篇罗鸿
  • 7篇孔维佳
  • 7篇韩德民
  • 7篇余晔
  • 6篇严能兵
  • 5篇姜妍
  • 5篇王鹏举
  • 5篇刘珺
  • 4篇张迎宏
  • 4篇马芙蓉
  • 4篇张珂
  • 4篇王琳
  • 4篇张建斌
  • 4篇付选香
  • 4篇刘晓玲
  • 4篇朱丽
  • 4篇陈建军
  • 3篇徐盈盈
  • 3篇赵艳萍

传媒

  • 2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6篇临床耳鼻咽喉...
  • 3篇国际耳鼻咽喉...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18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肥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被引量:3
2011年
变应性鼻炎(AR)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是一个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AR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尤其对儿童学习能力、注意力、性情等均可造成不利影响,如合并哮喘则病情更加难以控制。在临床实践中,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对于特异性变应性疾病的诊断能提供有用的诊断信息。
袁树金孙敬武王亚林李显光闫飚
沈阳市中学生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分布特点
2012年
目的分析沈阳市中学生变应性鼻炎(AR)的变应原分布特点,提出对本地区青少年AR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方法按照2006年WHO发布的《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on asthma,ARIA)指南,对沈阳市2000名14~16岁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确定182名中学生患有AR。行皮肤点刺试验,分析其变应原,并对患者的鼻部症状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questionnaire,RQLQ)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82例患者中,未检测出变应原者54例,检出1种变应原者15例(11.72%),检出2种变应原者19例(14.84%),检出3种及以上变应原者94例(73.44%)。屋尘螨为最常见变应原,共检出106例。鼻部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653,P<0.001)。结论尘螨是沈阳中学生AR的主要变应原。
孟大为暴晓雨暴继敏李淑杰马云鹏李哲李丹
关键词:变应原
鼻声反射测量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9
2008年
曹春婷张罗韩德民
关键词:鼻声反射
根据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计数调整类固醇治疗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根据常年性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EOS)相对计数调整类固醇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近3个月内未接受类固醇治疗的常年性持续性AR患者42例,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鼻分泌物EOS阳离子蛋白浓度,根据鼻分泌物EOS计数将患者分为EOS组23例(EOS≥3%)与非EOS组19例(EOS<3%),均进行AR症状、体征评分、鼻分泌物细胞分类计数。治疗2、4、6个月时进行随访和疗效评价。结果:EOS组鼻分泌物中EOS比值[中位数M(25分位数;75分位数),下同]、EOS阳离子蛋白水平(x珋±s,下同)基线值分别为0.086(0.065;0.176)、(326±145)μg/L,非EOS组分别为0.016(0.005;0.022)、(154±58)μ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0、3.32,均P<0.01)。治疗2、6个月后,EOS组的EOS比值、EOS阳离子蛋白水平分别为0.038(0.006;0.070)、0.019(0.010;0.060);(175±122)μg/L、(175±153)μg/L,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73、7.38,均P<0.05);非EOS组分别为0.014(0.004;0.032)、0.015(0.010;0.026);(118±60)μg/L、(112±60)μg/L,与基线值比较,EOS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2,P>0.05),而EOS阳离子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P<0.05)。平均症状、体征评分EOS组和非EOS组在基线及2、4、6个月时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鼻用类固醇用量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鼻分泌物EOS增高的AR患者,采用类固醇治疗能够抑制EOS炎症,改善AR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非EOS增高的AR患者对类固醇治疗反应性差,症状、体征无改善。临床上可以根据EOS的相对计数决定是否采用类固醇治疗。
罗鸿张建斌余晔刘珺姜妍严能兵王鹏举孔维佳
关键词:类固醇嗜酸粒细胞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GATA-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人类 GATA-3属于高度保守家族的只在 T 细胞内表达的转录因子,其基因位于 10p15,长度为19kb,有6个外显子,是控制 IL-4、IL-5、IL-13等 Th2细胞因子合成的关键转录因子。近年已有研究证实了...
王向东张罗韩德民段宏赵岩刘硕
布地奈德对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嗅上皮嗅觉标记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鼻用布地奈德对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嗅上皮嗅觉标记蛋白(olfactory marker protein,OM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非感染对照组、流感病毒感染对照1组,流感病毒感染对照2组,布地奈德1组和布地奈德2组。布地奈德1组和布地奈德2组分别在流感病毒感染后1天和3天吸入布地奈德,按3 mg/kg体重,每天1次,连续5天,流感病毒感染对照1、2组于感染后对应时间经鼻吸入等量的生理盐水。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嗅上皮OMP的表达量。结果流感病毒感染后吸入布地奈德组嗅上皮OMP的表达明显高于流感病毒对照组(P<0.01),而与非感染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流感病毒对照组嗅上皮OMP表达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0.01)。结论布地奈德能够增强流感病毒感染的嗅上皮OMP的表达,布地奈德治疗嗅觉障碍的机制可能部分通过增强OMP的表达而实现。
万桂莲倪道凤关静
关键词:布地奈德流感病毒嗅上皮
标准化屋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标准化屋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3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用标准化屋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3年或3年以上,免疫前后进行症状和体征评分。结果:38例中,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达73.68%。结论:标准化屋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明显。
符徵林霞蔡飞王刚邓慧林黎箐王小娟
关键词: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吉林省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特征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通过调查门诊高反应性鼻病患者,获得吉林省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特点。方法采集2009年就诊于门诊的300例高反应性鼻病患者的完整病史并完成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79.67%(239/300)的高反应性鼻病患者罹患AR。吉林省内主要变应原为尘螨、豚草和艾蒿。70.29%(168/239)AR为中重度持续性AR。吉林省AR主要发病季节为7~9月,64.02%(153/239)的患者可以检出2种以上变应原。AR主要并发症包括皮炎(8.39%)和哮喘(1.67%)。AR与遗传学因素相关性不大。AR发病诱发因素主要以气温变化(50.63%)和刺激性气味(22.59%)为主。结论吉林省AR患者具有明确临床特点,为AR治疗提供临床基础。
李琳安立峰魏君朱学伟董震朱冬冬
关键词:变应原高反应性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预防用药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预防用药对季节性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经皮肤点刺试验确诊的季节性AR患者70例,在花粉期到来前2周,随机分为A组:20例,口服氯雷他定10 mg/d,共14 d;B组:20例,鼻喷布地奈德256μg/d,共14 d;C组:20例,口服氯雷他定10 mg/d联合鼻喷布地奈德256μg/d,共14 d;D组:10例,未提前用药。花粉期到来时A、B、C 3组停止用药,与D组同时给予口服安慰剂1次/d。分别于用药前(花粉飞散前2周)、用药2周时(花粉飞散时)、停药1周(花粉飞散后1周)、停药2周(花粉飞散后2周)、停药4周(花粉飞散后1个月)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分,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预防性用药2周后患者VAS评分C组0.05);RQLQ评分比较均无差异(F=1.438,P=0.302,SNK法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季节性AR的症状,极大改善其生活质量,但提前2周用药后停药,不能有效控制整个花粉期的过敏症状。
孟大为暴继敏孙静李淑杰马云鹏李哲李丹
关键词:化学预防疼痛测定
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与症状和体征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结果与症状和体征的关系。方法对188例SPT阳性AR患者,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症状评分对鼻部、眼部及胸部症状共12项进行评分,并对鼻腔及眼部检查进行体征评分,分析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①188例AR患者中,最常见阳性变应原为屋尘螨104例次(21.2%)和粉尘螨101例次(20.6%),最常见变应原阳性强度等级为"+++"107例(56.9%);②体征评分与症状总评分、体征评分与VAS总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r=0.034,P>0.05;r=0.088,P>0.05);③变应原阳性等级"++"、"+++"、"++++"3组之间症状评分、VAS评分及体征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上对AR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治疗方式选择时应结合症状、体征及SPT结果三者进行分析。
王琳张迎宏马芙蓉柯嘉张珂赵建辉谢立锋鹿培泉赵艳萍许嘉朱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