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BSH007)

作品数:6 被引量:146H指数:4
相关作者:谢立中王浩斌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吉首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多元话语分析
  • 3篇实证
  • 3篇话语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分析
  • 2篇自杀现象
  • 2篇自杀研究
  • 1篇社会分层
  • 1篇社会分层研究
  • 1篇社会学
  • 1篇社会主义
  • 1篇实践社会学
  • 1篇主义
  • 1篇论社会主义
  • 1篇和谐社会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作者

  • 5篇谢立中
  • 1篇王浩斌

传媒

  • 2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南通职业大学...

年份

  • 2篇2008
  • 4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实证、诠释与话语:社会分析模式比较——以自杀现象为例(上)被引量:9
2007年
实证主义社会学家将“自杀”视为一种纯粹给定的、独立于社会成员个人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性现实”,诠释社会学家则将“自杀”视为一种由社会成员个人的主观意识建构出来的“主观性现实”;与它们都不同,多元话语分析学者则将“自杀”视为一种由社会成员在特定话语系统的约束和引导之下、借助于一些特定的话语策略而建构出来的“话语性现实”;与此相应,实证主义社会学家们在对“自杀”现象进行研究时总是致力于探究支配着“自杀”现象形成和变化的“客观规律”,诠释社会学家们则总是致力于考察导致“自杀”现象产生和变化的那些主观意识,而多元话语分析学者们则主张致力于探讨人们将一起行为建构为“自杀”现象的那些话语策略及其背后的话语系统。
谢立中
关键词:自杀研究多元话语分析
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视角看被引量:96
2007年
"过程-事件分析"(或"实践社会学")的倡导者批评"结构-制度分析"把社会现实当作一种静态的结构来加以看待,因而不能揭示社会生活的真实奥秘。他们主张只有采用"过程-事件分析"的研究策略,把社会现实当作一种动态的、流动的过程来加以看待,才能够对社会现实作出更为适当的描述和理解。"结构-制度分析"的倡导者则对此种看法进行了严正的反驳。其实,从多元话语分析学者的立场来看,这两种研究策略都只不过是我们可以用来建构社会现实的两种不同的话语系统而已。在它们的引导和约束之下,我们能够采用不同的话语策略来对社会现实做出不同的话语建构。但对于这两种话语系统及人们在它们各自的引导和约束之下所完成的那些话语建构之间到底孰优孰劣这样的问题,我们却难以做出绝对的判断和回答。
谢立中
关键词:实践社会学多元话语分析
生态和谐化与和谐生态化的逻辑互动——再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原则被引量:1
2007年
社会发展的“生存论转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本体论基础;“类生存原则”、“个体性生存原则”以及“共生性生存原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建构原则;这一建构原则在实质上就是生态和谐化与和谐生态化的逻辑互动。
王浩斌王飞南
关键词:和谐社会
实证、诠释与话语:以现代化研究为例被引量:8
2008年
实证主义的"现代化"分析模式将"现代化"过程视为一种纯粹给定的、独立于社会成员个人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性现实",诠释学(或现象学)的"现代化"分析模式则将"现代化"过程视为一种由社会成员个人的主观意识建构出来的"主观性现实";与它们都不同,多元话语分析学者则将"现代化"视为一种由社会成员在特定话语系统的约束和引导之下、借助于一些特定的话语策略而建构出来的"话语性现实"。与此相应,实证主义"现代化"分析模式的支持者们在对"现代化"过程进行研究时总是致力于探究支配着"现代化"过程形成和变化的"客观规律",诠释学(或现象学)分析模式的支持者们则总是致力于考察导致"现代化"过程的那些个体行动及其行动者在从事这些行动时赋予其行动之上的那些主观意识,而多元话语分析学者们则主张致力于探讨人们将我们现在称为"现代化"的那种社会变迁过程建构为"现代化"过程的那些话语策略及其背后的话语系统(话语构成规则)。
谢立中
实证、诠释与话语:社会分析模式比较——以自杀现象为例(下)被引量:1
2007年
实证主义社会学家将"自杀"视为一种纯粹给定的、独立于社会成员个人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性现实",诠释社会学家则将"自杀"视为一种由社会成员个人的主观意识建构出来的"主观性现实",与它们都不同,多元话语分析学者则将"自杀"视为一种由社会成员在特定话语系统的约束和引导之下、借助于一些特定的话语策略而建构出来的"话语性现实";与此相应,实证主义社会学家们在对"自杀"现象进行研究时总是致力于探究支配着"自杀"现象形成和变化的"客观规律",诠释社会学家们则总是致力于考察导致"自杀"现象产生和变化的那些主观意识,而多元话语分析学者们则主张致力于探讨人们将一起行为建构为"自杀"现象的那些话语策略及其背后的话语系统。
谢立中
关键词:自杀研究多元话语分析
多元话语分析:以社会分层研究为例被引量:36
2008年
客观主义社会分层论者将"社会分层"现象视为一种纯粹给定的、独立于社会成员个人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性现实",致力于探究支配着"社会分层"现象形成和变化的"客观规律";主观主义社会分层论者则将"社会分层"现象视为一种由社会成员个人的主观意识建构出来的"主观性现实",致力于考察导致"社会分层"现象产生和变化的那些主观意识。与此二者不同,多元话语分析学者则将"社会分层"现象视为一种由社会成员在特定话语系统的约束和引导之下、借助于一些特定的话语策略而建构出来的"话语性现实",主张致力于探讨人们将社会关系建构为"社会分层"现象的那些话语策略及其背后的话语系统(话语构成规则)。
谢立中
关键词:社会分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