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33B03)
- 作品数:12 被引量:48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卫明钱骅赵伯涛胡中立张飞龙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艺术更多>>
- 海因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其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海因环氧树脂是由海因或其衍生物经缩水甘油化而得到的含有乙内酰脲杂环的新型特种环氧树脂,保持了环氧树脂的原有应用性能,同时乙内酰脲的杂环结构又赋予其优异的电绝缘性、耐热性、耐候性和耐磨性等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总结了1,3-二缩水甘油基海因、缩水甘油醚类海因环氧树脂和大分子海因环氧树脂3种类型海因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关于海因环氧树脂的基本性能研究,并对其在电子封装材料、覆铜板的基板材料、绝缘材料、材料抗菌剂及其它领域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最后探讨了海因环氧树脂在工业重防腐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 唐功文黄鑫
- 关键词:海因
- 美国香辛料产品质量现状被引量:1
- 2011年
- 简述了美国香辛料生产现状、国内质量需求和进口香辛料存在问题以及香辛料发展战略。
- 陈仕荣张卫明
- 关键词:香辛料
- 魔芋芋花叶病毒的检测被引量:2
- 2015年
- 为评价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体内芋花叶病毒检测方法,利用人工接种芋花叶病毒的魔芋作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DAS-ELISA、RT-PCR、荧光定量PCR等3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对于人工接种芋花叶病毒1周,植株出现有明显病征的魔芋,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灵敏度最高、RT-PCR次之,而DAS-ELISA酶联检测法灵敏度较低。
- 盛佳婧钟琳杨朝柱胡凯王大平吴金平胡中立刁英
- 关键词:芋花叶病毒DAS-ELISA荧光定量PCR
- 珠芽魔芋“3414”肥料效应试验初报被引量:2
- 2012年
- 在湖北主要魔芋产区恩施市开展"3414"肥效试验,初步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方施肥对珠芽魔芋(Amorphophallus bulbifer)产量的影响,并成功拟合建立了产量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结果表明,合理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可显著提高魔芋产量,施肥量不足或过量施肥会导致魔芋产量降低;在试验地力土壤条件下,珠芽魔芋最高产量为40 863.4 kg/hm2,此时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295.1、76.5、193.5 kg/hm2;珠芽魔芋最佳经济产量为40 863.0 kg/hm2,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290.1、75.5、189.0 kg/hm2。
- 李车书沈远明王永健汪仕武邓远祥吴润张德才郑兴飞胡中立
- 关键词:配方施肥
- 基于原球茎液体培养的白芨快速繁殖研究被引量:12
- 2015年
- 为了建立高效的白芨快繁技术体系,研究了白芨种子萌发和原球茎生长的液体培养条件,比较了全程固体培养基培养(QG)与液体固体培养基分段培养(YG)这2种培养方式的优劣。首先通过L18(37)正交试验,筛选了适宜种子萌发及原球茎生长的液体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添加剂种类、大量元素、6-BA浓度、NAA浓度对白芨种子萌发及原球茎诱导影响最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1/4MS+1 mg/L NAA+0.5 mg/L 6-BA+100 g/L马铃薯汁+30 g/L蔗糖,p H值5.8,培养温度为22℃,摇床转数为100 r/min,每天光照时间为8 h。另外,源于YG的白芨苗在移栽成活率、叶片颜色、叶片长度、苗高几个方面均优于源于QG的白芨苗,且差异显著。本研究创建的液体固体培养基分段培养体系将有助于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白芨野生资源。
- 张宇思姚正颖刘金香张卫明丁小余孙力军
- 关键词:白芨快速繁殖
- 栀子苷及其衍生物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11年
- 栀子苷是一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是栀子的主要药效成分。概述了栀子苷及其衍生物对降血糖、抗炎、抗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理活性等作用机制的新近研究进展。
- 赵亚南张卫明钱骅赵伯涛
- 关键词:栀子苷京尼平抗炎性抗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
- 一种分子检测魔芋中黄瓜花叶病毒的方法被引量:4
- 2015年
- 为建立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中黄瓜花叶病毒的有效检测方法,采用ELISA、RT-PCR、Realtime PCR检测魔芋中黄瓜花叶病毒(CMV)。结果表明,由于黄瓜花叶病毒在魔芋叶片中带毒量少且不稳定,ELISA酶联检测法和RT-PCR均不能有效检测出黄瓜花叶病毒,只有Real-time PCR方法才能将其检出。研究结果为魔芋中黄瓜花叶病毒快速、准确的分子鉴定提供了技术支持。
- 盛佳婧钟琳杨朝柱张绍彬谢吉容吴金平胡中立刁英
- 关键词:黄瓜花叶病毒
- 半夏内生真菌所产β-葡萄糖苷酶的酶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从半夏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植物内生真菌,提取培养液中的β-葡萄糖苷酶,研究其酶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菌种所产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在45~50℃之间,最适p H在7~8之间;在低于40℃条件下,p H为6~9时,酶活较稳定;其最适反应时间为40 min,金属离子和有机溶剂对酶活性影响都很大,在最适反应条件下其酶活为(77.83±0.42)U/m L。
- 陈斌钱骅闫淑珍周林芳赵伯涛黄晓德朱羽尧
- 关键词:半夏内生真菌Β-葡萄糖苷酶酶学特性
- 采用β-葡萄糖苷酶两相催化法水解栀子苷的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本研究探索采用有机溶剂/水两相系统作为反应体系来进行栀子苷的酶解反应。以栀子苷和京尼平在水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作为考察指标,从4种有机溶剂/水两相系统中筛选适合采用两相催化反应体系水解栀子苷的两相溶剂系统。经筛选发现,正丁醇/水两相系统为最佳反应系统,其中栀子苷在水相中的分配比为74.2%,而京尼平仅为22.1%。以正丁醇/水两相系统作为的反应体系,采用β-葡萄糖苷酶催化栀子苷水解,酶解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0℃,pH为5.0,转速为180 rpm,并采用HPLC-UV对反应过程进行检测。栀子苷转化率在反应10 h后达到86.6%。
- 朱羽尧钱骅陈斌黄晓德赵伯涛
- 关键词:两相催化栀子苷生物催化
- 漆水寻梦:国漆文化源考被引量:1
- 2015年
- 华夏有漆水、漆渠,有漆县、漆桥镇,还有漆树、漆树沟、漆树坝、漆树窝等命名的村镇,有古老的传说和漆王的神灵崇拜。漆水是传说中的炎黄发祥地,也是周天子的所在,孕育了中华文明。漆县(彬县),历来盛产生漆,有梦开始的地方。
- 张飞龙李三原
- 关键词:生漆漆树黄帝女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