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33B01)

作品数:16 被引量:104H指数:7
相关作者:赵伯涛朱羽尧钱骅陈斌刘笑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扬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胡椒
  • 4篇胡椒碱
  • 3篇精油
  • 2篇抑菌
  • 2篇气质联用
  • 2篇薰衣草
  • 2篇酶法
  • 2篇精油含量
  • 2篇抗氧化
  • 2篇控制技术
  • 2篇辣椒
  • 2篇辣椒红
  • 2篇辣椒红素
  • 2篇花椒
  • 2篇活性
  • 2篇白胡椒
  • 2篇超声
  • 1篇毒素
  • 1篇叶精油
  • 1篇叶提取物

机构

  • 11篇南京野生植物...
  • 5篇扬州大学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中西医...

作者

  • 11篇赵伯涛
  • 8篇朱羽尧
  • 8篇钱骅
  • 7篇陈斌
  • 5篇顾林
  • 5篇刘笑
  • 2篇张国琳
  • 2篇张卫明
  • 2篇郝瑞芬
  • 2篇包振伟
  • 1篇石宝俊
  • 1篇张琪瑶
  • 1篇杨曙光
  • 1篇周林芳
  • 1篇朱玲
  • 1篇王金玺
  • 1篇高君泽
  • 1篇周谦

传媒

  • 4篇中国野生植物...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食品添加...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食品工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95%乙醇提取白胡椒中胡椒碱的工艺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优选从白胡椒中提取纯化胡椒碱的工艺。方法:采用95%乙醇对白胡椒中胡椒碱提取及纯化,利用高效液相法对制得的胡椒碱的纯度进行测定,以胡椒碱的提取率和纯度为指标,从而优选出从胡椒中提取纯化胡椒碱的工艺。结果:以100 g白胡椒为例,用95%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分别提取1 h,采用乙醇与胡椒的体积质量比为8∶1,6∶1,制得的胡椒碱粗品,在95%乙醇中60℃溶解,常温下冷却结晶1次得到胡椒碱的纯度90%以上。结论:本实验所选用的工艺简单,制得产品纯度高,适合大规模生产。
石宝俊高君泽黄晓德赵伯涛
关键词:胡椒胡椒碱乙醇提取提取率
竹叶花椒中不饱和酰胺类成分的制备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探索规模化制备竹叶花椒中麻味成分不饱和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并进行工艺优化。根据该类成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特点,设计了基于超临界CO2萃取和结晶纯化的简捷制备工艺。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竹叶花椒为原料粉碎至60目,首先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于压力32 MPa、温度55℃条件下萃取2 h。萃取所得油树脂经环己烷冷浸提取除杂,再使用料液比为1∶10(g/m L)的石油醚作为溶剂,80℃提取1.5h,提取液浓缩后在0℃下结晶并真空干燥。采用该工艺不饱和酰胺类成分提取率为63.19%,经结晶后得率为8.9%,纯度为95.7%。
朱羽尧张国琳钱骅黄晓德陈斌赵伯涛
关键词:正交设计
基于辣椒红素提取的辣椒原料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被引量:3
2013年
根据辣椒红素提取对辣椒原料品质及安全质量的要求,以及辣椒原料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品种、栽培因素、产地环境、病虫害控制以及采后处理等环节和因素,对椒红素用辣椒原料的生产品质及安全控制技术进行了阐述。
张卫明赵伯涛卢庆国连运河黄晓德
关键词:辣椒辣椒红
三种薰衣草叶精油含量及成分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按照ISO6571-2008标准方法对产自新疆的"杂花"、"法国蓝"和"蓝白花"三种薰衣草叶中的精油进行了提取和含量测定,并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3个不同品种的薰衣草叶精油含量和成分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杂花薰衣草叶精油含量最高,主要成分包括桉叶油醇(48.66%)、樟脑(25.69%)、龙脑(7.32%)等;法国蓝薰衣草叶次之,成分主要包括氧化石竹烯(18.05%)、表双环倍半水芹烯(14.35%)、龙脑(11.92%)、乙酰薰衣草酯(7.06%)等;蓝白花薰衣草叶精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氧化石竹烯(6.38%)、龙脑(4.04%)等,此外还有各种有机酸。杂花和法国蓝薰衣草叶精油在食品、医药和日化领域具有重要利用价值。为新疆薰衣草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郝瑞芬朱羽尧陈斌钱骅黄晓德周林芳赵伯涛
关键词:精油含量气质联用
基于良好农业规范(GAP)的出口型德国小香葱病虫害控制技术被引量:3
2012年
根据良好农业规范标准的要求,结合出口型德国小香葱的质量安全要求,对德国小香葱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的综合控制进行了阐述。
赵伯涛黄晓德钱骅李兴民刘志忠蔡锋
关键词:良好农业规范GAP病虫害
胡椒碱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白胡椒中胡椒碱含量测定的影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胡椒碱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优化,得到各种方法的最佳工艺参数,超声法、酶法、超声辅助酶法的提取率可分别达到5.798%、5.286%、6.439%,说明超声辅助酶法对胡椒碱提取效果最优。
刘笑侯顺超顾林
关键词:胡椒碱超声酶法
不同生长期留兰香精油含量与品质评价被引量:11
2017年
按照ISO6571-2008标准方法对不同生长期南京产留兰香的精油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从6月到10月,留兰香精油含量先升高后降低,8月末最高,达3.95%;从精油得率的角度考虑,8月下旬到9月中旬为最佳采收期。精油主要成分为香芹酮(约60%~70%)和柠檬烯(约20%~35%);除个别时期外,香芹酮含量符合ISO3033国际标准要求,柠檬烯含量高于标准值。此外含量较高的成分还有蒎烯(0.7%~1.38%),左旋-β-蒎烯(0.77%~1.58%),月桂烯(0.62%~1.27%),L-薄荷酮(0.67%~1.56%)等。以上结果为南京产留兰香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郝瑞芬贾会玲钱骅黄晓德朱羽尧陈斌赵伯涛
关键词:精油生长期气质联用
常规粉碎对青花椒挥发油含量与成分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为研究常规粉碎对青花椒挥发油含量与成分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不同粉碎程度的青花椒挥发油含量,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与整粒相比,细粉(80目,国标要求)挥发油损失高达34.2%,其中主要是烯醇类化合物的损失;粗粉(10目)对挥发油含量有较小影响,并且从粗粉挥发油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最多,香气成分也更为丰富。本研究表明,粉碎粒度越细,挥发油损失越多,但适当粉碎则有利于香气成分的散出。
张国琳胡星麟张卫明赵伯涛朱羽尧
关键词:青花椒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肉桂不同植物部位精油成分分析及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本研究选用肉桂(Cinnamomum cassia)的桂皮、桂叶、桂枝、果实、花萼5种植物部位为研究对象,通过气质联用对各部位精油的主要成分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从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等方面比较各部位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各部位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均为反式肉桂醛、邻甲氧基肉桂醛等,但各成分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以花萼中的反式肉桂醛含量最高(87.68%)。各部位精油对两种供试微生物均具有显著抑菌效果,以桂枝中所含精油的抑菌效果最佳,对E.coli和S.aureus的MIC分别为0.05%和0.025%,MBC同样也分别为0.05%和0.025%。
朱羽尧钱骅张琪瑶黄晓德陈斌赵伯涛
关键词:肉桂精油抑菌活性GC-MS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同生产流通环节花椒霉菌污染情况调查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对来源于不同生产流通环节花椒样品的霉菌污染情况和毒素残留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实验所采集的25个样品中,68%存在霉菌总数超标,粉末样霉菌污染程度明显高于颗粒样,菌落总数达3.4×10^3 cfu/g;塑料密闭包装条件下,4℃冷藏样品污染霉菌菌落总数较常温储藏的高2-10倍,达2.4-6.6×10^3 cfu/g;样品中黄曲霉素和赭曲霉素含量与霉菌污染程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辐照处理能够有效减少花椒中活菌数目,但对霉菌毒素含量影响较小。
黄晓德钱骅陈斌朱羽尧赵伯涛朱玲
关键词:花椒霉菌菌落总数霉菌毒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