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SGKJJSKF[2008]656)

作品数:11 被引量:291H指数:7
相关作者:黄雪峰姚志华陈正汉张世径杨校辉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黄土
  • 9篇湿陷性
  • 9篇湿陷性黄土
  • 7篇自重湿陷
  • 7篇自重湿陷性
  • 7篇自重湿陷性黄...
  • 6篇大厚度
  • 6篇大厚度自重湿...
  • 5篇浸水试验
  • 4篇地基
  • 3篇湿陷变形
  • 3篇土力学
  • 3篇挤密
  • 2篇入渗
  • 2篇湿陷量
  • 2篇湿陷系数
  • 2篇湿陷性评价
  • 2篇土地基
  • 2篇黄土地基
  • 2篇非饱和

机构

  • 8篇兰州理工大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解放军后勤工...
  • 2篇中煤邯郸设计...
  • 1篇重庆交通科研...
  • 1篇后勤工程学院

作者

  • 10篇黄雪峰
  • 9篇姚志华
  • 5篇陈正汉
  • 4篇杨校辉
  • 4篇张世径
  • 3篇朱彦鹏
  • 2篇苗强强
  • 2篇方祥位
  • 2篇张建华
  • 1篇章峻豪
  • 1篇覃小华
  • 1篇张广平
  • 1篇张江水

传媒

  • 3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岩土力学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与建筑工...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黄土湿陷性评价和剩余湿陷量的新认识被引量:38
2014年
在总结诸多大型浸水现场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湿陷性评价方法和剩余湿陷量合理控制等问题的新认识,目的是为了修正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自重湿陷量计算值与其实测值之间的差异,并减小地基处理深度。在获取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时,引进了一个深度修正系数ξ,使自重湿陷量和湿陷量的计算值接近实测值,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较深部位黄土的剩余湿陷量。在获取湿陷量计算值时,提出了扩大湿陷系数阈值(0.015)的方案,并与深度修正系数ξ联合使用,达到了扩大湿陷量的计算值和降低较深土层的剩余湿陷量的目的。提出了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临界深度的概念,通过若干资料将其初步确定为20-25m之间,结合深度修正系数和扩大湿陷系数阈值方法,使用湿陷临界深度概念,可以更为有效地降低较深土层的剩余湿陷量。新的研究思路可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类似工程和黄土规范的修订提供一定的参考。
姚志华黄雪峰陈正汉方祥位苗强强张江水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特性水分入渗规律及地基处理方法研究被引量:39
2011年
为研究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特性、水分入渗规律以及地基处理合理方法等问题,选择典型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了布置沉降观测点和埋设水分计的浸水试验以及挤密桩、DDC(孔内深层强夯)桩地基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分入渗过程中,深度22.5~25.0 m以上土体易发生湿陷,该深度以下土体则含水率增加缓慢,达不到湿陷起始含水率,不易发生湿陷,因此该深度考虑可作为现场湿陷性评价的临界深度,也可作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地基处理时可参考的地基处理下限深度。DDC桩间距为1.0~1.4 m时,无论从挤密系数还是湿陷系数都能满足规范要求;挤密桩15 m试验区域沉降量较小,但其剩余湿陷量任未满足要求,这也佐证了关于22.5~25.0 m深度难于发生湿陷的结论。试验成果可作为今后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建设以及黄土规范进一步修订的参考。
黄雪峰张广平姚志华张建华
关键词: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浸水试验地基处理湿陷变形入渗
非饱和原状和重塑Q3黄土渗水特性研究被引量:47
2012年
为研究非饱和Q3黄土渗水特性,设计一套原状黄土取样设备,取得大尺寸原状竖直和水平土柱各2个;并制备5个干密度不同的重塑土样。对9个试样进行水平土柱试验,用TDR水分计和热传导吸力探头分别检测土样不同断面处的体积含水率和基质吸力。试验结果表明:土中裂隙的走向和干密度对入渗率均有影响。对于原状试样,浸水前期竖直试样入渗率要大于水平试样,湿润锋超过50 cm后,竖直和水平试样入渗率几乎接近一致。竖直与水平原状试样的非饱和扩散率主要差别在饱和度低于0.6的区域,饱和度高于0.6两者扩散率差别不大;对于重塑试样,低饱和度区域干密度对扩散率影响要大于高饱和度区域。同等干密度和含水率条件下,低饱和度区域重塑试样非饱和渗透系数大于原状试样;而高饱和度区域原状试样非饱和渗透系数大于重塑试样。取样方法和研究成果对同类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姚志华陈正汉黄雪峰张世径杨校辉
关键词:入渗率扩散率非饱和渗透系数
非饱和Q_3黄土渗气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1
2012年
为研究非饱和原状和重塑Q3黄土渗气系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两者的差异,以改进的三轴渗气仪为手段,进行一系列考虑干密度、含水率和各向异性等因素影响的渗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根据Fick定律和Darcy定律推导的渗气系数计算公式,在较低压力下两者计算结果差别不大,而在较高压力下,Darcy定律计算结果要优于Fick定律;非饱和原状黄土中气体流动遵循Darcy定律,原状黄土渗气系数随着干密度和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且最优含水率以后变化较为明显;由于原状Q3黄土各向异性,竖向原状试样渗气系数始终大于同一埋深横向试样的渗气系数;相同干密度条件下,含水率对重塑黄土渗气系数的影响要比原状黄土大。根据试验结果提出考虑干密度、充气孔隙度(饱和度)和各向异性等因素影响的原状黄土渗气系数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姚志华陈正汉黄雪峰覃小华章峻豪
关键词:土力学干密度含水率各向异性
兰州地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浸水试验综合观测研究被引量:75
2012年
对兰州地区Q3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了不设注水孔,埋设水分计和热传导吸力探头的浸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厚度黄土场地的不同深度土层均会出现多次湿陷,湿陷次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将减少;体积含水率在不同深度土层中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10 m以上基本由6段组成,10~22.5 m由5段组成,而22.5 m以下则由3段组成;25 m以上范围内水分入渗较为容易,该深度以下土层,由于上部土体发生湿陷压密以及空隙中的气体压力增大导致了水分入渗缓慢;离试坑周边较远的裂缝的产生由于试坑较近裂缝剧烈活动引起;水分运移基本呈现椭圆状形态入渗(长轴位于水平向),后期整个椭圆状湿润区的离心率越来越小,椭圆更扁;浸润角随着外部水源不断供给逐渐扩大,本次试验其变化范围在0°~55°;场地中水分入渗率基本呈现出幂函数减趋势。
姚志华黄雪峰陈正汉张建华
关键词: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浸水试验吸力
湿陷性黄土地基DDC桩合理桩间距优化设计被引量:4
2013年
为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区DDC法(孔内深层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时合理桩间距的控制问题,在代表性场地采用不同桩间距处理地基,对其处理前后地基土的干密度和湿陷系数等指标做了比对,并分析其挤密效果,得出当桩间距为预成孔直径d的3倍时,地基土受到挤密所产生的侧向力是相对均匀的,当桩间距>3.0d时,三桩间土体的挤密效果明显较两桩间差,故挤密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的有效挤密区为3.0d,即DDC处理地基时的合理桩间距为3.0 d.
黄雪峰张世径朱彦鹏姚志华杨校辉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基合理桩间距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为研究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规律,对自重湿陷土层36.5m的场地,进行直径40m的浸水试验。通过试验发现:浸水试验昼夜耗水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上呈现先大、后缓、再稳定的趋势;场地中的地表沉降观测点的总湿陷量及沉降速率变化规律与深层沉降观测点的总湿陷量及沉降速率规律几近相同;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变形规律呈现浸水期四个变化阶段和停水期两个变化阶段。
张广平朱殿之陈冰王淑萍
关键词: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浸水试验湿陷量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深度和剩余湿陷量问题的合理控制被引量:16
2013年
为研究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深度与剩余湿陷量的合理控制关键技术难题,对采用不同处理深度的挤密地基进行了大面积深层浸水载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采用挤密地基处理在6~12 m深度以下进行深层浸水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地基湿陷下沉,而地基处理在15 m深度时(剩余湿陷量远大于200 mm)地基整体实际下沉量相对较小,说明现行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对乙、丙类建筑地基关于最小处理深度的规定过于严格,不符合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建议在采取一定措施的情况下将12~15 m作为乙、丙类建筑在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的合理深度。并针对现行规范中对乙、丙类建筑剩余湿陷量控制的不合理之处,提出了'剩余湿陷量折减系数'这个概念,并提出了该折减系数的建议值,可为同类工程建设和规范修订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世径黄雪峰朱彦鹏杨校辉姚志华
关键词: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挤密地基
控制剩余湿陷量的黄土地基深层浸水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选用4个不同处理深度的灰(素)土桩对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挤密处理,并对挤密区域以下未处理土层进行深层浸水试验,研究在该浸水条件下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变形规律、处理深度和剩余湿陷量合理控制等问题。试验结果表明:灰土和素土在处理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时,两者挤密效果表现差异不大;深层浸水情况下,6~15 m深度处理区域产生的变形量均不能满足上部荷载的变形要求,且呈现三段式变形规律,先期稳定,中期缓降,后期突降;根据现场浸水试验和桩基中性点相关研究,首次提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湿陷临界深度'的概念,并初步将其确定为20~25 m,据此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深部土层剩余湿陷量,达到减小地基处理深度的目的;建议将15~20和10~15 m分别作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乙、丙类建筑的最大处理深度。
姚志华黄雪峰陈正汉方祥位苗强强
关键词:土力学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挤密桩湿陷变形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深度和湿陷性评价试验研究被引量:105
2014年
为解决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深度和湿陷性评价等难题,在湿陷性黄土厚度大于36.5 m的场地进行以下浸水试验:不同深度的挤密桩处理地基深层浸水载荷试验,不同深度的孔内深层强夯处理地基载荷浸水试验,不打注水孔、埋设TDR水分计的原位浸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6~12 m、深层浸水时,发生显著地基下沉;15~20 m时,地基沉降较小;处理深度大于20 m时,地基沉降基本可忽略。(2)浸水试坑22.5~25.0 m 以上土体含水率增加较快,甚至达到饱和,以下土体含水率增加缓慢,基本没有发生湿陷。建议22.5~25.0 m 作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和湿陷性评价的临界深度。(3)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在采取有效的综合处理措施之后,甲类建筑可以不全部消除湿陷量,乙、丙类建筑可以根据控制建议适当放宽对剩余湿陷量的要求。(4)不同地区、不同微结构类型土的湿陷性应当采用不同的湿陷系数 sδ来判定,即“湿陷系数 sδ=0.015”在自基础底面至基底下15 m的范围内可继续使用;15 m以下适当放宽,按不同深度对δzs进行修正,可使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性评价趋于合理,有效节约大量地基处理费用。
杨校辉黄雪峰朱彦鹏姚志华张世径
关键词:土力学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浸水试验湿陷系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