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480)

作品数:36 被引量:727H指数:16
相关作者:张东升王红胜马立强王旭锋封金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6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5篇煤层
  • 10篇支护
  • 7篇浅埋煤层
  • 5篇充填
  • 4篇沿空掘巷
  • 4篇巷道
  • 4篇掘巷
  • 4篇回采
  • 4篇工作面
  • 4篇覆岩
  • 4篇采动
  • 4篇采煤
  • 3篇沿空留巷
  • 3篇数值模拟
  • 3篇综放
  • 3篇矸石
  • 3篇锚杆
  • 3篇锚杆支护
  • 3篇近距离煤层
  • 3篇矿井

机构

  • 36篇中国矿业大学
  • 8篇西安科技大学
  • 3篇新汶矿业集团...
  • 2篇煤炭科学研究...
  • 2篇天地科技股份...
  • 2篇兖州煤业股份...
  • 2篇邯郸矿业集团...
  • 2篇彬县煤炭有限...
  • 1篇教育部
  • 1篇山东省岱庄生...
  • 1篇山东岱庄生建...
  • 1篇华润集团有限...
  • 1篇皖北煤电集团...
  • 1篇天能集团有限...
  • 1篇永城煤电(集...

作者

  • 29篇张东升
  • 16篇王红胜
  • 14篇马立强
  • 10篇王旭锋
  • 6篇封金权
  • 5篇刘玉德
  • 4篇陈勇
  • 4篇李树刚
  • 4篇张炜
  • 4篇范钢伟
  • 3篇卢鑫
  • 3篇陈涛
  • 2篇王福厚
  • 2篇王晓东
  • 2篇刘江
  • 2篇崔廷锋
  • 2篇韩海潮
  • 2篇乔京利
  • 2篇王冠
  • 2篇魏新贤

传媒

  • 7篇煤炭科学技术
  • 7篇煤矿安全
  • 4篇煤炭工程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湖南科技大学...
  • 3篇能源技术与管...
  • 1篇中国煤炭
  • 1篇煤炭技术
  • 1篇煤炭科技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煤炭学报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采矿与安全工...

年份

  • 2篇2011
  • 5篇2010
  • 10篇2009
  • 12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LAC^(3D)模拟采动岩体渗流规律被引量:28
2006年
为从根本上研究煤层开采工程中因顶板冒落、放顶垮落造成的顶板突水通道的变化规律,首次运用FLAC3D数值软件的应力-渗流耦合系统,结合工程实践,系统分析了采动岩体的渗流矢量、渗流速度、孔隙压力及导水边界线动态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分布特征,进行了顶板突水危险区域的识别,得出了一些对防治采场顶板突水有益的结论,可为煤矿顶板突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动岩体渗流通道的发展明显受煤层开采的影响,且当主关键层破断时,采场最易发生顶板突水事故.在此基础上,将采场的渗流动态变化特征与采动岩体的破断、运动规律结合分析,给出了采场顶板破断及破断岩块再组合压实过程中渗流裂隙的扩展、闭合普遍演化过程.如果水源有限且现有设备能及时排除水患,当煤层采完后,采动岩体能重新压实闭合失去导水性能,地下水位能逐步恢复,即保护第四系及地表水的采煤技术可以实现.同时证明FLAC3D的应力-渗流耦合系统能预测并预算采动岩体裂隙产生、发展、闭合及相关危害性的可靠的数值定量分析软件,可作为一个新方法在顶板突水防治和保水采煤技术中应用.图5,表1,参11.
马立强张东升缪协兴王红胜封金权
关键词:采动岩体渗流保水采煤
基于可能-满意度方法的特大型矿井开采规模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特大型矿井持续稳定高效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其开采规模的合理确定.以济三煤矿为例,在分析大量翔实数据的基础上,把可能-满意度方法应用到采矿系统工程之中,从“需要”和“可能”2个角度对济三煤矿开采规模进行了多目标预测.对14个单因素进行可能-满意度分析并对部分因素进行了并合,得出开采规模的总可能-满意度;最后得出济三煤矿合理开采规模及其所依赖的条件.结果表明:济三煤矿要达到1 000万t/a的目标,必须提高过断层的速度和最大限度地解放村庄压滞的煤炭.济三煤矿在目前的开采技术条件下,开采规模以600万t/a最为合理,此时可能-满意度为0.93.
王红胜张东升陈勇马立强刘玉德
关键词:多目标决策特大型矿井
土基型浅埋煤层矿压显现规律实测与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通过对西部某矿6-2101工作面的现场矿压观测,揭示了土基型浅埋煤层矿压规律,并分析了当基岩与载荷厚度之比Jz(简称基载比)不同时对矿压显现规律和顶板活动规律影响,对研究相同条件下煤层开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封金权张东升王旭锋卢鑫刘江
关键词:浅埋煤层矿压显现规律
浅埋煤层沙土质冲沟坡体下开采矿压显现特征被引量:26
2010年
为了分析在冲沟坡体下浅埋煤层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基于冲沟发育的矿区浅埋煤层地质条件,以工作面背沟开采为主要方式,采用物理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浅埋煤层冲沟采动坡体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冲沟坡体下开采时,基本顶初次破断具有不对称性;冲沟采动坡体被地表超前裂隙切割成多边块状,并在两侧坡体的夹挤摩擦作用下缓慢回转下沉;相同地质条件下,坡角越大,采动坡体对工作面矿压显现影响越大。同时,建立了在冲沟坡体下采场基本顶初次破断的力学模型,分析认为在冲沟发育浅埋煤层条件下,基本顶初次破断时开切眼侧与推进侧岩块长度比值为1~1.33。
王旭锋张东升卢鑫许猛堂仇小祥
关键词:浅埋煤层矿压特征
浅埋煤层采动覆岩导水通道分布特征试验研究被引量:34
2008年
为解决浅埋煤层的保水开采难题,采用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浅埋煤层大采高长壁工作面的采动覆岩导水通道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对于典型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在初次来压至第一次周期来压期间,覆岩导水通道迅速发育至松散含水层底部,工作面后方约2个周期来压距离后,采空区覆岩垮落带以上的覆岩导水通道被逐渐压实闭合,但开切眼处的导水通道不易闭合;对于次浅埋煤层,主关键层初次来压后,导水通道迅速发育至最大高度,但伴随着主关键层约1~2个周期来压后,基本顶至主关键层之间断裂带内的覆岩导水通道可很快被压实闭合。该成果可对浅埋煤层保水防溃采煤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理论指导。
马立强张东升乔京利王少义王晔
关键词:浅埋煤层采动覆岩导水通道关键层保水开采
河下采煤覆岩采动裂隙分布特征的数值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基于某煤矿工程地质条件,运用非线性数值分析软件UDEC,分析了采场走向及倾向采动裂隙演化规律及分布特征,并以岩体综合强度为变量计算了导水裂隙带的高度。分析结果表明:导水裂隙带高度与理论计算相吻合,充分采动条件下,工作面走向裂隙带分布呈"前"高"后"低的类"马鞍型"形态,工作面两端是防治工作面突水的重点。
王旭锋张东升马立强刘玉德封金权
关键词:河下采煤采动裂隙
深部高应力巷道钻孔卸压的3DEC模拟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通过三维离散元分析软件3DEC(3 Dimensional Distinct Element Code),针对卸压孔在不同孔径下的围岩变形情况,较为详细地分析了钻孔卸压在深部巷道中的效果。模拟结果表明,对巷道两帮钻孔卸压以后,应力集中区域由两帮转移到了围岩深部,且集中在了卸压孔的末端,对深部巷道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为深部高应力巷道卸压支护提供了依据。
吴鑫张东升王旭锋张炜王冠
关键词:巷道支护钻孔卸压深部
特大型矿井持续开采的合理规模分析被引量:13
2006年
基于我国特大型矿井生产现状分析,以济三煤矿为例,针对其煤层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未来10-15 a要开采的114个工作面进行开采工艺性综合评价与分类.结合综合评价值和计算机模拟结果,构建了能综合反映“人-机-环境”三因素影响的单产预测新模型,并对114个工作面单产进行了预测.以此为依据,进行了工作面合理配置与矿井生产能力分析.结果表明:济三煤矿合理的生产规模为650万t/a。
王红胜张东升陈涛陈勇王旭锋
关键词:特大型矿井
预置矸石充填带置换小煤柱的无煤柱开采技术被引量:17
2010年
为实现无煤柱开采,通过在上区段运输巷掘出后,在靠近下区段轨道巷的煤壁侧沿运输巷预置矸石充填带,待上工作面回采结束围岩稳定后,下区段轨道巷掘进时,紧沿预置的矸石充填带进行掘进,不再留设区段煤柱,用矸石充填带把上下2个区段之间应留设的煤柱置换出来,从而实现无煤柱开采。针对高庄煤矿3上507工作面地质条件,建立了预置矸石充填带沿空掘巷的围岩结构力学模型,对充填带的稳定性进行了非线性数值计算分析。根据矸石充填带稳定性的要求,确定现场充填带强度等级为C20,带宽为1 600 mm,高为4 000 mm,预留约1 100 mm厚顶煤,充填带与顶煤间留有100 mm间隙。工程实施效果验证了方案的合理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王红胜张东升马立强
关键词:矸石充填小煤柱沿空掘巷沿空留巷大采高
共振碎岩理论的初步探究被引量:11
2007年
通过对岩石裂隙的探究,结合振动系统发生共振时的破坏作用,提出了共振破碎岩石的新理论。分析了共振碎岩的机理、岩块裂隙扩张过程和裂隙的分布情况,最终得出了岩石在共振作用下的破碎过程,为破碎岩石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杨威李磊赵延旭谢绍东赵建
关键词:机械振动岩石破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