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38050)

作品数:94 被引量:729H指数:15
相关作者:董石麟袁行飞罗尧治郭佳民钱若军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6篇建筑科学
  • 8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2篇穹顶
  • 18篇弦支穹顶
  • 17篇网壳
  • 16篇空间结构
  • 15篇应力
  • 14篇预应力
  • 11篇找形
  • 9篇穹顶结构
  • 8篇有限元
  • 7篇桁架
  • 7篇静力
  • 7篇抗震
  • 7篇钢结构
  • 6篇网格结构
  • 6篇模型试验
  • 5篇张弦梁
  • 5篇张弦桁架
  • 5篇施工张拉
  • 5篇受力
  • 5篇网壳结构

机构

  • 95篇浙江大学
  • 19篇同济大学
  • 18篇中建国际(深...
  • 3篇上海海事大学
  • 3篇浙江财经学院
  • 2篇杭州科技职业...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建筑西南...
  • 2篇广东省电力设...
  • 2篇山东大学(威...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铁道第二勘察...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杭州广播电视...
  • 1篇潍坊学院
  • 1篇上海核工程研...
  • 1篇上海现代建筑...
  • 1篇山东大学威海...

作者

  • 52篇董石麟
  • 27篇罗尧治
  • 26篇袁行飞
  • 10篇郭佳民
  • 9篇钱若军
  • 7篇郑君华
  • 6篇赵阳
  • 6篇张志宏
  • 6篇曲晓宁
  • 6篇沈雁彬
  • 5篇向新岸
  • 5篇李志强
  • 5篇王振华
  • 4篇田伟
  • 4篇赵宝军
  • 4篇肖南
  • 4篇娄荣
  • 4篇邓华
  • 4篇朱明亮
  • 4篇高博青

传媒

  • 28篇空间结构
  • 22篇工程力学
  • 13篇浙江大学学报...
  • 8篇第十二届空间...
  • 5篇土木工程学报
  • 5篇振动与冲击
  • 4篇建筑结构学报
  • 3篇Journa...
  • 3篇第十三届空间...
  • 1篇工程设计学报
  • 1篇科技通报
  • 1篇佳木斯大学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建筑结构
  • 1篇施工技术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9篇2012
  • 14篇2011
  • 21篇2010
  • 24篇2009
  • 28篇2008
  • 19篇2007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总装分析对大跨空间结构设计重要性探讨
本文揭示传统的大跨空间结构上下部结构单独设计方法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总装分析的重要性。通过济南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在模态、静荷载作用、温度作用、地震作用、连接构件等多方面总装分析与单体分析结果的对比,论证总装分析的必要性。...
傅学怡高颖杨想兵廖新军
关键词:总装分析大跨空间结构抗震
文献传递
黏性不可压流体的一种FCBIS三角形单元被引量:2
2010年
结合流动条件插值和分裂算法的优点,提出了黏性不可压流体基于流动条件插值的分裂算法(FCBIS),构造了相应的平面三角形单元,推导了相应的有限元公式,并编制了计算程序.数值算例表明所构造的单元有效、准确.
韩向科苏波
双向张弦梁结构的多维地震响应分析和计算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随机振动理论的功率谱法,对双向张弦梁结构在多维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性能及抗震计算两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一个90m×90m的双向张弦梁屋盖结构为算例,分析了结构的自振特性、多维地震下的位移和内力响应特点、各地震动分量对结构响应的贡献以及上下部协同工作的影响等。在地震作用计算方面,对组合振型数的选取、预应力效应的影响、阻尼比的敏感性以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多维地震效应组合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考察。对双向张弦梁结构的一些非常规地震响应特点给予了强调,提出抗震计算方面的建议,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邓华谢道清林华峰
关键词:双向张弦梁多维地震动力响应抗震计算
内外双重张弦网壳结构的模型设计及静力试验被引量:6
2013年
为了研究内外双重张弦网壳结构整体预张力的分布特性和静力荷载下的内力和变形特点,按照1∶15比例设计和制作了乐清体育馆屋盖的缩尺模型.将整个结构分为索杆部分和梁元部分,根据相似性原理确定模型各参数的相似比;进行构件和节点的设计,讨论模型设计的有效性;根据试验内容和模型特点确定试验的加载方案和测量方案,对该模型进行全垮加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试验值吻合较好,试验模型的设计、加载方式和测量方案满足要求;全跨加载情况下的结构内力和变形基本上呈线性变化,说明体育馆采用的新型内外双重张弦网壳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结构刚度,结构体系安全可靠.
姚云龙董石麟刘宏创夏巨伟张民锐祖义祯
关键词:静力分析
索穹顶结构多种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法的全过程分析被引量:25
2007年
索穹顶结构的预应力张拉施工成形过程分析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结合国外已有工程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法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以一跨度为122m的索穹顶结构为例,提出了包括逐圈斜索张拉法、仅外圈斜索张拉法、逐圈竖杆顶压法、仅外圈竖杆顶压法、逐圈环索张拉法、仅外圈环索张拉法、逐圈斜索原长安装法等七种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法,并采用动力松弛法对采用各种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模拟全过程分析,为实际索穹顶结构工程的张拉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董石麟袁行飞赵宝军向新岸郭佳民
关键词: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动力松弛法
降阶谱解法在索穹顶结构风振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索穹顶是一种具有很强风振敏感性的大跨度柔性结构,考虑到强几何非线性的特点,其风振分析应采用时域法进行。在基于一定的目标谱进行风速时程模拟方面,谱解法相对于其他方法具有精度高、无需引入模型等优点,但求解效率低、时间长。结合本征正交分解技术对谱解法进行降阶处理,极大地提高了谱解法的求解效率,并且其计算精度可以事先加以预测和控制。针对一肋环型索穹顶结构采用降阶谱解法模拟风速时程,并将模拟风谱与目标谱进行了对比,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降阶谱解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索穹顶结构的风振分析。
孙旭峰董石麟孙宇坤
关键词:风振本征正交分解降阶
弦支穹顶施工张拉全过程分析被引量:16
2009年
弦支穹顶由单层网壳和下部索杆组成。在零状态时给结构中索杆单元施加一组既定的初始应变,计算后结构便会得到一组确定的单元内力值,依据这一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求解零状态时,索杆单元所需施加初始应变值的迭代计算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与计算流程。为了准确、可靠地指导弦支穹顶的实际施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该文结合具体的张拉方案,利用迭代计算法,将零状态下索杆单元所需的初始应变确定后,依据各单元在初始态与零状态下无应力长度之差确定的原则,提出了基于初始应变不变的施工模拟计算法,并对一跨度为122m的弦支穹顶,在已定施工张拉工序的基础上进行了施工张拉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迭代计算公式高效准确,施工模拟计算法的计算假定与计算流程更加符合实际施工过程。这一施工模拟计算法可在实际结构施工张拉模拟计算过程中采用。
郭佳民袁行飞董石麟赵宝军楼道安
关键词:弦支穹顶预应力迭代计算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预应力钢结构索张拉优化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针对遗传算法在迭代过程中经常出现未成熟收敛、发生振荡、随机性太大等缺点,该文将自适应遗传算子和优秀个体保护策略引入遗传算法优化计算的过程中。以每根索在分批张拉时所在的批次作为变量,各索施加张拉力总值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预应力钢结构索张拉顺序优化,确定合理的索张拉顺序,从而有效地克服了依据经验确定索张拉顺序的盲目性,为预应力钢结构索的张拉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曲晓宁罗尧治郑君华
关键词:改进遗传算法预应力钢结构
基于完备能量模型的B样条曲面造型技术被引量:6
2009年
鉴于传统能量模型物理意义的不明确性,对比薄板弹性变形的能量泛函,建立了变形曲面的完备能量模型,着重解决B样条曲面能量法造型的若干关键技术.完备能量模型可以充分表达曲面刚度并明确设计参数的物理意义及选取标准.通过引入曲面构形及曲面位移模式描述变形曲面;基于完备能量模型推导统一的曲面造型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控制方程.在单元划分方式上,以双三次准均匀B样条单元划分曲面,有利于简支与固支约束条件的处理.
李娜罗尧治
关键词:B样条
薄壁梁受扭转、翘曲产生的位移分析
本文根据薄壁杆件截面类型的不同和约束条件的各异,对其截面的变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概括,分别列出了开口、闭口截面薄壁杆件在自由扭转和约束扭转时的位移表达式。最后指出目前分析薄壁杆件存在的困难点以及需要继续研究的方向。
黄榜新钱若军袁行飞
关键词:薄壁杆件翘曲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