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872106)

作品数:19 被引量:1,095H指数:9
相关作者:王化成陈良华张伟华黄欣然许艳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资本
  • 7篇资本市场
  • 6篇内部资本
  • 6篇内部资本市场
  • 4篇上市公司
  • 3篇企业
  • 2篇动因
  • 2篇动因研究
  • 2篇盈余
  • 2篇盈余质量
  • 2篇制权
  • 2篇社会资本
  • 2篇社会资本视角
  • 2篇企业集团
  • 2篇资本视角
  • 2篇控制权
  • 2篇非公开发行
  • 2篇财务
  • 1篇代理
  • 1篇代理关系

机构

  • 13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东南大学
  • 2篇北京工商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厦门大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中国银河证券...

作者

  • 5篇王化成
  • 4篇陈良华
  • 4篇许艳芳
  • 3篇张伟华
  • 3篇黄欣然
  • 2篇卿小权
  • 2篇文旷宇
  • 1篇杨棉之
  • 1篇黄磊
  • 1篇卢闯
  • 1篇邓路
  • 1篇王蓉
  • 1篇吴大勤
  • 1篇姜付秀
  • 1篇陆正飞
  • 1篇陈吉凤
  • 1篇马小勇
  • 1篇姚燕
  • 1篇张瑞君
  • 1篇曾雪云

传媒

  • 2篇会计研究
  • 2篇管理案例研究...
  • 1篇南开管理评论
  • 1篇审计与经济研...
  • 1篇系统工程学报
  • 1篇经济研究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财贸经济
  • 1篇中国经济问题
  • 1篇财经理论与实...
  • 1篇管理世界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经济数学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管理学报
  • 1篇北京金融评论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obin Q反映了企业价值吗--基于市场投机性的视角被引量:37
2009年
Tobin Q被国内外财务学界广泛应用于企业价值的相关研究。本文提出,尽管Tobin Q与企业价值的内在关系得到了国外理论模型和经验证据的支持,但是我国暂时不具备全面应用Tobin Q的条件。对2002- 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Tobin Q未能对全体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提供可靠度量,这一结论在控制了亏损的影响后没有发生改变。进一步,本文基于对我国资本市场现实背景的分析提出,股票市场的投机性可能对Tobin Q的应用存在一定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投机性对Tobin Q的适用性问题提供了一定的解释。
黄磊王化成裘益政
关键词:Q资本市场投机性
控制权安排、掏空与长期并购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本文从掏空的视角研究控制权安排与上市公司长期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低,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越差;控股股东和上市公司之间的控制链条越长,公司的长期并购绩效越差;其他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能力越弱,上市...
许艳芳文旷宇
关键词:控制权控股股东
文献传递
专业化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与价值创造效应——基于中国三峡集团的案例研究被引量:40
2012年
本文考察了三峡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及其价值创造效应。研究发现,在专业化产业战略下,三峡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是以战略意义和行业惯例为优先级的项目资金支持性活动,与多元化企业的资金竞争机制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显示,项目资金支持性活动提供了低成本的资金来源,降低了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价值创造效应显著。在此基础上,我们以三峡集团为例对专业化经营下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价值创造机理进行了解释。本文的研究揭示了专业化战略对企业价值的重要性,以及内部资金支持机制的有用性与效用边界,对于深入理解企业的价值创造机理,改善和提升我国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王化成曾雪云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动因研究——基于社会资本视角
2011年
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研究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背后的深层动因。我们构建的理论框架表明,非公开发行不仅是上市公司的一种融资手段,而且是其获得社会资本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此理论框架下,我们以蒙牛乳业为个案,分析了蒙牛乳业通过非公开发行引入中粮集团,既获得金融资本,又获得社会资本的过程。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对理论界从新的角度理解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背后的深层动因有重要启示作用,而且对上市公司采用非公开发行筹资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许艳芳郭小溪
关键词:非公开发行社会资本个案分析
机会主义倾向、经营风险与审计质量被引量:13
2011年
以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分析审计行为中存在的机会主义倾向对于审计意见的作用机制,采用深交所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经营风险越小的上市公司越容易获得清洁的审计意见。原本应该反映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审计意见似乎成了财务业绩评价的标准,这说明审计行为中存在着机会主义倾向。在方法上引入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可以拓展审计研究的思路,并在理论上进一步升华我们对于审计行为的认识。
陈良华冯文滔陈吉凤
关键词:审计质量行为经济学审计师变更
总部薪酬激励与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被引量:5
2012年
在内部资本市场代理理论的框架下,以非线性规划的库恩-塔克定理为主要工具,探讨了总部薪酬激励机制在内部资本市场配置中的关键影响.假定股权收益和私人投资收益是总部薪酬的主体,分部间的投资额取决于总部对股权收益和私人投资收益的权衡,这种权衡导致了内部资本市场的"平均主义".更进一步,投资总量内生时,追求股权收益和私人投资收益最大化,总部倾向于在各分部过度投资.
张学伟陈良华
关键词:内部资本市场薪酬激励平均主义寻租活动
盈余质量影响投资效率的路径——基于双重代理关系的视角被引量:12
2011年
在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投资效率低下的情况下,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抑制无效投资行为,但是,会计信息会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文章检验了管理层和大股东两类代理在会计信息改善投资效率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盈余质量降低了管理层代理成本,进而有效抑制了企业的投资不足行为,盈余质量缓解了大股东的代理问题从而改善了企业的过度投资。同时发现,控股股东为了通过关联交易侵占上市公司的利益,需要在投资中掌握更多的控制性资源,导致了过度投资。
黄欣然
关键词:盈余质量
主并公司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资金占用——基于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分析
2012年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为契机,从委托代理和控制权理论角度分析了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中主并公司股权结构与资金占用之间的关系,发现了主并公司利用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进行掏空的证据,且不同股权结构的主并公司,其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之后的资金占用行为存在差异,从而为大股东掏空的有关文献提供了有益补充。
姚燕
关键词:股权结构控制权转移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民营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动因研究——相关证据及理论框架
2011年
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视角,研究了民营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动因。通过案例研究,笔者提供的证据表明,非公开发行不仅是民营上市公司的一种融资手段,而且是获得社会资本的重要途径。以相关证据为基础,笔者从社会资本视角构建了民营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动因的理论框架。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对理论界从新的角度理解民营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动因有重要启示,而且对民营上市公司采用非公开发行筹资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许艳芳王艳
关键词:非公开发行社会资本
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被引量:801
2009年
处于转轨经济与新兴市场中的中国企业具有强烈的扩张冲动。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角度,以深沪两市2002—2005年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扩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企业财务困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我国企业的扩张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的总投资水平、内部扩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企业拥有充裕的现金流时,正相关程度更大。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外部扩张(并购)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本文的联立方程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实施的扩张战略会加大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
姜付秀张敏陆正飞陈才东
关键词:管理者过度自信财务困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