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578)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郑希耕安献丽王文忠李幼虹郑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行为敏感化
  • 1篇应激
  • 1篇应激障碍
  • 1篇条件化
  • 1篇吗啡
  • 1篇精神兴奋剂
  • 1篇环境暴露
  • 1篇安非他明
  • 1篇创伤
  • 1篇创伤后
  • 1篇创伤后应激
  • 1篇创伤后应激障...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郑希耕
  • 2篇王文忠
  • 2篇安献丽
  • 2篇李幼虹
  • 1篇梁璟
  • 1篇郑伦

传媒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延长创伤环境暴露时间对条件性恐惧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明确延长创伤后创伤环境的暴露时间对单一线索条件性恐惧表达的影响。方法灯光线索条件性恐惧训练后延长动物在训练环境中的停留时间。结果创伤后延长环境暴露时间能够消除动物对环境的恐惧,使之不能自发恢复,并因此抑制了对单一线索的条件性恐惧反应,主要表现为在创伤环境中,延长暴露组动物对灯光线索的条件性恐惧反应低于非延长暴露组[恐惧水平分别为(19.531±6.073)%,(46.094±10.427)%],达到边缘显著水平(P=0.085),且这种恐惧下调可以持续至少35d[延长暴露组与非延长暴露组的恐惧水平分别为(21.094±4.897)%,(74.219±9.481)%,P〈0.01]。结论延长创伤环境暴露时间改变了对创伤环境的“恐惧”表征,从而使创伤环境作为“安全场景设置者”降低了对单一线索条件性恐惧的表达,提示在创伤后延长创伤环境的停留时间,使受害者对环境的恐惧消失,可能有助于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形成。
安献丽梁璟郑伦李幼虹王文忠郑希耕
关键词:环境暴露创伤后应激障碍
吗啡和精神兴奋剂的行为敏感化及其神经生物机制被引量:2
2006年
李幼虹郑希耕
关键词:精神兴奋剂行为敏感化吗啡安非他明
阻碍条件性恐惧记忆消退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3
2009年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个体经历严重应激后形成的一种焦虑障碍,对其治疗的关键是消退由创伤应激导致的条件性恐惧记忆,但目前最有效的暴露疗法并不能真正有效地抑制患者恐惧记忆的表达。对条件性恐惧的动物模型研究发现情绪性增强效应、恐惧记忆二级条件化与再巩固、内侧前额叶皮层功能不足等均能够阻碍条件性恐惧记忆的消退。针对这几个方面可以探索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应方法。
安献丽王文忠郑希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