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2JJD850003)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4
相关作者:李永祥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灾害
  • 2篇人类学
  • 2篇跨文化比较
  • 1篇研究方法
  • 1篇灾害管理
  • 1篇人类学思考
  • 1篇石流
  • 1篇田野调查
  • 1篇泥石
  • 1篇泥石流
  • 1篇泥石流灾害
  • 1篇文化
  • 1篇文化比较
  • 1篇理论化
  • 1篇跨文化比较研...
  • 1篇环境脆弱
  • 1篇环境脆弱性
  • 1篇减灾
  • 1篇管理过程
  • 1篇旱灾

机构

  • 3篇云南大学
  • 3篇云南省社会科...

作者

  • 6篇李永祥

传媒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民族研究
  • 1篇思想战线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民族学刊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干旱灾害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以非洲干旱与云南干旱的比较研究为例被引量:5
2013年
本文对非洲部分地区,如肯尼亚卡加多(Kajado)、图尔卡纳(Turkana)以及埃塞俄比亚莫西(Nursi)等地区与云南省楚雄州傈僳族地区、玉溪市彝族地区的干旱灾害进行了跨文化比较研究,认为由干旱灾害所导致的次生灾害在非洲和云南并不一样,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对于干旱灾害的应对方式具有差异性和共同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与当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非洲干旱灾害的应对方式以市场为基础,解决牧场、水资源、食品等生存问题,云南应对方式则以政府为中心,解决人畜饮水、生产农用水和工业用水问题。通过对非洲部分地区和云南乡村干旱灾害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笔者认为一个地区的干旱灾害应对方式和经验对于其他灾区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李永祥
关键词:干旱灾害跨文化比较
灾害管理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及人类学思考被引量:3
2013年
灾害管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充满了各种矛盾和争论,甚至发生冲突,造成社会动乱,影响社会稳定。这些矛盾冲突有的与物资分配有关,有的与援助者言行有关,有的与房屋结设计和建设质量有关,有的与文化和民族关系有关。灾害管理中的矛盾处理方法和政策必须健全而又透明,尊重社区传统和文化规则,以确保救灾的社会公平和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
李永祥
关键词:灾害管理人类学思考
雾霾灾害环境人类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中国北方雾霾灾害及其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无论是自然科学家还是社会科学家都有很多相关成果发表,但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雾霾灾害的则比较少见。本文从环境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人类学雾霾灾害研究的可能性,文中重点探讨了雾霾的理论依据,雾霾灾害的理论解释框架和方法论问题。
李永祥
论灾害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被引量:8
2013年
灾害人类学研究方法是人类学整体研究方法的一部分,其独特之处源自它的特殊场景。灾害人类学提倡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如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个案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研究相结合等,同时重视田野调查中的参与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收集。灾害人类学的民族志叙事是一种以人和事件为中心的叙事。
李永祥
关键词:田野调查跨文化比较
论防灾减灾的概念、理论化和应用展望被引量:7
2015年
防灾减灾不是"防灾""减灾"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均衡的二等分,而是一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意义的系统概念。它们结合在一起使用,与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中"减轻灾害风险"相似。在防灾减灾工作中,"防灾"是灾害发生之前的各种备灾活动,"减灾"是限制致灾因子的不利影响;"防灾"是灾前措施,"减灾"是最终目的。防灾减灾在灾害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灾害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防灾减灾。因此,防灾减灾在中国需要上升到国家战略,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道路。
李永祥
关键词:防灾减灾
环境脆弱性、生态系统恢复力与泥石流灾害--以云南省东川区的泥石流灾害为例被引量:5
2015年
本文通过人类学的方法对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的泥石流灾害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东川区的环境脆弱性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有自然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东川地处小江断裂带的核心地区,地震灾害多发;人为因素是矿业开发和过度损害环境,森林覆盖率下降,泥土砂石长期裸露和风化,造成了生态系统无法恢复,并长期发生严重的泥石流灾害。文章建议,东川区的泥石流灾害应坚持短期、中期和长期治理相结合的方法,短期治理以工程防灾为主,中期可以考虑搬迁、工程等相结合,而长期治理应坚持综合治理方式,即保护生态系统,退耕还林,增加生态系统恢复力,从根本上保证生态系统处在安全的范围之内。
李永祥
关键词:环境脆弱性泥石流灾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