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7242)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许立方泰惠蒋宝平过伟峰吴勉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瘀方
  • 4篇凉血
  • 3篇血液
  • 3篇通瘀
  • 3篇缺血
  • 3篇热证
  • 3篇瘀热
  • 3篇瘀热证
  • 3篇凉血通瘀方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血液流变
  • 2篇血液流变学
  • 2篇缺血大鼠
  • 2篇细胞
  • 2篇脑缺血
  • 2篇脑缺血大鼠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细胞

机构

  • 7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河南护理职业...

作者

  • 7篇许立
  • 4篇方泰惠
  • 4篇蒋宝平
  • 2篇吴勉华
  • 2篇过伟峰
  • 2篇田磊
  • 2篇王昀
  • 1篇赵林钢
  • 1篇徐康康
  • 1篇李申
  • 1篇王明艳
  • 1篇程莉华
  • 1篇程海波
  • 1篇周玲玲
  • 1篇杨延华

传媒

  • 3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医瘀热证临床客观评价指标研究概况被引量:3
2009年
瘀热证是在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既有热毒炽盛又见血瘀症候的一类急性发热性疾病,由血瘀和火热两种病理因素相互搏结而成。近年来,中医瘀热证临床客观评价指标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包括:体征改变、舌象变化、细胞因子相关性、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微循环障碍、血小板功能变化、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凝血与纤溶平衡失调。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从不同层次(系统、器官、细胞、亚细胞和分子等)研究瘀热证型微观变化的物质基础,将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结合起来,可使瘀热证的诊断标准化与客观化,从而更准确精细地揭示其实质。
王昀许立
关键词:瘀热证
凉血化瘀方对瘀热证脑缺血大鼠炎症和凝血功能相关分子物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凉血化瘀方对瘀热证脑缺血大鼠外周血中炎症和凝血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探讨凉血化瘀方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动物预先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再采用插线阻断大鼠中动脉法制备瘀热证脑缺血模型,观察凉血化瘀方对大鼠外周血中IL-6、TNF-α、凝血因子Ⅸ和凝血四项(APTT、PT、TT、FIB)的影响。结果:模型动物IL-6、TNF-α、凝血因子Ⅸ、FIB含量均有显著升高,TT、APTT、PT时间显著缩短;凉血化瘀方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IL-6、TNF-α、凝血因子Ⅸ、FIB含量,延长TT、APTT、TT时间。结论:凉血化瘀方治疗瘀热证脑缺血的作用与其调节血液学凝血功能及炎症反应有关。
许立蒋宝平过伟峰周玲玲吴勉华方泰惠
关键词:瘀热证凉血化瘀方凝血四项
凉血通瘀方对细菌内毒素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凉血通瘀方对细菌内毒素致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以细菌内毒素(LPS)造成人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模型,通过MTT法和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的检测,研究凉血通瘀方对细菌内毒素致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给予LPS刺激24h、36h、48h后,HUVECs对MTT的还原能力下降,培养液中的MTT还原产物含量减少,OD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凉血通瘀方大、中、小剂量组HUVECs对MTT的还原能力均明显优于模型组。同时,凉血通瘀方在不影响细胞存活率的情况下,可以明显降低LPS刺激血管内皮细胞24h后NO的释放量。结论:凉血通瘀方能明显拮抗血管内皮细胞由于LPS刺激引起的直接损伤作用。
王昀许立杨延华王明艳方泰惠
关键词:凉血通瘀方血管内皮细胞NO体外实验
凉血通瘀方对脑缺血大鼠血液系统及脑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凉血通瘀方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液系统及脑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插线阻断大鼠脑中动脉法制备脑缺血模型,观察凉血通瘀方低、中、高剂量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的行为学评分、脑梗死率,血浆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清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β血小板球蛋白(TG)、血小板因子(PF)4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凉血通瘀方中、高剂量能减轻模型大鼠脑损伤;延长血浆APTT、PT、TT,降低血浆中FIB含量;增加血清中t-PA含量,降低血清中PAI-1、β-TG、PF4含量。结论凉血通瘀方能改善脑缺血大鼠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减轻缺血引起的脑损伤。
蒋宝平田磊许立
关键词:凉血通瘀方脑缺血凝血系统
清瘀方对血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2009年
目的观察清瘀方对血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H2O2及Na2S2O4造成的人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缺血缺氧模型,通过MTT染色和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检测,观察清瘀方含药血清对造模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较大剂量清瘀方含药血清能明显减少LDH的漏出,抑制H2O2及Na2S2O4造成的内皮细胞损伤。结论清瘀方对缺血缺氧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程莉华徐康康赵林钢许立
关键词:缺血缺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实验性淤热证大鼠模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索一种建立淤热证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间隔24 h,从大鼠尾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观察给予内毒素后不同时间大鼠体温、凝血时间、血液黏度及动静脉短路血栓等指标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50μg/kg内毒素可引起大鼠体温升高、血液粘度的增加、凝血系统激活及血栓形成,且各指标变化的时相呈现一致性,最佳时间点是第2次给内毒素后2 h。结论100μg/kg内毒素间隔24 h注射,能形成实验性大鼠淤热证。
许立蒋宝平过伟峰吴勉华方泰惠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血栓
凉血通瘀方对实验性瘀热证脑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凉血通瘀方对实验性瘀热证脑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大鼠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后,采用插线阻断大鼠中动脉法制备瘀热证脑缺血模型,观察凉血通瘀方对模型大鼠的行为学评分,脑梗死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凉血通瘀方能减轻脑缺血损伤,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IL-1β、IL-6含量,抑制脑组织中NOS活性,降低NO含量。结论凉血通瘀方能减轻瘀热证脑缺血模型大鼠的脑缺血损伤,同时能改善"瘀"、"热"症状。
蒋宝平田磊田磊李申许立程海波
关键词:凉血通瘀方瘀热证脑缺血血液流变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