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73069)

作品数:38 被引量:472H指数:13
相关作者:诸大建王欢明臧漫丹刘淑妍谌伟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经济管理
  • 5篇建筑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生态
  • 8篇经济增长
  • 6篇循环经济
  • 6篇资源生产率
  • 5篇生态文明
  • 5篇经济学
  • 5篇福利
  • 4篇生产率
  • 4篇生态经济
  • 4篇生态经济学
  • 4篇文明研究
  • 4篇建筑
  • 4篇城市
  • 3篇生态效率
  • 3篇实证
  • 3篇节能
  • 3篇绩效
  • 2篇新古典
  • 2篇新古典经济学
  • 2篇学理

机构

  • 37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浦东干部...
  • 2篇闽江学院
  • 2篇上海市规划和...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作者

  • 27篇诸大建
  • 4篇徐萍
  • 3篇王欢明
  • 3篇孟维华
  • 3篇刘淑妍
  • 2篇臧漫丹
  • 2篇张建同
  • 2篇邱寿丰
  • 2篇谌伟
  • 2篇吴怡
  • 2篇赵亮
  • 2篇朱远
  • 2篇陈飞
  • 1篇吴光东
  • 1篇张立立
  • 1篇白竹岚
  • 1篇陈瑾羲
  • 1篇周春燕
  • 1篇朱立龙
  • 1篇孙启承

传媒

  • 6篇中国人口·资...
  • 4篇建筑学报
  • 3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经济与管理研...
  • 2篇价格理论与实...
  • 2篇闽江学院学报
  • 1篇软科学
  • 1篇经济论坛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当代经济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上海管理科学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城市问题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工业技术经济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上海市经济管...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 9篇2010
  • 10篇2009
  • 13篇2008
  • 5篇200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走向与未来展望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从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政策工具——6个五年规划入手,研究与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支柱相关的政策演进。1978-1995年是中国单个支柱的政策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成为发展的主要内容。1992年中国参加21世纪议程,开始在理论上注意到3个支柱的发展,但是只是到了2001年的"十五"计划才提出了与可持续发展的三重底线有对比意义的三生协调发展思想,并且在计划编制中对资源环境问题有了充分的注意。2006年以来,中国的五年规划政策开始出现了环境引导发展或者环境优先的政策趋势,但是在理论上仍然停留在并列或者融合的论述上。因此,当前需要创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和政策,设计未来政策变革的基本方向和路径。
刘淑妍诸大建
关键词:生态文明
1980—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对福利的贡献
GDP不仅被认为是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也被认为能够反映社会福利的发展。那么,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奇迹是否带来了福利的增加?未来的经济增长还能促进福利的持续增加吗?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用生态福利绩效、资源生产率和经济福利绩效...
诸大建孟维华徐萍
文献传递
Elasticity Ratio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the Resource Consumption
2009年
Today the resources are becoming scarcer, which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unexhausted any more. Correspondingly, the production would be constrained by the scarcity of resources clearly. Then the economic researchers would pay much more at-tention to reducing the consump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this paper brings foreword the conception of elasticity ratio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lasticity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ameters. For the certain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lasticity ratio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resource consumption, this paper will try to re-veal, to keep economy growing while resource consumption reduc-ing, what conditions should be met as to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resource productivity, its growth rate, energy saving efficiency, economic growth rate and elasticity ratio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This paper prov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y growth using statistic data from 1978 to
Meng WeihuaZhu DajianZhou Xinhong
关键词: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速度资源生产率资源匮乏
Step out the Paradox of Livable City Studies:Conceptual Model and Path Choice被引量:2
2011年
Based 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concepts and standards of livable city in China and abroad,the paper creates a conceptual model and a fundamental formula for livable city development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foundation,an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the ecological status,and the city governance as three pillars,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for the two paradoxes of livable city.The paper suggests that China should choose Path C,which combi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city livability.It also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rules of livable city under Path C,and talks about the fundamental ideas of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under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s in China.In the end,the paper puts forward related planning strategies in terms of spatial structure,ecological environment,cultural construction,transportation system,and housing system,in order to establish a livable city development model that is suitable for China's practical conditions.
WANG Shiying,ZHU Dajian,ZANG Mandan
关键词:LIVABLECONCEPTUALPATHCHOICE
上海市经济—环境系统的物质输入分析被引量:22
2007年
对区域或城市经济—环境系统的物质输入分析,可以判断可持续发展所处的状态,进而为区域或城市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利用物质流的理论和方法,依据欧盟指导原则,分析了1990-2003年间上海市经济—环境系统的物质总需求和资源生产率等主要指标。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海市巨大的物质总需求和直接物质消耗给上海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②1996年上海市的资源生产率是全国的1.22倍,但2000年日本的资源生产率是上海市的36倍;③影响上海市的物质总需求或者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技术和制度能力。在上述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在2020年之前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要注重于输入端的减物质化和加强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研究与开发以及制度能力建设。
黄晓芬诸大建
关键词:循环经济物质流分析环境影响资源生产率
探索循环经济的经济学理及其政策意义——基于生态经济学的视角被引量:14
2008年
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实施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该文基于国际上近年来异军突起的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视角,探索性地提出了一个由10个观点组成的循环经济的原理框架。这些原理对为什么要搞循环经济、什么是循环经济、怎么样搞循环经济三个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梳理,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当前国内对循环经济的某些认识误区,指出了这些原理的政策意义与实践价值。
诸大建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学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与管理的生态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区别和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意义被引量:10
2009年
在国内学术界,通常把生态经济学理解为是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解释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应用型的学问。但是在国际上,生态经济学是要反思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重建有关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生态规模的新的总体性的发展理论与行动原则,因此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本文概括了生态经济学与当前作为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五个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指出研究生态经济学对于中国未来从经济增长走向科学发展的理论意义与政策意义。
诸大建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SOP模型及激励机制研究被引量:25
2008年
我国即将出台《循环经济法》,新法明确规定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本文对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进行了基于主体—对象—过程模型(SOP模型)的理论建构,并结合理论所揭示的该制度的本质特征,梳理了制度的系统激励要素,从制度适用性激励、责任推进性激励和实施策略性激励三个维度建立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激励机制模型。
吴怡诸大建
关键词: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激励机制
建立基于系统控制的城市应急管理模式被引量:3
2008年
虽然已经有不少文章从一般的意义上就城市应急管理的预警机制和应对措施提出了见解,但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仍然需要引向纵深。我们需要从发展战略再定位的角度出发,从基于系统的而不是枝节的、基于全过程的而不是片段性的、基于战略的而不仅仅是战术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本文认为建立系统控制的应急管理模式需要包括战略能力、发展能力、过程能力(包括预防、准备、应急、恢复)三个方面,讨论了加强三个方面能力建设的策略。
诸大建赵亮
关键词:系统控制
公共交通运行模式的选择被引量:6
2010年
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出现了大规模的国有化回潮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对公共交通市场化改革及未来发展的思考。针对该问题,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我国公共交通行业现行运行模式,发现市场化改革失败的原因是政府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提供机制方面市场化程度不够。据此提出两条改革策略:一是在现有公私合作模式基础上加强政府监管;二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政府与市场间的合作内容与形式,采用国有民营模式。并通过建立"对象—过程—主体"三要素分析模型,认为国有民营模式适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当前宏观管理组织体制。
王欢明诸大建吴光东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