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511508)

作品数:6 被引量:126H指数:5
相关作者:马寅生龚明权赵希涛张西娟曾庆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隆升
  • 2篇地震
  • 2篇地质
  • 2篇新构造
  • 2篇阶地
  • 1篇地貌面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地质灾害
  • 1篇断裂带
  • 1篇断陷
  • 1篇新构造活动
  • 1篇新构造运动
  • 1篇新生代
  • 1篇玄武岩
  • 1篇羊角
  • 1篇夷平面
  • 1篇铁路
  • 1篇资源评价
  • 1篇丽江地震
  • 1篇裂带

机构

  • 6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河南省地矿局

作者

  • 6篇马寅生
  • 3篇龚明权
  • 2篇曾庆利
  • 2篇赵希涛
  • 2篇张西娟
  • 2篇杜建军
  • 2篇施炜
  • 1篇赵汀
  • 1篇吴中海
  • 1篇吴珍汉
  • 1篇高林志
  • 1篇张岳桥
  • 1篇袁嘉音
  • 1篇赵逊
  • 1篇田明中
  • 1篇陈英玉
  • 1篇扬守政

传媒

  • 3篇地球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断裂带中的流体活动及其作用被引量:16
2006年
大量证据表明活动断裂带中存在大量流体,不仅可以造成断裂带强度的变化,而且可以导致有效正应力减小,进而诱发地震。在野外观察与模拟的基础上,许多模式被用来解释这一现象。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断裂带特征和分类、流体的来源和运动,以及流体对断裂带的影响和对地震的触发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张西娟曾庆利马寅生
关键词:活动断裂带流体地震
影响京沪高速铁路工程安全的新构造活动分析
2012年
作者在广泛收集京沪高速铁路沿线的地质、新构造活动、地质灾害和地形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对各种影响京沪高速铁路安全的地质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编制了1:20万京沪高速铁路沿线新构造活动与工程安全图。认为京沪高速铁路沿线新构造活动与工程地质特性可分为北京-济南、济南-徐州、徐州-上海三段。影响铁路安全的主要地质因素包括地震活动、活动断裂、岩土体性质和地质灾害。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主要是软土、松软土分布广泛,尤其是武清一沧州松软土、丹阳一上海软土,埋深变化大,软土层厚、强度低,工程性质差。沿线需穿越多条NNE向活动断裂,如郯庐断裂。平原区地质灾害以地面沉降、地裂缝、采空塌陷、岩溶塌陷为主,局部存在砂土液化;低山丘陵区地质灾害以发育中小型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马寅生杜建军龚明权施炜袁嘉音
关键词:京沪高速铁路新构造活动地质灾害
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被引量:41
2009年
作者对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四个景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分别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对公园各景区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评价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方法。在定性评价中,从美、古、奇、名、特、用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在定量评价方面,采用了层次分析法,选取旅游地中的旅游资源、资源环境条件等作为评价对象,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型,对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作出评价和鉴定,划分了四个景区的等级,并详细分析其结果,从而揭示了该公园旅游资源的潜力和吸引力,为该其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龚明权马寅生田明中陈英玉
关键词:旅游资源评价
太行山南缘新生代的隆升与断陷过程被引量:51
2007年
作者通过太行山南缘夷平面、河流阶地、山前盆地和中新生代断裂的调查研究,揭示了太行山南缘新生代的断陷与隆升过程,认为太行山南缘地区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活动以断裂的断陷、隆升为特征,分为三个相对稳定夷平时期和三个快速隆升阶段,形成三级夷平面。第四纪以来的快速隆升过程可进一步划分为六次相对快速抬升和六个相对稳定堆积时期,形成六级阶地。古近纪断陷活动强烈,第四纪除山前断裂以外,其它断裂未见活动。
马寅生赵逊赵希涛吴中海高林志张岳桥赵汀吴珍汉扬守政
关键词:夷平面阶地
玉龙—哈巴雪山断块差异隆升的基本特征及其地质灾害效应被引量:14
2006年
青藏高原新生代以来的持续性、阶段性隆升是地球演化过程中重要的地质和环境事件。尤其是晚新生代以来的加速隆升,使青藏高原主体及其周缘地区成为中国大陆地貌的最高一级阶梯。笔者主要从新构造运动条件下青藏高原东南缘玉龙—哈巴雪山断块这样一个典型的第四纪以来断块快速差异隆升的地区出发,通过详细研究该断块的组成以及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来探讨其隆升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该快速隆起的地质灾害效应(如地震、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及其对本区地质灾害发育和发展的控制作用,进而得到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与重大地质灾害(外动力地质作用)之间存在必然的耦合关系的结论。
张西娟曾庆利马寅生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差异隆升丽江地震
太行山中段羊角玄武岩形态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5
2010年
太行山中段左权羊角镇发育新生代玄武岩,记录了太行山新生代以来的构造隆升事件。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与玄武岩发育相关的地貌面及其上的地层特征分析,初步确定该玄武岩是上新世末期到早更新世初期的喷发产物,初步揭示了太行山中段区域上晚上新世以来地貌发育历史,主要存在6次构造隆升与剥蚀期:在唐县期宽谷面形成的基础上,于上新世晚期存在一次隆升和一次稳定侵蚀期,并侵蚀形成"U"形谷;早更新世初,玄武岩开始间歇性喷发,同时发生以西武家坪为中心的地区上拱,"U"形谷为玄武岩充填,之后经剥蚀堆积形成第四级阶地面;早更新世末,该区再次发生隆升,并形成第四级阶地;中更新世末,该区发生隆升,形成第三级阶地;晚更新世以来,太行山中段又连续发生两次抬升,从而在玄武岩体上形成了4级阶地,形成太行山现今地貌。研究同时表明,太行山中段上新世晚期以来的隆升主要发生于上新世末到早更新世时期。这一认识为探讨太行山中段晚上新世以来的构造隆升提供了具体证据。
龚明权马寅生赵希涛施炜杜建军
关键词:玄武岩地貌面阶地隆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