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080204)

作品数:17 被引量:93H指数:6
相关作者:王庆钰李景文王英翟莹李晓薇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7篇大豆
  • 5篇异黄酮
  • 5篇黄酮
  • 4篇基因
  • 3篇农杆菌
  • 3篇启动子
  • 3篇基因型
  • 3篇大豆异黄酮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异黄酮含量
  • 2篇原核表达
  • 2篇栽培
  • 2篇栽培大豆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相色谱
  • 2篇黄酮含量
  • 2篇活性
  • 2篇活性分析

机构

  • 17篇吉林大学
  • 3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吉林省产品质...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作者

  • 17篇王庆钰
  • 16篇李景文
  • 13篇翟莹
  • 13篇王英
  • 10篇李晓薇
  • 9篇张庆林
  • 8篇张海军
  • 8篇苏连泰
  • 7篇张艳
  • 6篇闫帆
  • 4篇赵艳
  • 4篇孙昕
  • 3篇李琳
  • 3篇钱丹丹
  • 2篇张鑫生
  • 2篇雷婷婷
  • 2篇赵旭
  • 1篇李艳杰
  • 1篇赵健如
  • 1篇刘晓鑫

传媒

  • 9篇大豆科学
  • 2篇作物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粮食与油脂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5篇2011
  • 1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BA浓度及基因型对大豆胚尖诱导丛生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以吉林35、吉林47等5个大豆品种为材料,胚尖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6-BA对丛生芽诱芽率和平均芽数的影响,同时测定吉林35在胚尖诱导丛生芽的过程中对潮霉素的耐受性。结果表明:3.0 mg.L-16-BA浓度下吉林35的诱芽率最高,综合考虑丛生芽诱芽率和平均芽数2个性状,吉林35更加适合于大豆胚尖再生系统;在遗传转化中,以3.0 mg.L-1潮霉素作为吉林35抗性筛选的适宜浓度。
闫帆孙昕翟莹李晓薇王英李景文王庆钰
关键词:大豆6-BA基因型
大豆种子特异性启动子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种子中的营养成分是植物基因工程改良的重要目标,种子特异性启动子能够调控外源基因在种子中专一性表达,利用高效特异性强的种子特异性启动子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改进及提高种子中营养物质含量。因此,明确大豆中种子特异启动子的调控机制及获得更多大豆种子特异性启动子对大豆改良研究及应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该文综述了种子特异性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相关转录因子的特点及大豆中种子特异性启动子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研究应用的最新进展。
赵艳刘晓鑫张庆林王英李景文王庆钰
关键词:大豆顺式作用元件转录因子
大豆异黄酮提取-测定优化体系的建立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超声波法提取大豆异黄酮,结合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对大豆异黄酮提取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获得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30 min,提取2次;并用三波长法测定24个大豆品种异黄酮含量,发现品种间异黄酮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中吉林32和吉林35含量最高,分别达到了0.292%和0.259%。
张艳李晓薇张海军张庆林翟莹钱丹丹晏晓峰王庆钰李景文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超声波
两个大豆MYB转录因子在原核细胞中的高效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大豆(Glycine max)GmMYB12a与GmMYB12B2基因属于典型的植物R2R3-MYB转录因子。为进一步研究两个MYB12转录因子与相应顺式作用元件的相互作用,构建了两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实现高效表达。利用PCR技术,将两端带有特异酶切位点的GmMYB12a与GmMYB12B2全长基因亚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酶切、测序鉴定确认获得两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GmMYB12a与pET-28a-GmMYB12B2。然后把重组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经IPTG诱导蛋白表达,提取细胞蛋白并采用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两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IPTG浓度为1.2 mmol/L,诱导6 h后,目的蛋白能在Rosetta(DE3)中高效表达。
李晓薇苏连泰赵旭翟莹张海军张庆林李景文王庆钰
关键词:大豆MYB转录因子原核表达
大豆异黄酮检测方法研究概述被引量:16
2011年
大豆异黄酮检测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三波长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四标样快速测定法、薄层扫描色谱法、双向纸层析色谱法,及医学上荧光免疫法中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等。该文对上述检测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比较,以期为大豆异黄酮进一步研发提供技术选择参考。
张海军王英王庆钰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
大豆品种吉林35胚尖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对农杆菌的敏感性被引量:3
2012年
为建立一个简便、高效、稳定的大豆胚尖再生体系,以吉林35为材料,胚尖为外植体,研究氯气、升汞、酒精3种消毒方法对不定芽出芽率的影响和6-BA对不定芽再生率的影响。同时,为检测吉林35的农杆菌易感性,对平安8、东农42、吉林47和吉林35四个大豆品种进行gus基因组织化学染色。研究表明,酒精消毒法对种子伤害较小,可以保证较高的出芽率。6-BA对不定芽再生作用显著,单独使用或配合IBA使用均可获得较高的再生率。gus基因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吉林35的农杆菌易感性强,明显优于其它品种。吉林35胚尖外植体再生率较高且对农杆菌较敏感,是遗传转化良好的受体材料。
闫帆孙昕翟莹雷婷张庆林苏连泰王英李景文王庆钰
关键词:大豆出芽率再生率易感性
大豆硬脂酸-ACP脱饱和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表达活性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以吉豆2号基因组为模板,通过TAILPCR方法,扩增得到大豆硬脂酸-ACP脱饱和酶基因启动子片段SACPD-Cp。PLACE在线启动子预测分析表明,该序列中含有多种典型的种子特异性表达序列元件。将SACPD-Cp片段取代pCAMBIA1301质粒中的CaMV35S启动子,构建表达载体pCAM-SACPD-Cp,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在大豆组织中进行瞬时表达,GUS组织化学染色和荧光定量研究其表达特性。结果表明,SACPD-Cp驱动GUS基因在种子中的表达活性是CaMV35S启动子的93.01%;SACPD-Cp启动子与现已知启动子无同源性,仅在大豆种子中检测到GUS活性,而在根、茎和叶组织中均未检测到GUS活性,证实SACPD-Cp是一个新的种子特异性启动子。
张庆林赵艳李晓薇翟莹张艳王英李景文王庆钰
关键词:大豆
大豆逆境诱导基因GmPRP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对大豆吉林32未成熟胚表达谱的分析,利用RT-PCR技术从大豆中克隆了一个新的脯氨酸富集蛋白基因,命名为GmPRP。GmPRP的开放阅读框长396bp,其分子量13.79kD,具有131个氨基酸残基,等电点8.96,其DNA序列无内含子。GmPRP蛋白序列N端含有一段信号肽,中间为脯氨酸富集区,C端为半胱氨酸富集区。该蛋白与四季豆和木豆的PRP同源性最高,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GmPRP的683bp启动子序列含有10种与逆境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分别为ABRE-like、G-box、W-box、GT-1、MYB、MYC、BIHD10s、DPBF、SEBF和WRKY。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该基因表达量在大豆的根和叶中最高,在茎和胚中其次,在花中最低,且受干旱、高盐、低温、机械伤害及SA(水杨酸)、ETH(乙烯)、ABA(脱落酸)、MeJA(茉莉酸甲酯)的诱导上调表达。
翟莹雷婷婷闫帆黄开猛李晓薇张庆林张海军苏连泰孙昕王英李景文王庆钰
关键词:大豆逆境胁迫启动子
不同基因型大豆愈伤组织对农杆菌EHA105的敏感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研究了8个基因型的大豆愈伤组织GUS瞬时表达的效果及其最佳染色条件,以考察不同基因型大豆愈伤组织对农杆菌菌株EHA105的敏感性。GUS染色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农杆菌EHA105敏感程度差别较大,吉林47和东农42愈伤GUS染色效果较好;不同品种要求的最佳染色时间存在差异,对农杆菌EHA105较敏感的2个基因型吉林47和东农42,较适宜的GUS染色时间为9~10 h。
张庆林赵艳张艳翟莹苏连泰王英李景文王庆钰
关键词:大豆愈伤组织基因型GUS染色农杆菌
大豆球蛋白G1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达活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PCR的方法从大豆品种"吉豆2号"基因组DNA中克隆得到大豆球蛋白启动子G1p,长度约为686 bp,PLACE在线启动子预测工具分析表明:序列中含有多种典型的种子特异性表达元件。将克隆得到的G1p取代pCAMBIA1301中的CaMV35S启动子,构建于G1p与GUS基因融合表达的载体pCAM-G1p,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在大豆根、茎、叶和种子中进行瞬时表达分析结果显示,仅能在种子中检测到GUS活性,而在根、茎和叶其他组织中基本检测不到GUS活性。说明G1基因上游686 bp片段具有种子特异性启动子的功能,G1p是一个比较高效的种子特异性启动子。
张庆林赵艳翟莹李晓薇张艳苏连泰王英李景文王庆钰
关键词:大豆启动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