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4107)

作品数:18 被引量:99H指数:6
相关作者:李忠华潘一山朱丽媛贾宝新李祁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自然科学总论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矿业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篇地压
  • 7篇巷道
  • 7篇冲击地压
  • 4篇支护
  • 4篇围岩
  • 4篇吸能
  • 3篇断面
  • 3篇应力
  • 3篇防冲
  • 3篇FLAC3D
  • 2篇顶板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扭矩
  • 2篇围岩应力
  • 2篇锚杆
  • 2篇煤层
  • 2篇煤体
  • 2篇煤体应力
  • 2篇煤岩
  • 2篇煤柱

机构

  • 18篇辽宁工程技术...
  • 3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辽宁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铁十八局集...
  • 1篇山西煤炭运销...

作者

  • 9篇李忠华
  • 8篇潘一山
  • 5篇朱丽媛
  • 4篇唐治
  • 3篇李祁
  • 3篇吕祥锋
  • 3篇贾宝新
  • 2篇尹万蕾
  • 2篇朱小景
  • 1篇罗浩
  • 1篇崔乃鑫
  • 1篇王爱文
  • 1篇肖晓春
  • 1篇聂颖
  • 1篇郝志勇
  • 1篇杨月
  • 1篇杨启楠
  • 1篇马箫
  • 1篇肖永惠
  • 1篇徐连满

传媒

  • 5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
  • 1篇实验力学
  • 1篇机械强度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山西建筑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煤矿冲击地压...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块系覆岩中摆型波传播对巷道支护动力响应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为研究支护体自身的动力响应规律,通过理论和计算分析岩体中的非线性摆型波传播对巷道支护动力响应的影响,根据摆型波在非连续自应力块系上覆岩体中传播时的支护动力响应模型,研究上覆岩块间的黏弹性性质及岩块破坏对支护动力响应的影响。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上覆岩块间弹性下降时,支护的动态受拉和受压幅值随之下降且周期变大;上覆岩块间阻尼增大时,支护的受拉和受压周期不变,但周期内的微扰动逐渐消失且幅值略有下降;上覆岩块沿垂直冲击方向破裂成两个子块时,支护的受拉和受压次数增加。
王凯兴孟村影杨月李祁
关键词:冲击地压
采动影响下沿空巷道变形破坏与锚杆支护被引量:18
2011年
为直观了解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护段应力分布规律及相邻工作面开采应力分布规律,对巷道的支护方案进行初步支护设计,提出四种支护方案,应用大型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不同方案进行分析,通过对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对三种支护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工作面倾斜方向的固定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一般为15~30 m,少数可达到35~40 m,支承压力峰值位置距离煤壁一般为15~20 m,应力增高系数为2~3,采用锚网索耦合的方法对回采巷道进行支护是合理可行的。
贾宝新
关键词:回采巷道锚杆支护FLAC3D煤壁
抗爆缓冲材料动态力学特性及微观破裂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准静态、落锤冲击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研究方法,借助电镜扫描(SEM)手段,对泡沫Al、Al-Si12基、Al-Si6基、泡沫Mg及Al–纤维和Al–稀土闭孔泡沫材料进行吸能特性试验研究,并讨论其微观破坏特征。准静态试验结果表明,基体材料不同,应力–应变曲线和吸能性能关系差异较大,抗压强度值最大为5 MPa左右。落锤冲击应力–应变和吸能特性试验结果说明,冲击载荷作用下材料抗压强度提高较大,最高可达15 MPa,吸能值最大达29 J。SHPB试验结果得出缓冲吸能性能良好的泡沫材料参数以密度为0.35~0.70 g/cm3,孔隙度为65%~87%,孔径为1.0~4.0 mm为宜。静态与冲击试验微观破坏结果均说明泡沫Al材料具有明显的撕裂痕迹,表现出韧性断裂特征。与准静态试验结果相比,冲击速度增大后,材料强度和吸能性能得到更好发挥,泡沫Al材料吸能值最大,变形空间较大,更适合用于防冲吸能支护材料。相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锚杆支护、U型钢支护巷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冲击变形或破坏,防冲支护巷道发生冲击后整体性较好。
吕祥锋潘一山肖晓春
关键词:采矿工程吸能性能
矩形断面巷道冲击地压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基于顶板剪切梁模型研究矩形巷道冲击地压发生问题,得到矩形断面巷道发生冲击地压的临界塑性软化区深度和临界载荷,分析巷道宽度、巷道高度或煤层厚度、顶板厚度等几何因素,以及煤层与顶板刚度比、煤的模量比、煤的强度参数、侧压力系数和水平应力分布指数等煤岩力学性质因素对临界条件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巷道顶板岩层以剪切变形破坏为主,当临界塑性区深度与临界载荷较小时,易于发生冲击地压,其发生频度较高,强度较小,破坏性较小;反之,冲击地压不易发生,其发生频度较低,一旦发生其强度会较大,破坏性较大。临界塑性区深度与巷道宽高比、初始黏聚力的大小无关,随顶板厚度、刚度比、模量比、水平应力分布指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煤层塑性软化刚度、内摩擦角、侧压力系数的增加而减小。临界载荷随巷道宽高比、煤层塑性软化刚度、水平应力分布指数的增加而降低,随顶板厚度、刚度比、模量比、初始黏聚力、内摩擦角、侧压力系数的增加而增大。
尹万蕾潘一山李忠华
关键词:临界载荷
六道江矿井煤层冲击地压危险性数值模拟
永安矿业(集团)公司六道江井地质构造复杂,且已经进入深部开采阶段,煤体采动所形成的矿压对安全生产造成较大威胁。为预测该矿冲击地压危险性的程度,对其煤层进行冲击地压危险性数值模拟,分析了煤层在自重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下水平应...
朱丽媛李忠华唐治
关键词:冲击地压危险性应力集中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基于FLAC^(3D)复合顶煤大断面煤巷围岩数控模拟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解决某矿复合顶煤大断面开切眼施工困难问题,采用工程类比法确定支护方案,后运用FLAC3D软件在不同支护方式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其主要影响因素.模拟结果表明:锚杆、锚索间排距的改变不能从宏观上改变巷道围岩的应力分布特征,但能限制围岩最大位移量,能限制浅部围岩破坏形式和破坏程度.研究结果对该矿煤层切眼支护方式的选择、支护方案设计、支护材料布局、支护参数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杨启楠
关键词:大断面复合顶板破坏状态FLAC3D
矿用防冲吸能支护构件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煤矿冲击地压会造成围岩剧烈震动、变形或突发破坏,从而对支护体产生破坏性冲击作用。基于快速吸能让位防冲击支护理念,研制了一种具有特殊形状的防冲击吸能支护构件,可应用于巷道防冲吸能液压支架中。其机理在于利用构件的快速变形让位与吸能过程,缓解支架受到的超额冲击,保护支架不受损坏,从而防止支护体系以及巷道围岩的失稳破坏。文中提出了吸能构件的承载力与吸能量简化公式,采用Abaqus软件计算分析了构件参数设置的可靠性,得到了理想的力-位移曲线、吸能量曲线和屈曲变形模态,并通过实验室准静态压溃试验进行了一定的验证,试验得到吸能构件承载力达2660kN,吸能量达375.56kJ,与预期值非常接近。此构件的设计与研制,为支架的现场应用以及进一步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潘一山马箫肖永惠李忠华
关键词:冲击地压抗冲击吸能
防冲锚杆索吸能构件合理螺纹参数确定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传统矿用锚杆锚索无法实现让压吸能的不足,为设计出满足防冲吸能要求的组合式锚杆索,对防冲吸能锚杆索的吸能构件中不同螺纹尺寸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以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优螺纹尺寸组合.利用ANSYS软件进行前处理、LS-DYNA进行求解计算,正交试验法进行结果分析,研究不同尺寸内螺纹吸能效果,考察各个因素对工作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构件工作阻力影响最大的参数是螺纹厚度,其次是螺距,最后是螺纹剪切高度.螺纹厚度越大,构件的工作阻力越大;螺距越大,构件的工作阻力越小;剪切高度为3 mm时,构件工作阻力最大;利用正交试验分析,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吸能构件螺纹最优尺寸为螺距10 mm,螺纹厚度4 mm,剪切高度3 mm.
孟村影潘一山王爱文
关键词:螺纹
不同工况下采煤机截割能耗特性研究
2019年
为研究复杂工况下采煤机截割能耗特性,通过建立采煤机截割能耗模型,选用MG500/1180-WD型采煤机在不同工况下进行截割试验,实时采集齿轨销轴和惰轮轴的载荷数据,最后通过对不同工况下采煤机整机截割能耗的计算,得出如下结论:在保持其他工况不变的情况下,直线截割能耗随着牵引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斜切截割能耗值远超过直线截割能耗值;采煤机截割能耗除了受牵引速度、截割方式的影响外,还受煤岩硬度的影响,随着煤岩硬度的增加截割能耗也随之增加。研究结果为采煤机研发和使用提供理论基础,为煤矿行业科学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郝志勇周正啟张佩杨全春
关键词:采煤机能耗模型
考虑支护作用影响的煤岩巷道变形非线性分析
2012年
根据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利用FLAC3D数值软件,建立三维计算模型,对锚网锚杆、U型钢支护和吸能支护条件下的煤岩巷道冲击变形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再现深埋巷道变形破坏过程,研究不同支护作用对巷道变形动力响应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说明,锚网锚杆(主动支护)对提高围岩体强度作用明显,但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巷道围岩应力大,变形量也大,破坏程度严重;U型钢支护(被动支护)可有效提高巷道支护强度,冲击作用后同样表现出抵抗能力较差,巷道整体变形较大;吸能支护对于抗缓冲和吸收冲击能作用明显,表现为冲击应力大幅度降低,巷道变形量减小,整体稳定性显著提高。
吕祥锋潘一山李忠华
关键词:冲击地压巷道三维模型动力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