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D840010)

作品数:14 被引量:139H指数:6
相关作者:林闽钢梁誉汪国华吴长剑张登国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6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社会
  • 5篇公共服务
  • 5篇城乡
  • 4篇基本公共服务
  • 3篇社会服务
  • 3篇公共
  • 2篇一体化
  • 2篇政府
  • 2篇社会管理
  • 2篇社会政策
  • 2篇劳动力
  • 2篇基本公共服务...
  • 2篇公共服务均等
  • 2篇公共服务均等...
  • 2篇保险
  • 2篇城乡基本公共...
  • 2篇城乡基本公共...
  • 2篇城乡一体
  • 2篇城乡一体化
  • 1篇第六次全国人...

机构

  • 9篇南京大学
  • 3篇安徽财经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南京审计大学
  • 1篇山东省委党校
  • 1篇中共山东省委...

作者

  • 5篇林闽钢
  • 4篇梁誉
  • 3篇汪国华
  • 2篇张登国
  • 2篇吴长剑
  • 1篇冯敏良
  • 1篇王晓东
  • 1篇傅红冬
  • 1篇刘璐婵
  • 1篇高新宇
  • 1篇杨钰
  • 1篇李缘

传媒

  • 2篇兰州学刊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行政论坛
  • 1篇东岳论丛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劳动经济研究
  • 1篇公共行政评论
  • 1篇宏观质量研究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争论的理路与长效机制选择被引量:1
2013年
经济学、公共管理学、财政学和政治学等从学科假设、逻辑和内容等维度,在遵循社会公正理念之下,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进行探讨,形成了各学科的论证理路。但是,不同学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存在明显悖论与缺陷,仅靠本学科难以突破。不过,从学科论证的内在逻辑可以发现,通过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谋求与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和财政学等学科协同,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汪国华
关键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国老年人口养老状况的区域比较研究——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24
2014年
通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从城乡和东中西这两个区域角度对我国老年人的分布状况、健康现状及养老来源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发现:在老年人口分布方面,呈现"东多中西较少"、农村比城镇多、城乡高龄老年人口增长迅速、城镇地区高龄老人增长更快等现象。在老年人口健康方面,东部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优于中西部地区,城镇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总体好于农村,农村高龄老人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城镇。在老年人口生活来源方面,家庭供养仍然是我国老年人最重要的养老生活来源,东部老年人生活来源优于中西部老年人;城镇老年人主要依靠离退休金养老金养老,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是高龄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更是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的最主要生活来源。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林闽钢梁誉刘璐婵
关键词:养老状况
超越“奥菲悖论”:社会投资理念的兴起与转变——兼论我国社会政策发展的着力点被引量:4
2015年
"奥菲悖论"已困扰了资本主义与福利国家一百多年的时间,使其一直陷入"劳动力商品化—劳动力非商品化—劳动力再商品化"的矛盾循环之中。在20世纪90年代福利国家所掀起的以社会投资理念为核心的改革热潮中,福利国家更加注重社会成员自身能力的开发、积累与激活,促进机会的平等,实现了社会政策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超越了"奥菲悖论"所设下的迷局。通过借鉴西方的社会投资理念,我国社会政策发展的着力点应聚焦于转变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定位,并着重构建儿童与家庭福利政策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一体两翼"的现代社会政策路径。
梁誉冯敏良
关键词:劳动力商品化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取向下的体制再造被引量:8
2016年
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的内核是体制并轨。基本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是核心,着力基本公共服务广覆盖和多中心治理结构。户籍体制是关键,剥离户籍体制不合理待遇,加快城镇化建设。行政体制是保障,推动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和大部门体制。央地政府分工合作体制是根基,破解条块分割、财力与事权、公共服务工具壁垒。财政体制是基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央地转移支付和开放型财政体制。绩效评价体制是依托,重构绩效评价导向、主体、客体和手段。法律体制是支撑,整合和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立法进程。
吴长剑傅红冬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政府再造
“保险——服务”一体化:社会服务供给模式的新朝向被引量:4
2015年
福利国家最新有关社会政策的改革昭示,社会服务已经成为社会给付的下一个转身。面对传统的社会服务供给模式——以税收为财源的政府主导型服务供给模式、以付费为基础的市场型服务供给模式的特点和所面临的问题,以德国、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险型国家,结合自身福利体制,在养老服务领域探索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创新了一种"保险——服务"一体化的社会服务供给模式,实现了社会保险与社会服务的有效衔接,为我国未来社会服务的有效供给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梁誉
关键词:社会服务长期护理保险
公共服务质量评价:国外经验与中国改革取向被引量:6
2016年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以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回应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共识。各国基于不同的背景与动因推行公共服务质量管理,基于公民权利、政府责任等共同理念促使各国政府引入企业中质量管理的理念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积累了多种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方法;评价结果通过各种质量奖、政府改革得以反馈,建立起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国外公共服务质量评价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及其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借鉴,我国各级政府在行政改革中亦进行了诸多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的有益探索,而未来改革应在公共服务质量评价的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构建公共服务质量评价的激励机制,开展专业化、行业化公共服务质量评价等方面有更大进展。
林闽钢杨钰
关键词:公共服务质量公共服务标准化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模式比较研究——以昆山、东莞为例
2014年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十二五"期间国家重要战略规划。文章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主导机制和实施战略比较均等化特质,从行政与地理特征、产业配套等比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动力机制,从内在机理、衔接机制和模式内容比较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模式内涵,并从城市化、流动人口等角度对两种模式进行评估。进而构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机制,实现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模式改进。
汪国华张登国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机制
城乡统筹视域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层次问题再探讨被引量:11
2014年
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普遍偏低且不在同一层级,阻碍了城乡劳动者养老保险关系的跨域转移,养老保险基金也无法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互助调剂,尤其是"城职保"统筹层次的提高并未有实质性的进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抗风险能力较弱以及两种制度管理和服务的分割分治,成为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需要重点攻克的领域,剥离历史债务、完善筹资激励设计和加快制度整合是提高制度统筹层次的可选路径。
王晓东
关键词:城乡统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层次
我国社会服务管理体制和机制研究被引量:31
2013年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服务发展已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探讨了社会服务范围扩大化的趋势,分析了我国社会服务管理体制的演变和面临的改革问题,对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体制及其探索进行了总结,同时对社会服务购买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提出了我国社会服务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发展取向:健全政府为主导的多中心社会服务供给模式,实现社区社会服务的复合生产及其管理再造,大力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建立多元参与的社会服务机制,推进社会服务的标准化和专业化。
林闽钢
关键词:社会服务政府购买服务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的路径再造——“并轨与整合”分析框架被引量:5
2014年
近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需求凸显,已成为公众关注焦点。然而现实表明,国内基本公共服务城乡非一体化特征明显,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路径弊病。为此,进行路径再造就尤为重要。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中二元分割的问题,通过制度"并轨"可有效解决;而阻碍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的另一根本问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混乱,则亟待体系"整合"。
吴长剑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